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现金首张罚单已开出,多元化支付工具下现金仍是基础支付方式

2024-07-29
来源:网络整理

“现在你出门会带现金吗?买东西会用现金吗?家里总有现金吗?”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智能服务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很多特殊群体如老年人等,上网困难、不能使用智能手机等,给购物、出行、就医、消费等带来诸多不便。

如今,在刷卡、扫码、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环境下,人民币现金仍是最基本、最根本的支付方式。拒收现金不仅违法,也严重侵犯了公众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2023年10月起,人民银行开展为期半年的严打拒收现金专项行动,近日,我省开出了首张拒收现金罚单。

我省因拒绝接受现金被罚款2000元

近日,定西市一家物业公司因拒绝接受现金作为装修押金,被中国人民银行定西支行罚款2000元并给予警告。据悉,这是甘肃省2023年10月整治拒绝接受现金专项行动以来开出的第一张罚单。

现金是最基本的支付工具,使用门槛低、人人接受、实时不受限制。针对近年来部分社会单位和经营主体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自2023年10月起,人民银行会同有关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严厉打击拒收现金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民银行甘肃分行认真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包括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大法律处罚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等,各级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切实维护辖区现金流通使用环境。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还组织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谁对客户负责,谁对社区负责”的原则,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以营业网点为基点,层层强化银行主体责任。要求银行在各自责任网格内督促商户、企事业单位拒绝接受现金;督促银行做好现金存取、小额人民币和残损人民币兑换等工作,开辟老年人现金服务绿色通道;授权设立67个县级货币真伪、残损人民币鉴别服务中心,切实改善和提升县级现金服务水平。

您可以在菜市场以现金或扫描二维码支付

走进张掖路菜市场,记者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不时还能听到某个摊位收款金额的语音播报,不少市民还用现金购买年货。

“扫码支付和现金支付都可以,我们还准备了零钱,为不同消费习惯的市民提供便利。”一位摊主说。记者注意到,菜市场内大部分蔬菜摊位都配有泡沫箱,用于存放现金,摊位的空位上则摆放着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

在一家火锅配料店里,老板正忙着为顾客准备食材。豆腐花、海带、宽面……不一会儿,一大袋食材就做好了。“一共14.5元,我收你20元,给你5.5元零钱。”店老板张先生一边嘟囔着,一边接过顾客递来的现金。“我们知道国家对拒收现金有严格的规定和处罚,所以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如果遇到不能找零等问题,我会到附近的店铺换钱。”

移动支付的普遍性_移动支付普及率_移动支付的普及

“现在用现金的大多是老人和学生,刚好奶茶等饮品的受众也以学生为主,所以我们店里也会准备零钱,但来店里消费的顾客大多会选择用二维码支付。”在永昌路的一家饮品店里,一群群学生在等待饮品制作,偶尔会有学生进店,用现金购买饮品。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启动“人民币现金日”活动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拒绝接受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2023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会同有关单位发起“人民币现金日”,确定每年12月1日,在全省范围内举行庆祝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民币现金日”活动,反对歧视现金支付,关注现金流通环境,共同维护人民币的合法地位。

近年来,一些社会单位和经营单位存在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现金支付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现金流通环境和人民币声誉。此次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联合相关单位发起的“人民币现金日”活动,是开展拒收现金专项整治的创新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对人民币现金重要性的认识,提醒经营单位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提醒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满足老年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现金使用需求,共同营造人民币流通良好环境。

为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现金支付权益,改善现金支付使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坚持正面引导与依法处置并举,聚焦民生、涉外场景,全面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投诉渠道,依法进行拒收处罚,形成强大震慑力。

我们将始终坚持拒绝接受现金的“零容忍”政策。

现金的使用几乎不受环境、场景、物质条件的限制,不需要银行账户、手机终端等应用基础,对于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特定群体来说至关重要。其实早在2018年,整顿拒收现金行为的工作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整顿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的公告》第10号。 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在依法惩处拒收现金行为过程中,不断探索推进拒收现金行为分类处置模式整改,建立了“线索收集—安排谈话—督促整改—开户行跟进”的拒收现金工作模式。通过日常监管、暗访、执法检查等手段,按照“先违法不处罚、抓大放小、该罚必罚”的原则,对涉案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处置。

通过专项整治,全省拒收现金情况有所好转,受访经营单位主动整改,在营业场所张贴“本店支持现金支付”标识,开通现金支付通道。强化现金流通管理政治性、民生性,对拒收现金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政策。同时指导银行机构进一步优化各项现金服务措施,便民利民,切实提高群众现金服务可及性,努力营造和谐顺畅的现金流通环境。

公民对外出是否携带现金的态度不同

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出门只带一部手机,并经常用“口袋比脸干净”这句话来调侃自己。针对出门是否总是随身携带现金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这群人中,很多消费者对于使用现金的态度各不相同,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除非是长途旅行,我一般不带现金,一个手机就够了。”80后任先生说,如果手机没电了,他会找共享充电宝或者其他充电宝,总会想办法打开手机支付。90后白领黄先生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出门已经没有携带现金的习惯和需要。00后王女士说,现金容易丢失,付钱时找零也麻烦,所以更喜欢移动支付。

还有市民表示,一般会选择手机支付,但也会随身携带一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我以前因为没带现金出过丑,所以身上总会带着200到300元的零钱,吸取教训后,渐渐地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市民李女士说。90后张女士说,受父母影响,她从小就随身携带一些现金。70后赵先生说,手机支付和现金都会用,看哪个方便哪个。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文波 李丽文/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