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员微商:北京朝阳大悦城 MG 女装与上海合生汇女装 M&S 的秒杀活动

2024-07-17
来源:网络整理

全员微商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限时抢购活动即将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下午1点左右,北京朝阳大悦城MG女装导购章子怡在微信群里反复发来提醒。

“福利来啦!”“OMG,买吧!买吧!”章子怡的同事们立刻在群里发出各种表情,为即将到来的限时抢购造势。

章子怡发布闪购单品时,群内下单或者私加客服,下单方式简单粗暴:图片+尺寸+(收货)地址+(私加微信客服)转账,然后坐等发货。

几乎同一时间,上海合生汇女装M&S折扣群里也在进行限时抢购,客服邹冬雨在群里发布了几款低价热卖商品,拼命推销,不断鼓励群里成员查看、下载。

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巢湖玉兰油专柜导购佟丽娅、济南圆融银座广场母婴导购杨英、湖北百果园店长黄晓明、广州Mo&Co服饰导购郑爽等,都在做同一件事——在秒杀群、朋友圈卖商品。

如今,微信平台上这样的闪购群不计其数,商家通过“闪购群”、员工私人朋友圈、小程序等方式销售商品的现象遍地开花。以至于有人惊呼:全民微商不是梦;以前看不起微商的人,2020年都成了微商。

毕竟,当下形势紧迫,随着新冠疫情肆虐,国人响应号召宅家,也导致线下商业几乎一夜之间“冷清”,商场、餐饮、旅游、娱乐、教育培训等线下行业停摆,按下暂停键,损失巨大。

恒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预计,仅仅7天时间,仅餐饮零售、旅游市场直接经济损失就可能达到1万亿。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曾公开表示,因400家线下门店基本关闭,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营收损失达7-8亿元,“发工资的贷款撑不过三个月”。

一再推迟的复工时间让不少企业焦虑不已,现金流成为一大考验。坐以待毙显然不是中国企业家的风格。关键在于如何自救?

当人群不再集中,线下公流量池失效,线上公流量大增——各大电商平台在疫情期间均受到物流影响,除生活必需品外,用户下单意愿降低,导致平台交易量萎缩。

私域流量成为各行业“自救”的重要工具,他们通过远程办公、线上营业“复工”,利用小程序、微信群、小程序、微信公众号这些积累和运营私域流量的工具,激活用户、实现货币化。

借着这波私域流量,甚至一些为餐饮、零售企业提供SaaS软件服务的供应商,也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

1月下旬股价曾小幅下跌的有赞、微盟近期表现不俗,2月3日至14日,有赞(.HK)股价上涨32.73%,微盟集团(.HK)股价上涨1.3%,微盟股价上涨27.34%。

中国有赞及微盟股价表现(2月3日至14日)

我们看到,在各路私域流量中,一场无声的自救战正在进行。那么,他们又将如何通过私域流量自救?最终谁能真正突围?

01

线下商场:

建立社区、开展直播并指导线上销售

春节期间,线下商场一直都是用户消费的好去处。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商场“有点冷”,不仅营业时间缩短,部分商场甚至被迫关门,开门营业的商场也是人流稀少。

以北京为例,多家商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不同程度缩短了每日营业时间,多数商场将开门时间推迟至上午11点,关门时间推迟至下午6点,店内顾客寥寥无几,部分商场直接暂停营业,恢复营业时间尚不确定。

中环城市商业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杨泽宣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延迟复工期间,商场开业率在40%左右;已开业的商场中,商铺开业率为20%-30%。

包括万达、天虹等在内的一些商场对商户提供了租金减免,据全国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统计,全国共有79家商业地产运营商推出租金减免政策,预计利润减少近100亿元。

但对商家来说,关键还是要靠自己自救。章子怡、邹冬雨、佟丽娅等在限时抢购群、朋友圈卖货的导购员,并不是自己干的,而是受公司或商场要求干的。

朝阳大悦城MG女装导购章子怡提到,特殊时期,她们把门店搬到了朋友圈,建群卖货是“公司规定”,目前的目标主要是“保销量”。在3到5折的折扣下,她们的限时抢购销量现在已经和门店正常业绩相差无几。

除了减免部分租金,商场也在帮助商家自救。北京西单大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通过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帮助品牌商家进行线上转型。

“我们在2019年底上线了小程序商城,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用手机在大悦城‘购物’。”西单大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程序商城并不是单纯为商场开辟一个线上销售渠道那么简单,而是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挖掘粉丝经济价值,同时引导消费者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循环。

目前,商场内已有UGG、优衣库、欧舒丹、三宅一生等40余家商家成为首批入驻西单大悦城小程序商城的商家。

商场会员可登录西单大悦城官方微信小程序,进入小程序商城挑选商品;特殊时期,大部分商品将通过快递方式配送给用户。

而上线小程序商城的开通,打破了场景限制,也让西单大悦城在这个特殊时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透露,自2019年12月21日上线以来,西单大悦城小程序商城已产生交易额超150万元,日活跃用户超1万人。

第二批包括KORS、、等近60个商家品牌也将线上运营。

为增强消费者粘性,使品牌商家能够在疫情期间维持经营,西单大悦城还推出了商场+品牌联合线上直播的方式,扩大用户群体。

具体来说,他们邀请各大品牌的金牌导购进行线上分享,完成种草,再引导消费者到小程序商城、店长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并在抖音上推出一系列的直播节目。

西单大悦城与美妆品牌联手抖音直播卖货

一些未能及时上线小程序的商场,则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鼓励商家“自营”。安徽巢湖百大商场玉兰油导购佟丽娅说,疫情发生后,他们在公司和商场的联合要求下,建立了微信社群。

他们的微信社群主要通过老会员传播和朋友圈推广吸引新会员,并由导购员负责社群运营,每天下午三点会在社群内推出闪购活动,闪购商品各有不同,品类基本控制在三个品类之内(包括明星单品),每个品类总共十件单品。

群内用户下单后,可直接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给导购员,导购员次日到商场提货,货物通过顺丰、中国邮政两大物流公司发货。

佟丽娅透露,在社群运营期间,(老会员)订单量与之前大致持平,但客流量和新增会员远不及线下门店。“我们希望在店里销售,因为可以面对面跟顾客交谈,成交的顾客更有可能成交,客单价会更高。(群里)每天有三款闪购单品,很多人只买其中一款,但如果到店里,可能会买一套。”她说。

对于限时抢购群,上述多位导购表示,活动结束后会解散群;复工后,线下门店将是他们的“主战场”

02

餐饮:

线上激活会员,推广外卖

线下餐饮行业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的表态令人震惊。不久前,他公开向媒体披露了这个春节的“难处”——400家线下门店基本停业,仅100多家门店保留外卖业务。他预计春节前后,西贝一个月的营收损失在7-8亿元。他那句“就算贷款发工资,也撑不过三个月”,彻底暴露了线下餐饮行业的艰难。

面对危机,贾国龙带领西贝开启线上“自救”,重点布局外卖、线上商城、团餐三大业务,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外卖业务。

西贝会员运营高级经理刘瑞琪透露,目前,该店开设外卖业务的门店数量大幅增加,较疫情前增长一倍,销售额约200万元,占总营收的80%以上。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海一家拥有20多年历史的知名餐饮连锁店身上。

“很多餐饮企业都说,今年春节收入只有去年同期的5%-10%,我们也基本是同样的情况。”该公司总裁杨洋说。

与往年一样,今年该公司的年夜饭早早就被订满了。“年夜饭”是一年营收的重头戏。其他公司大多只接受一轮预订,而这家公司因为预订火爆,接受了两轮预订:第一轮是除夕晚上6点半到7点半,第二轮是除夕晚上7点半以后。

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形势的突然恶化,让大家打消了出门的念头,甚至远离了“年夜饭”这样的聚会。

上海某知名连锁餐厅大堂景观

“今年店里的两轮年夜饭都订满了,但真正来店里消费的人很少,一些已经付了200元、500元定金的顾客要求退钱,我们全额退了款。”杨洋透露,“今年(年夜饭收入)远不及往年。”很多准备的水果、蔬菜等食材,最后只能当做店里员工的福利。

堂食业务遭受的严重打击,迫使该公司寻找出路。

“目前大家都习惯了线上消费,减少了外出,即便疫情结束,大家的消费心理也未必转变得那么快,未来两三个月,大家出门吃饭的意愿会大大降低”,杨洋分析道,因此,接下来公司会加大线上业务的力度,提高产品的丰富度。

经过七天的春节假期,这家餐饮公司开始大力挖掘私域流量的转化价值,目前线上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第一部分是外卖业务,除了传统平台上的外卖业务还包括“企业直送业务”;第二部分是线上的冻品到家业务。

由于配送人员暂时无法上门,导致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减少,因此其外卖业务中,订单占比最大的是直送业务,疫情期间,这部分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0%左右。

在杨洋看来,“企业直送业务”可以说是靠着私域流量发展起来的,这个业务的顾客大多都是老客户,他们要么对菜品很满意,要么看到了店长的朋友圈,知道相关业务,于是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在企业复工后能拿到餐饮服务。

而对于C端消费者,目前企业与其沟通的渠道主要集中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时通过“线上商城”小程序向消费者推送“送货上门”服务。

杨洋透露,“大菜到家”菜品价格从288元到588元不等,2月10日上线首日,上午9点到晚上9点,订单量突破200份,远超预期。

不管是B端还是C端,特殊时期企业的业务拓展都是基于线上积累的粉丝群体,目前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已达67万,公众号推文阅读量超过5000条。

“这次疫情可以考验餐饮企业的质量,是考验企业资金、现金管理能力的一块试金石。”杨洋认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稳健的发展策略,即便这次受到了一些冲击,但影响也是相对可控的。

他说:“从我们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至少在未来六个月内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03

零售连锁店:

水果店主攻社交媒体,母婴店则押注线上购物

对于拥有4000余家线下门店的百果园来说,疫情期间的压力不容小觑,尤其是湖北地区的门店,基本全部停业。

2019年,百果园全年交易额突破120亿元,其中80%来自线下门店;剩下20%则来自线上渠道,包括百果园App、线上素食生鲜平台百果心香,以及这家半年前开业的天猫店。

不过百果园表示,疫情期间,他们整体自营电商实现了2.5倍的增长,其中小程序订单增长超过5倍,成功抵御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除了努力维持门店正常运营外,百果园重点线上突破,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社区经营。

“因为到店用户减少了,我们和用户的主要接触点在社区,这也得益于百果园过去打造的社区体系。”百果园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群渠道(微信群)覆盖门店周边3公里内的消费者,店长通过公司统一分配的手机号对社区进行管理和运营。

在各社区发布门店消毒视频,打消消费者对水果安全的顾虑后,百果园通过打造爆款营销产品,充分挖掘社区价值。

以他们打造的樱桃热销营销活动为例,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樱桃到货的视频或图片,并配合促销活动,鼓励用户通过小程序下单。

百果园小程序

前段时间,79.9元/3公斤的樱桃在社区里成了热销商品,一家店一天能卖出200多颗,几百公斤的樱桃就转化成了销售额,而苹果、香蕉等产品也会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营销。

每天下午,百果园社区都会发放带密码的红包,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中输入密码领取优惠券,既可用于店内下单,也可用于外送,这大大提升了社区的活跃度,增加了订单转化率。

社群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小程序转化率的提升。百果园合伙人、线上业务负责人李想曾公开表示,“我们利用社群和小程序的积分,把整个社群感兴趣的用户连接起来,这是非常有效的订单转化方式,整个春节期间小程序的订单量增长了5倍以上。”

当然,百果园线上化发展不止于小程序和社区,而是构建了“门店+小程序+自有APP+社区+微信公众号”的流量闭环。其中,门店既是转发仓,也是售卖点和流量池;社区是核心流量池之一,用于辐射门店周边的社区用户;APP、小程序、公众号都是触达消费者、服务用户的工具。

疫情之下,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线下连锁零售门店无一能幸免,除了水果店,母婴连锁店也受到影响。

山东济南一位母婴导购杨英透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该店日均销售额在2万元左右,现在连1万元都上不去,目前店里大部分订单都是线上下单,然后快递送货上门。

“现在下单的大多是老客户,除非急需货品,否则暂时不会再购买玩具、零食、衣服等其他母婴用品。”她感叹,这个月的工资单会很难看。

2月14日,母婴连锁上市公司爱依诗()在上交所e互动上透露,疫情期间,其奶粉销售份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爱依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母婴产品销售服务机构之一,截至2019年上半年在全国开设直营店251家。

此前,爱依诗一直以直营店为主要营销渠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母婴连锁零售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爱依诗借助资本,逐步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如App、小程序等。目前,公司以直营店及APP为主要营销渠道,结合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推广平台,形成全渠道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

疫情之下,爱依诗的线下销售受到明显冲击,目前公司大部分门店均已关闭,尤其是上海以外的门店。

押注网络购物已成为不得已的选择。爱易诗表示,为应对疫情,其在整体运营中加入了送货上门和快递服务,通过短信、微信、App、电话等方式全方位覆盖用户。

目前其停业门店每天可保证2-3小时配送时长,尽力满足消费者订货需求。在商品方面,不断跟踪、及时了解货源,更快速响应市场,与上游品牌及时沟通,快速配送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还将增加品牌医护咨询、品牌合作线上讲座等服务,满足消费者抗疫需求。

2 月 14 日 的股票表现

04

休闲服务:

旅行顾问变“电商店主”,夜店DJ变主播

春节原本是旅游业的“黄金周”,但2020年春节却成了旅游业的噩梦,疫情不仅彻底摧毁了旅游业的营收预期,取而代之的是退票、退团、滞留旅客处置等一系列没有产出的工作。

同程集团创始人吴志祥曾算过一笔账:全国有2万多家旅行社、10多万家酒店、近100万家住宿设施,再加上酒店、景区商家、航空公司等,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随着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旅游业停摆,仅春节期间损失就达1万亿。

他预计,未来3至4个月,酒店、景区商户、航空公司等行业将有1000多万名员工失业。

拥有3000多名员工的同程国旅也不例外,没有产品可卖,如何维持员工的生计、如何保证现金流,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急迫问题。

疫情一加重,同程国旅就与米店进行了第一轮沟通。米店是一家会员制私域电商平台,以“私域流量+会员+无边界商业”为底层商业逻辑,目标是打造一个满足用户所有生活需求的去中心化线上会员商城,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企业客户打造私域流量,通过会员体系实现收入增长。

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要求全国旅行社、在线旅游公司暂停经营团队游和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后,同程旅行随即与米店达成合作。

双方具体合作模式为,同程国旅作为试点企业,接入米点SaaS系统,同时同程国旅的旅游顾问在疫情期间“升级”为电商店主,并在原有旅游产品销售基础上,增加更多品类,充分满足用户“旅行+吃喝玩乐”的需求。

“这背后的逻辑是利用他们丰富的销售经验和客户人脉,支撑近期爆发的线上电商销售需求。一方面实现了以新零售产品对存量客户交叉销售的目标,另一方面同程国旅实现了高频电商需求与低频旅游需求的互补,也大大降低了疫情对同程旅游的影响。”同程集团副总裁、同程旅游CEO杨佳佳说。

此次跨界合作成效显著,公开数据显示,同程国旅与米店合作后,其全国旅行顾问在米店的日销售额迅速突破千万元,旅行顾问每周的佣金收入更可高达万元以上,甚至超过了传统旅游旺季的水平。

在消费端,同程旅游不仅首月消费用户激增十倍以上,还发现高频消费对低频消费的带动作用明显。

越来越多的旅游从业者开始意识到运营私域流量的重要性,目前已经有近百家企业通过同程旅游与米店达成合作,接入米店SaaS系统。

携程旅游频道事业部CEO张莉在近日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也鼓励门店、旅行社利用微信平台经营私域流量。

“当人们不怎么出门的时候,他们线上购买的机会比平时更多,这或许是一个开启微商运营的机会,店铺也可以尝试一下,既能增加与顾客的互动,又能有一定的收入。”张莉认为,社交平台私域流量的挖掘与应用,是店铺应该学习和研究的。

中国人居家隔离影响了旅游业,但也助长了新的休闲活动——云迪斯科、在线卡拉OK等。

所谓云打卡,就是通过“音乐+互联网”的线上互动方式,让消费者跟着弹幕“打卡”,这也是近乎停摆的线下娱乐行业“自救”的新路子。

近期,北京、成都、重庆、长沙等一二线城市的多家头部夜店、厂牌纷纷入驻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通过“云蹦迪”直播走出一条新路。

2月4日至8日,B站联合摩登天空、Live-、红眼睛音乐等带来线上现场音乐盛宴,邀请了新裤子乐队、曾轶可、龟先生、盘尼西林、黑萨、黄旭等70余支乐队、歌手参与其中。

新裤子乐队在B站直播“草莓在家不是音乐节”活动

快手还上线了“云派对”项目,吸引了数十家酒吧品牌入驻,包括奥斯卡、 Park、重庆等知名酒吧品牌;同时,快手还启动云派对音乐周,开展为期10天的一周不间断线上音乐派对。

“云上迪斯科”的火爆程度远超乎想象。据快手公布的数据,酒吧品牌SIR TEEN开播26分钟即吸粉30万,同时在线人数超10万人,总观众人数超231万,点赞数超300万。据悉,顶级夜店One(OT)在抖音直播间上线5个小时即收入近200万元。

05

如何使用私域流量?

不难看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一次把“私域流量”运营推到了风口浪尖。

目前业界对于私域流量还没有一个明确、准确的定义,相对于“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的字面意思就是“你可以掌控的私人流量”。

业内也常常从特点的角度来描述“私域流量”,信邦运营总监张恒认为,其主要有三大特点:用户自有、可免费触达、可重复利用。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私域流量里面,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更加直接,关系更加紧密。

从疫情期间各行业企业的自救来看,有人把私域流量运营当成不得不做的微商行为,有人将其视为最后一搏的救命稻草;也有人突然发现,数字化手段,私域流量经营很有效,成为了帮助自己突围困境的重要工具。

品牌Lin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Sun 最初认为统计数据有一个错误,但后来发现从2月1日开始,武汉的100多家商店购物指南都使用了迷你节目,并使用连接到并在线计算他们的销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