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打
蓝色的
特点
关闭
笔记
我
人们
来源:广州日报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抢红包”,会弹出一堆抢红包软件供下载。图文并茂的宣传语式介绍也很吸引人,如“还记得春节期间的微信抢红包大战、支付宝抢红包大战吗?每逢佳节必有抢红包程序。手动抢红包,除了要有一台功能强大的手机,最重要的就是网速和手速。现在有了这些抢红包工具,再也不用担心盯着手机屏幕差点砸碎屏幕抢不到红包了。”
然而,看到这些标语,你或许正陷入诈骗陷阱!26日,记者从罗湖法院获悉,5名男子通过网络销售所谓“抢红包软件”,半年内诈骗50余人,获利十余万元。目前,这5名男子因诈骗罪被判处缓刑、拘役,并处罚金数万元。
案情显示,5名男子自2015年7月起,使用假冒“抢红包”软件在微信上诈骗他人钱财,他们谎称该软件是抢红包神器,可让顾客控制自己抢红包的数量,但实际上并没有该功能。
林A利用手机、微信在互联网上发布广告,谎称自己有“抢红包”软件卖给受害人。当受害人联系其购买时,林A随即把林B、林C、林D的微信账号发给受害人,并要求三人将假冒的“抢红包”软件以2800元至380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受害人。受害人通过微信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后,林B等人便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的安装程序。受害人收到安装程序后,通过微信将余款发给被告人。
随后,受害人发现无法打开安装程序,林某团伙便会安排人员冒充“售后”或“技术员”与受害人取得联系,技术员则以需要给小费才能发送安装密码等理由,不断骗取受害人汇款,直至受害人停止汇款。
另一名被告人宋某是林某的朋友,在得知此种手段可用来实施诈骗后,便独自开公司实施诈骗。
该犯罪团伙自2016年1月起,利用此种方式已诈骗受害人50余人,涉案金额逾10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五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故作出上述判决。(王娜 蒋思)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