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职工劳动报酬的会计分录
1.支付雇员工资:
借:应付员工工资:----部门(在册员工工资)
制造费用-其他(人员招聘、临时工工资)
营业费用------差旅费(实地补贴)
管理费-----电费(减去个人水电费)
贷:其他应付款-----应交长期服务金/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税费-----个人所得税
2、现金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工资--工资
贷:库存现金
3.薪酬分配:
借:生产成本----xxx(一个产品)
制造成本
管理成本
贷:应付职工工资--工资
劳动力成本与应付员工工资之间的差额
1.从法律适用角度,工资支出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动报酬一般是按照《合同法》关于承包合同、技术合同、中介合同等相关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享有《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除支付工资外,还应当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动报酬不存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其劳动独立、自由,其行为受《合同法》的规范。
2、从管理上看,领取工资的员工,公司会记录在员工名单中,公司会每天进行考勤或签到,而领取劳务报酬的员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管理。公司雇佣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关系。比如,公司一般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一般会同时服务于几家公司或客户,并按时向某位客户收费。
3、从财务会计角度看,工资薪金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职工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4、从税务管理角度,支付工资薪金应在工资表中按实际支出列支,并按规定扣缴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支付劳务报酬的纳税人需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扣缴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法完全不同。
支付给员工的劳务报酬如何进行会计分录?一般来说,其实通过上面小编讲解的关于劳务报酬的相关处理信息,可以分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所以不同情况的分录是不一样的,都是通过应付员工工资和劳务报酬的科目来计算的。更多相关的介绍资料在本网站,欢迎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