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时代,微软推出了 App ,这是某些版本安装应用的唯一途径。但微软显然高估了它在开发者中的号召力,商店里的应用寥寥无几。后来微软提供了将传统应用转换为商店应用的解决方案,这带来了一些希望,但还是有很多用户从未打开过。
今年 6 月,微软终于放下执念,宣布推出更加开放、应用更多的应用商店:接受使用各种 API 和打包方式的应用,商店的佣金也大幅降低。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闻报道一些知名应用上架。现在,或许它终于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于应用的下载需求了。
本文将为您概述目前市场上的优秀应用程序。知名的应用程序将简要提及,如果少数有相关文章,也将附上本文以指导您进行评论。
某些应用程序可能要求您将区域设置为其他国家或地区(例如美国)才能检索它们。
▍为什么选择
我想每个用户都希望能有一个官方、安全、便捷的下载方式,就像商务经理在讨论过程中说的:
我真的设想这样的体验:你可以打开商店,输入应用程序的名称,然后就可以下载你想要的应用程序。
还记得刚接触它的时候,我会在搜索引擎里搜索应用名,然后傻傻的点击下载站提供的“高速下载”按钮。双击下载的文件后,弹出的不是应用安装向导,而是默认选择了名字酷炫的游戏和安全卫士 xx 高速下载器。直到今天,各类下载站依然位居搜索结果前列。
相比于下载网站,使用微软提供的应用商店显然更让人放心。相比于到处寻找官方网站或者软件包管理器,在上面安装应用有很多便利之处:
当然,以上所有的优势都是建立在商店拥有足够多用户需要的应用程序的前提下,而这方面商店已经做得比较让人满意了。
由一家大公司生产
如今,科技巨头的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除非突然被扔进真空,否则我们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商店曾经就是这样一个真空。三天的分离,你就不再是以前的你了。
微软
在丰富商店应用生态的争夺战中,微软始终走在前列,不少用户戏称微软是 iOS 和 上最好的应用开发商,事实上,微软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最佳应用开发商的称号。
11号发布会后不久,微软自家的很多应用就上架了商店,其中就包括IDE及其轻量级版本,可以用来查看、编辑各种文本文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编译调试,丰富的扩展让它的玩法无限,全平台和配置同步更是锦上添花。笔者也有几篇文章分享使用经验:
11 的默认终端工具及其预览版也在商店中提供。它将古老的命令提示符、现代且新添加的平台子系统(Bash)放在了同一个屋檐下,提供了比以往更加个性化的选项。在正式发布后,微软还革新了其较为繁琐的文本配置方式,并为大多数设置提供了 GUI。
个人常用的.Net 7也加入了应用程序家族,传统的CMD功能弱了,所以微软开发了一个新平台,命令整齐,面向对象,号称能做GUI能做的一切。目前预装的是5,7代已经迁移到.Net 6,提供了管理系统更新、控制系统服务等新命令。如果需要学习或者重度使用,装7是必须的。
它是一款广受好评的系统增强套件,包含快捷键概览、应用启动器、按键重映射、颜色拾取等功能,是用户必备的应用,原本只能通过安装包安装,现在可直接从商店下载。
另外,正如这篇介绍更新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微软一直在尝试将用户级应用程序和语言包与系统更新分开。因此,目前的语言包、系统字体以及微软的大多数应用程序如邮件和日历、记事本、白板、便签、画图、3D 等都可以从商店中获取。
▍
我不知道微软使用了什么魔法来引入类似行业标准的东西作为其平台。
DC 是 PDF 格式发明者制作的一款功能齐全的 PDF 阅读器。虽然叫这个名字,但它也具备注释、评论和签名等诸多功能。该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都是免费的,是一款相当传统的 PDF 浏览器。
商店中还有一些已经上架很长时间的应用程序,包括一款支持非破坏性(非)编辑的图像管理和编辑应用程序,这是一款基于订阅的应用程序,提供 7 天的免费试用期。
当然,最让人期待的大概还是宣传视频里出现在商店里的那个,可惜这个东西还停留在2D空间,希望距离真正上架不要太久。
▍套件
图片编辑工具、矢量绘图工具、排版工具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疫情期间的半价活动,还是前段时间的黑五大促,App 上的价格都比官网要低。
就拿我经常用的来说,相比于 ,产品功能没有后者丰富(没有时间轴,没有3D……),但能满足大部分剪辑需求,轻量,上手快,多平台体验统一。最吸引人的点有两点:第一,价格比 低很多,是单品、单平台、大版本买断系统,售价¥350;第二,官方提供了丰富的视频和文字教程,对新手很友好。
▍史诗
虽然微软在自家商店销售游戏,但并不排斥其他游戏商店。经常免费赠送游戏的商店 Epic 也对微软的新政策表示了欢迎。其 CEO 也在推特上表示,“2021 年的微软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微软”,但不知道他的话里是否带有对另一家公司的讽刺。
据悉,未来某一天,同样的产品可能就会出现在商店货架上。
▍浏览器
在浏览器方面,微软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使用Edge,但这扇大门对所有浏览器都是敞开的,除了微软自己开发的Edge。可以检索到的知名产品有、和。
Edge改口之后,成为了为数不多站在阵营对立面的浏览器之一,长期以来在非营利组织的支持下,对保护用户隐私的态度十分坚定,加之定制化程度高,扩展生态丝毫不逊于家族,唯一遗憾的是在一些网页应用中有所展现。
商店版在一些功能上不如正式版,正式版可以一键切换默认浏览器,但是商店版没有这个功能。
我宁愿看到 Edge 的直接竞争对手进入商店(它已经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这样 Edge 可能不会是搜索中的第一个。
▍国内厂商
国内大公司对全球互联网向来漠不关心,微软的野心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影响到他们。因此,没有一家公司积极推动其产品上市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应用商店中仍然有一些常用的国内应用程序。
腾讯的微信和都可以通过App 下载,与官网下载的版本不同,商店版的版本要老很多,不支持很多新功能,比如商店版微信就不支持正确显示引用消息、朋友圈、小程序等。不过也有优点,商店版微信只有一个进程,而官方版微信有四五个进程;商店版没有常驻后台服务,如果不介意错过一些功能,可以试试商店版。
个人觉得B站最好,B站商店版相比网页版反应快,支持F3置顶小窗、支持一键截屏、录制GIF等实用功能,直播界面简洁,不会受到弹幕礼物的干扰。
至于音乐平台,商店里有网易云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之前有简陋的 UWP 版本,被现在的版本取代后,虽然依然自称是“网易云音乐 UWP”,但其实和传统程序体验没什么区别。不过商店版的音乐还是出奇的纯粹,和当年的 UWP 一样让人喜欢。
▍各大社交、协作和直播平台
其实真正能拉动热度的还是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的 App,自从微软允许 PWA 和 App 上架商店之后,一些已经提供 Web 版服务的平台都纷纷涌入应用商店,当然也不乏一些专门做桌面应用的平台。
所有知名的社交平台如、、IM 和团队协作工具如 ZOOM、、;流媒体平台如、、、和 + 现在都可以在商店中找到。
微软承诺,如果应用使用自家的支付渠道,将不会收取任何佣金。这或许是一些订阅服务大胆进入商店的首要原因。
️小众应用
如果说数字生活是一日三餐,那么大公司的海量应用就是必备的主食,选择不多,略显平淡,下面介绍的小众应用起到了必要的调味作用,如果对得起你的口味,会大大增加你的幸福感。
▍:系统工具包
第一道菜来自微软,这是商店最近上架的一套系统工具合集,原本是IT用来定位、调试系统问题的,比较硬核,因此被归类为小众应用。这套工具每个大小不超过1M,包含了一些普通用户也能使用的实用应用。既然来自微软,就不用担心它的安全性。
将系统的关键注册表和服务都整合到一个界面中,通过这个应用我们可以轻松禁用各种服务、右键和启动程序。如下图,以管理员权限打开。一栏显示了启动应用,整合了计划任务,显示了各种服务。在这个应用中,我们可以随意删除或者禁用某一项,但基本原则是:如果你不知道这一项是干什么用的,那就别碰它。
它为制作视频教程的用户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缩放系统界面和批注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快捷键来缩放界面、批注或者输入文字,下面的动图取自一段教学视频:
▍:PDF文档阅读与注释
这是一款独具特色的PDF阅读摘录应用,开发团队真正思考的是如何帮助用户概括一本书或者一篇十几页的论文,将PDF的文字“提取”成可拖拽的文本块,再通过彩色关键词块之间的连接,构建出长篇文章的整体框架。
该应用程序最初在 iPad 上颇为流行,事实上开发团队也提供了商店版本。
▍测试:HDR显示质量测试
该应用程序由VESA(一个为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制定视频显示标准的国际组织)发布,可用于测试HDR显示器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质量。该应用程序完全免费。
▍ Lite:轻量级编辑器
本产品是微智笔记衍生并开源的轻量级笔记工具,支持所见即所得、双链接,拥有全平台客户端,笔记可直接同步到微智笔记或保存在本地文件夹,App 版本落后于官网版本。
▍&:截图工具
知名的截图和系统工具集合,提供截图、编辑、上传、图片合并、OCR等一站式服务,开发者还“不务正业”地加入了屏幕取色、文件哈希值验证等功能。相比之下,它就专业多了,特色就是提供了方便的贴纸功能。
▍ & :密码管理
这两款应用都是跨平台密码管理软件。每年支付 9.9 美元即可解锁 TOTP 等高级功能。桌面版免费,而移动版则需要一次性购买。
▍:云端同步备忘录,方便多人协作
由 的所有者开发(最近在商店上架)。它的定位更像是一款简单的备忘录,没有笔记应用程序的花哨功能。它支持与所有平台(包括网页)同步。特色是多人协作功能。我的作者有丰富的使用这款应用写爱情日记的经验。
▍&:自动化工具
它是一款方便的自动化软件,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它可以用来做简单的按键更改,也可以编写输入法。它可以替换用户输入的文本,也可以根据关键词执行脚本。
▍:图片查看工具
一款老旧但仍然强大的图片查看器。系统自带的图片查看器只关心美观而忘记了速度,因此用户体验不佳。它支持大多数图片格式,体积小,启动速度快,是绝佳的替代品。商店有 32 位和 64 位版本,所以要小心区分。
▍VLC &:视频和音频播放器
VLC 也出现在微软的宣传视频中,与默认的电影和电视节目需要购买插件才能解锁更多格式不同,VLC 本身支持大多数音频和视频格式,应用程序还提供简单的视频修剪和转换功能,商店中有两个应用程序,分别是 UWP 和 UWP,推荐前者。
它除了简洁、支持格式广泛之外,还提供播放NAS视频、插帧等功能,还支持插件,定制能力强。
▍Loaf:伪装系统更新
这款被归类为“高效工作”的应用,相当于 的本地版本。打开它之后,全屏的系统更新界面会填满你的屏幕,我们现在可以放心地摸鱼一会儿了。提到它的主要原因是,虽然是一款应用,但它采用了新推出的 3,也希望更多的应用能够改进它们过时的 UI。
▍系统个性化工具
非官方应用程序
虽然以下应用程序众所周知,但它们的原始开发人员尚未表现出列出其应用程序的任何意图,因此它们由热心的志愿者维护:
结论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各类应用程序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应用质量参差不齐是大多数应用商店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商店中充斥着不少付费、功能不明确的低质量应用,比如上图的 's User;而一些优秀的应用,比如 ,也遇到了新版本上架的困难。
此外,目前各商店应用的更新方式各有不同,很多新上架的应用虽然可以从商店安装,但更新却不通过商店,这些应用名称下都标注有“xx提供的更新”字样,如果这种机制被滥用,可能会存在安全问题。
最后,部分传统应用移至商店后,由于应用安装路径、权限发生变化,导致插件等功能安装异常。例如插件包不适用于商店版本、7.0商店版本无法通过正常手段设置为.ps1打开、注册表更改无法像传统应用一样在卸载时撤消……这些问题都需要应用开发者的努力。
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许多应用开发商都在通过上架自己的应用来响应微软的开放态度。希望应用生态能借此机会变得更好。如果你发现有上架的好应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