移动支付能降低恩格尔系数,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2024-07-05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一项新发布的学术研究表明,移动支付可以降低恩格尔系数,促进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越来越大,刺激了消费,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消费。

其中,促进食品、衣着、住房等生存型消费升级的比重分别为26.82%、25.29%、20.49%;促进其他货物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等发展型消费升级的比重分别为47.63%、30.77%、29.55%。

那么为什么信用卡和移动支付会让消费者花越来越多的钱呢?

在移动支付兴起之前,是一个现金交易的社会,你需要根据购买的商品价值,从钱包里掏出现金付给商家。由于赚钱不容易,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所以消费者每次掏钱的时候,心里都觉得很痛,所以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

尤其是在购买智能手机的时候,你一次性给了商家沉甸甸的2500元现金,你还记得犹豫许久的场景吗?

移动支付时代,现实货币变成了一组阿拉伯数字,你支付1元,在手机上按几下按钮,就完成了交易;你支付100元,在手机上按几下按钮,但你感受不到你支付的真金白银。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账户,就是人们无意识地把财富分成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计算规则,储蓄卡里的钱、奖金、信用额度,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不同的心理账户。

信用卡移动支付_信用支付移动卡怎么用_信用支付移动卡怎么取消

消费者在花费辛苦挣来的工资时往往更加谨慎;在使用信用卡额度和奖金时往往更加奢侈。

因此,当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信用支付进行购物时,就像在手机上敲几个数字,用别人的钱付钱一样轻松自在。当消费逐渐超过储蓄(收入),储蓄型社会就开始走向负债型社会。

马云曾经说过:“移动支付是为穷人设计的。”然而这种移动支付却让很多人陷入贫困,也滋生了很多犯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人们远离现金时,不仅他们对花钱的敏感度会降低,而且他们对偷钱的愧疚感也会降低。

人们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你把现金放在桌子上,基本上没人会拿;但是如果你把笔、食物或者其他小物品放在桌子上,却经常会被拿去用,甚至不会归还。

笔和饭不都是用钱买的吗?其实,这背后有一个简单的逻辑:相比拿走你的钱,拿走你财物的罪恶感要小得多。

因此,黑客入侵他人网上银行账户并转移资金,其罪恶感会远低于扒手伸手进他人钱包盗窃。尤其对于新手来说,罪恶感较低的第一次往往成为犯罪之路的第一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