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将试点微小型幼儿园,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紧张难题

2024-07-12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二胎政策”实施,学前教育资源日趋紧张,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未来入园难。昨日,记者从天河区教育局获悉,该区将出台《天河区微型幼儿园开办指南》,今年将在全市率先试点微型幼儿园,放宽幼儿园规模和面积限制,完善师资队伍和监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现状与问题

幼儿园入园儿童数量持续增加

目前,天河区共有幼儿园20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6所,民办幼儿园145所。全区在园幼儿中,公办幼儿园占31%,民办幼儿园占69%。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01所,占公办幼儿园的78%,3岁及以上儿童毛入园率超过100%。

数据显示,2010年末,天河区常住人口为143.37万人;截至2016年末,该区常住人口已增长至163.1万人,增加了19.73万人。与此相对应,2006年至2016年天河区学龄儿童数量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2%。学前儿童数量的增加,部分是由于外地户籍学龄儿童数量的增加。据学前教育统计数据,2016年,天河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为。其中,外地户籍学龄儿童5971人,占学生总数的47%,接近总学额的一半。

学位空缺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困难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天河区预计到2022年适龄儿童数量将大幅增加,幼儿园学位缺口可能超过1万个。届时,现有的学位数量将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幼儿园增加压力会很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

在区内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天河区计划在2018年至2020年建设17所社区支持幼儿园。但由于社区支持幼儿园由开发商建设,受建设进度等因素影响,17所社区支持幼儿园能否如期交付尚存在不确定性。在自寻场地办园方面,按照现行幼儿园审批标准,在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即使按照最低标准,也很难找到合理的空间增设幼儿园。

随着幼儿园入学人数增加,广州不少幼儿园都有扩班计划,但生均占地面积成为制约因素。信息时报记者叶伟宝摄

生均土地面积限制班级规模扩大

据了解,2012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城镇幼儿园规范办园标准(试行)》对幼儿园规模、建筑建筑、设施设备、人员编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幼儿园规模一般不低于6班,6班及以下生均用地面积(含建筑用地、室外活动区域、绿地等)不低于10平方米,7班及以上不低于9平方米(1990年以前建造的幼儿园不低于7平方米)。

随着幼儿园学位需求的增加,去年广州各区不少幼儿园都有扩班计划,但生均土地面积成为制约因素,尤其在天河、越秀等中心城区,基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这些幼儿园实施扩班计划。

调整限制允许设立微型幼儿园

为满足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天河区委改革办、区教育局联合组织调研组从2016年4月起,针对“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参考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学前教育发展经验,形成了《天河区推进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试点研究报告》。

报告建议,在确保幼儿安全和教育保育质量的前提下,引入小型幼儿园建设服务管理制度,允许举办小型幼儿园,并加强监管、严格退出机制。天河区参考现行幼儿园标准,借鉴北京等地区先进经验做法,灵活控制幼儿园规模和师资配备要求,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建筑的消防要求,科学调整幼儿园场地、设施等限制性标准,出台《天河区微型幼儿园开办指南》。“北京有4个班及以下的小型幼儿园,香港也有2到3个班的幼儿园。”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说。

天河小程序开发_天河软件产业园_广州天河软件开发公司有哪些

焦点问题

谁可以开始——

村集体财产

消防清理也可以

天河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微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审批程序、招生监管要求等,均参照普通幼儿园标准,只是要求每班至少有一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财政性资金办园,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有办园经验的单位优先考虑。“但安全问题尤其重要,有产权的村集体幼儿园,只要消防安全检测合格,也可以办。”

在哪里试航?

在学前教育方面

需求旺盛的地区

记者了解到,春节后,天河区将启动微型幼儿园试点,先在猎德街道、塘厦街道等条件成熟、学前教育需求大的大型社区开展,随后稳步推广。

天河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天河区各个街道幼儿园分布不均衡,可以考虑在幼儿园短缺的地方,比如凤凰街道、新塘街道、前进街道等,多设立微型幼儿园。”

家长的看法:

更加关注教师安全

卫生和其他问题

“其实我们家长不太关心场地大小、班数多少等问题,只关心家附近有没有幼儿园,是否安全、卫生,这些才是关键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能就近上幼儿园,我们肯定会答应的。”家住华景新城的王先生说。据了解,华景新城是个大社区,周边的幼儿园名额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家住珠江新城、准备生二胎的罗女士也对微型幼儿园表示欢迎,“师资和监管都有所提升,家长们更放心了。如果社区周边能多一些这样的幼儿园,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接送孩子,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很方便。”目前,罗女士的大孩子在体育西幼儿园上学,由老人接送。

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