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同心动力V视角
01
员工辞职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公司如何对待员工却体现了公司的文化。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离职肯定会造成一些损失,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比如商业机密的泄露,客户的流失等等,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即使是最好的公司、福利待遇很好的公司也无法避免员工离职。
马云说,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1、工资不够;2、觉得委屈。说到底就一个原因:工作不开心。
员工离职的时候,为了给你留面子,总会想方设法找一些靠谱的理由,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管理有多差,有多失望。
这句话看似站在员工的角度分析原因,但其实也是在提醒管理者要时刻反思自己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避免员工和人才的流失。”
02
阿里巴巴
作为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如何对待离职员工?
1. 每位离职员工的工作号码均会被保留。
2、成立“阿里校友会”,让老员工们重聚。
3、离职员工可以向阿里巴巴反映工作诉求,阿里巴巴会评估双方是否有合作机会,并积极给予支持。
4、马云曾说,希望世界500强企业的CEO中,有200位来自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种种做法,体现了阿里巴巴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其实也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02
海底捞
作为餐饮行业的领头羊,海底捞如何对待离职员工?
海底捞里面有个词叫“嫁妆”,店长辞职的时候,只要工作一年以上,就能得到8万块钱的嫁妆,哪怕这个人是被小飞扬挖过来的。
张勇(海底捞创始人)解释道: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所以能升到店长以上的人,已经为海底捞做出了贡献,应该得到回报。
海底捞有十几年的历史,管理人员以上级别员工有几百人,但从海底捞拿过嫁妆的只有三个人,这充分说明了海底捞员工的忠诚度之高。
理由就是要真心对待员工。员工离职,有多少公司会给员工额外支付费用?不说额外支付,离职员工的工资不扣就好了。想留住员工?那就好好对待员工。
03
如果说有哪家公司可以被称为伟大,那谷歌当之无愧。这家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公司,其企业文化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它又是如何对待离职员工的呢?
2016年4月,面对优秀员工的离职,公司着手建立内部创业孵化器Area 120,团队成员可以申请加入孵化器,全职从事自己喜欢的项目,工作几个月后提交详细商业计划,有机会获得投资新公司的意向书。
这一举措对企业和员工而言,创造了双赢的局面,既减少了员工离职创业,为企业提供了市场和业务拓展的机会,同时也为员工创业提供了机会和支持。
04
麦肯锡
管理咨询业巨头麦肯锡将员工辞职视为“毕业”,而毕业后,所有麦肯锡前员工均称为“麦肯锡校友”。
这些校友毕业后,无论到麦肯锡全球哪个办公室,都会受到热烈欢迎。这些离开麦肯锡的人中,有些甚至成为了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管。而且,麦肯锡视离开的人为潜在客户,而非竞争对手。
05
一个企业如何对待员工,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态度,也表明了企业如何看待员工。
如今互联网行业挖角现象普遍,而作为高科技行业,优秀员工的离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和潜在风险不容小觑。任何公司都会面临员工离职的问题,而离职之后,两者之间大概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1、我们就像陌生人一样,从此互不干扰;
2.前雇主为保护商业机密、技术等而对前雇员进行打击;
3. 离职员工加入竞争对手公司并为该竞争对手公司工作;
4. 前雇主与前雇员仍保持良好关系,甚至经常保持联系,甚至与前雇主成为合作伙伴。
显然,或许第四种关系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如何做呢?
第一,一个企业和员工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甚至感情,并不是因为工资有多高,福利有多好,而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如果企业的文化能够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同,那么这种文化就能形成一种情感的纽带,把员工和企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即使有一天员工离开了,这种情感可能还会存在,而这恰恰能降低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比如滴滴出行CEO程维从阿里离职,他曾对同样来自阿里的王刚说:“我们绝对不能拿腾讯的投资。”虽然腾讯在B轮入股滴滴,但程维和阿里的良好关系对阿里来说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二,建立相互信任是维持良好企业与员工关系的重要手段。
阿里巴巴和谷歌相信员工能取得成果、能创造、能创新,所以会支持员工的创新行为,即使创新失败也不会挫伤员工的士气。
谷歌是一家创新氛围浓厚的公司,但其历史上也有不少创新失败的案例,如 、Wave等。即使是失败的创新行动,谷歌仍然给予创新团队相应的奖励,避免削弱创新的动力。
三是建立与离职员工的联系机制,真正把离职员工群体视为人才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重逢昔日好时光”。
马云说,除了3万名员工,他还有5万多名支持者。这5万支持者其实是已经离开的“阿里人”,他们有的离开自己创业,有的去了竞争对手公司。但不管怎样,和他们保持好关系对阿里巴巴有利。
阿里巴巴最初是拒绝投资离职员工创业公司的,后来改变了政策,开始投资离职员工创业公司,而这个政策正是得益于阿里巴巴和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毕竟没有一家公司会拒绝好的投资项目(除非它没有资金)。
人们说“相扶相忘,不如相扶相随”,但在商业世界中,“相扶相忘”可能会让人(企业)失去机会。
- 结尾 -
近年来,企业文化被不断提出,但实际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员工认为文化只是贴在墙上的几句简单的话,毫无用处;老板认为文化是约束员工行为、提高效率的无形力量。最重要的是今天做,三个月后见效!对于HR来说,做好企业文化有很多重点和难点:
1.企业文化常常无法扎根;
2、不确定哪些渠道和活动能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3、95后员工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管理,如何让他们接受企业文化?
4、HR如何营造让高管和员工共同参与的组织氛围?
5、如果一个企业已经运营了几年,突然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并推动实施?
......
让文化从墙走进心
微课堂(招聘兄弟会)联合了两位企业文化领域的实战高手——马成功&张伟锋,两位资深HR专家,对京东、乐视、李宁、易宝支付等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梳理、建设、落地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经过近3个月的反复沟通、调研、修改,结合两位老师此前在企业文化方面的积累,打造了市面上第一门系统讲述企业文化落地故事的实战微课《让企业文化从墙上走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