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使用移动支付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更习惯使用信用卡。很多去过美国的人都有这种感受,但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有人说,传统金融巨头实力强大,为了保证信用卡消费产生的巨额利息收入,都在以反垄断的名义打压第三方支付。
有人说,这是因为美国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所以至今在超市里,你仍然可以看到老年人用支票付款。
有人说,这跟美国高科技公司对新技术的定位有关,他们是传统行业的技术支撑者,而不是颠覆者,所以当银行主导的移动支付被广泛推广时,就会被接受,没有银行的支持,第三方支付很难发展壮大。
另一些人则表示,这是因为信用卡消费有很多额外奖励和可兑换积分,这使得消费者不愿意放弃刷卡消费。
甚至有人说,美国很少需要排队,所以没有必要使用移动支付。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前几天我和一位在银行工作的中国朋友聊天,他给了我全新的认识。
这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银行去年关闭了全美31个州的144家分行,但这并不是因为银行业不景气,相反,他们去年新增了279家分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近年来,美国各州之间、城镇之间、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他们好几个镇的银行网点,用户总数不到三位数,却有二十多人的服务团队,亏损越来越严重,只好关门大吉。这种情况,不是金融行业内部竞争、挖角造成的,其他银行的情况也差不多。根源说起来有些残酷,但却是事实: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居民不再需要银行服务,更别说有钱享受银行服务了。
至此,朋友也解开了移动支付为何在美国没能得到广泛推广的谜团。
一位朋友告诉我,根据他们银行的统计,2021年,美国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比例为5.5%。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6.1%。
根据他们的行业经验,当一个城市无银行账户人口比例超过10%时,将严重影响银行业务,银行将亮起黄灯。目前的情况是,不仅仅是某个城市的问题,多达7个州已经超过警戒线,其中最严重的州是密西西比州,该州无银行账户人口比例已达11.6%。
显然,没有银行账户就无法进行移动支付。
虽然10%的人口无法成为目标客户似乎并不影响业务发展,但还有第二个问题。
我朋友说,他们银行账户余额有超过44%的人余额不足100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全国至少有一半的人口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融资。换句话说,如果移动支付没有月结减息功能,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将没有钱使用。
因此银行业根本不担心移动支付会对其造成什么冲击,经过苹果近十年的推广,其市场份额依然没有超过1%,每月使用超过一次的用户也仅有15%。
银行业不会过早推广移动支付,信用卡利息已经够多了,何必自讨苦吃呢?
看来,不是美国科技公司不在第三方支付上下功夫,而是现实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