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北京华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其中一项业务为:哔哩哔哩视频排名优化提升,和哔哩哔哩下拉词优化。
哔哩哔哩短视频排名优化,就是您发布的视频,在哔哩哔哩有排名,只要有排名,都可以进行优化到前3名。下拉词就是通过哔哩哔哩搜索时,能够让用户看到您的品牌名或者联系方式,也就是行业的热点搜索词,提升曝光度。您可以进入我们的公司官网或者联系商户经理微信ysfsyt1
B站视频排名优化提升【哔哩业务-合作愉快-请进】B站短视频运营推广B站 取消播放时长指标外显,背后原因竟是这样
虎嗅商业消费群出品
作者: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当5月23日“哔哩哔哩将取消播放时长指标外显”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时,CEO陈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登上热搜——从去年6月26日宣布改版,到现在“食言”,不到一年时间。
作为用户,你或许会不高兴;但一家上市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受限于当前的环境,更是受限于公司所处的阶段——从同日发布的B站2024Q1季度财报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5月23日港股收盘后,哔哩哔哩向市场提交了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哔哩哔哩营收同比增长12%至56.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56%至4.56亿元。
积极的一面是,2024年第一季度,哔哩哔哩实现经营性现金流6.38亿元,同比去年经营性现金流流出6.3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而且,2024年第一季度,哔哩哔哩毛利润同比增长45%,毛利率连续7个季度环比增长,稳住了核心业务的基本盈利能力,让陈睿松了一口气。
悲观的一面是,当下市场逻辑已从注重粗放型增长转向注重平台盈利,而哔哩哔哩仍单季度亏损4.56亿元,距离兑现“2024年盈亏平衡”的承诺仅剩半年时间。
尽管B站CFO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信心满满地表示,“B站的毛利率还会继续环比提升,如果三季度提升到30%,那么在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就能够实现盈亏平衡,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但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窗口,B站为何会推出一款全球还没有任何平台或产品验证过的功能,并且首创用播放时间代替播放音量的产品呢?
因此,并不是B站不愿意承担重新设计版本的风险,而是以陈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后意识到,B站承担不起冒险带来的连锁反应。
四大业务 业绩好坏参半
如果2024Q1财报数据表现良好,B站或许还能咬紧牙关再等一段时间——但当B站2024Q1财报铺开后,各项业务的表现,依然延续着过去的惯性:
增值服务、广告业务稳步增长,游戏、IP衍生品等其他业务持续疲软。
首先,增值服务业务依然是哔哩哔哩最大的收入来源,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7%至25.3亿元,一季度付费会员总数达2190万,其中超过80%为年度订阅或自动续费会员。
抛开VIP会员的基础基数,增值服务的提升其实主要还是靠直播(2023年Bilibili会打通直播与视频生态,推动更多UP主成为主播,丰富直播内容生态)和内容生态的驱动。
传导至创作者端,2024年Q1,通过商业接单赚钱的UP主数量环比增长51%,通过带货赚钱的UP主数量环比增长105%——说明B站直播在B端撮合效率和C端渗透率都取得了良好的增长。
事实上,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B站就不断加大直播带货的优先级,但据虎嗅了解,B站通过星火计划(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通数据的项目)、私域分发(并非B站商业化重点,只是部分UP主探索变现模式)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变现能力,但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服务,对整体营收的拉动有限。
好消息是,2024年第一季度,B站3C及数码产品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30%,女装品类今年的交易额更是超过了2023年全年——这无疑让B站对电商业务的信心倍增。
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618电商节,哔哩哔哩将坚持此前的“大开环”策略,与阿里、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平台展开合作。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618期间哔哩哔哩从外部电商平台获得的预算增加了30%。“我们会加强这类垂直行业的合作,带动产品在哔哩哔哩的种草,实现转化交易的全链路流程。”
其次,B站的广告业务表现相当不错,2024Q1同比增长31%至16.7亿元,是近三个季度以来最好的同比增长率;另外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效果广告收入增长更快,同比增长高达50%。
要知道,2024Q1是交易淡季,没有618、双十一等大促节点。然而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B站不断提升商业化效率,将优质流量转化为广告收入,确实不容易。
虎嗅了解到,哔哩哔哩管理层在广告业务上做了不少积极探索,包括调整商业组织架构、完善基础设施和广告撮合效率、升级火花电商订单平台、上线视频及直播功能等。2024年第一季度,管理层拓展了动搜等广告场景,并推出全新官方预热工具“哔哩哔哩推广”,帮助UP主及商家进行自助移动投放;此外,哔哩哔哩还将火花系统与广告系统打通,整合强化整体客户端投放工具。
当然,广告如此陡峭的增长曲线是在B站广告基数较小、广告加载率与抖音、快手等平台相比仍不高的前提下实现的(以上市的快手为例,B站/快手DAU约1:4;B站/快手广告收入约1:8)。
游戏业务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9.8亿元,作为昔日的支柱业务,表现依然疲软。
不过,4月份,B站上线了独占游戏《无华迷心》;预计6月13日发布策略游戏《三国志:征战天下》(目前已有超过200万玩家事前注册)——随着上述产品的上线,B站的游戏业务业绩也将有所提升。
此外,陈睿主导的游戏业务最新变动在3月5日公布。B站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称,“为推动自研游戏业务发展”,成立“自研游戏发行部(一级部门)”,由陈同鹏担任负责人,向CEO陈睿汇报。同时,B站原有“游戏发行中心”的自研运营部、广州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将整合为自研游戏发行部,向陈同鹏汇报。虽然此次业务架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是B站精简自研业务的明显信号。
至于用户生态,预计2024年内实现盈利是陈睿的“定心丸”。
第一,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第一季度,哔哩哔哩的DAU(每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至1.02亿;哔哩哔哩的MAU(月活跃用户)为3.41亿,较上季度增加500万。
二是用户粘性保持较高,2024年Q1日均使用时长创历史新高,达105分钟,较2023年Q4的95分钟增加10分钟。
此外,截至一季度末,共有2.36亿用户通过入会考试,成为哔哩哔哩“正式会员”,同比增长15%,12个月留存率保持稳定在80%左右。
同时,随着优质内容供给的不断丰富,B站2024年第一季度日均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2%,达到近50亿次。
Bilibili为何食言?
都说“打脸”是网友最热衷的表演艺术之一,相比B站的财报,网友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为何要取消“改版后播放时长指标外显”的讨论上。
一位朋友戏称,这就像是“准备掀翻桌子,但抬起一条腿就放弃了”。
播放分钟数图标示例
据官方解释,哔哩哔哩社区及产品负责人方方表示,团队在推出播放时长指标时过于自信,没有充分考虑外界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在哔哩哔哩之前,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平台或产品统计播放时长,我们怎么可能做到呢?(所以)我们决定取消对显性播放时长指标的修改。”
这种“半开半闭”的经营状态虽然搞笑,但却是大部分互联网平台在业务创新中的真实境况——先是雄心勃勃地呐喊赢得掌声,随后思考是否切合实际,最后因阻力太大而屈服。
坦白说,像哔哩哔哩这样的上市公司,单枪匹马地尝试颠覆行业共识的产品改进,需要很大的勇气。正如陈睿在去年演讲结束时强调的那样:“这是哔哩哔哩过去14年走过的路,也是未来唯一要走的路,让你愿意大声向朋友推荐哔哩哔哩,觉得在哔哩哔哩上花的时间是值得的。”
作为横跨UGC、PGC、PUGC三种内容生产方式的平台,哔哩哔哩最大的内容生产方式来自于PUGC,具有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相较于抖音、快手等社区平台,其网络效应更强,能够基于特定圈层形成跨界网络效应。有鉴于此,哔哩哔哩做出了一些影响行业进而带动同行及上下游共鸣的改变,比如弹幕文化的盛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即使B站近两年因为无序扩张而屡屡遭到外界的嘲讽和嘲讽,但十四年来它依然屹立在互联网的聚光灯下。无论辉煌还是暗淡,市场判断的底层逻辑都不应再局限于夸耀或鄙视,而应该看到这个年轻人聚集的社区所蕴含的可能性。
因此从平台角度来看,如果单以播放量作为核心指标,B站、抖音、快手对品牌的内容潜力是完全不同的——抖音、快手的秒级视频和B站的分钟级视频,在内容消费和用户持续性上是两个不同的场景,其商业效率不是B站的激励计划可以弥补的,B站必须用更高的价值来锚定内容价值,才能和抖音、快手拉开差距。
其次,尽管播放量对外展示从技术实现和用户心态上来说,是更加主流和成熟的做法,但当哔哩哔哩管理层意识到“播放时间”更能体现视频的质量时,便下定决心“改”(去重、打断识别、倍速播放、重复播放、多设备观看等复杂的交互行为,技术复杂度更高,需要的投入成本也更大)——这让很多关心哔哩哔哩的朋友看到了陈睿还是有寻求改变的决心和勇气的。
但现实表明,B站管理层低估了推动这样的行业变革的产品阻力:
首先,播放量早已是衡量视频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比UP主视频的数值参考。这一改变会影响新用户的获取,毕竟用户习惯、适应度都有差异,因此被质疑是“因噎废食”、逆势而行。尤其陈睿需要实现“2023年4亿MAU(月活跃用户)”和“2024年盈亏平衡”两大Flag,他又怎么能慢下来呢?
其次,投稿量的增长可能带来一定的波动,播放量取代播放时长,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一些门槛较低、技术较为简单的创作者向粉丝展示自己视频有多火爆的权利——要知道,并不是每个UP主都具备系统的拍摄、剪辑、后期制作能力。
最后,播放量的对外展示,导致了之前商业决策参考体系的重塑。虽然广告主在后台依然可以看到广告单播放量等数据,但这将彻底打乱广告主的数据评估体系和方案上报参考,最终直接影响投放决策。此外,B站必须快速更新ROI数值模型,不断优化,以应对新的标准。上述举动,甚至会进一步压缩UP主的变现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一变化将对B站的商业业绩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因此方芳在回应中表示,“公布之后,我发现各方面的反馈都很悲观,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个指标。”
但话说回来,2024年跨过盈亏平衡关口后,陈睿或许会再回头审视这个修正问题的可行性,我们不妨等等,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