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即将结束,7170 家机构已完成备案

2024-07-30
来源:网络整理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的支付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登记工作即将结束。

2020年9月1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正式启动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工作正式启动。此外,《通知》还公布了备案工作相关计划:到2021年6月30日,备案完成率要达到100%。

今天是工作计划的最后期限。

截至目前,已有7170家机构完成备案,从备案类型来看,推荐特约商户6460家,占比90.10%;受理张贴标牌4393家,占比61.27%;维护特约商户4991家,占比69.61%;受理终端布点及维护5179家,占比72.23%;备受关注的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公司数量为198家,仅占备案总数的2.76%。

至此,历时近10个月的并购外包备案进程落下帷幕,回顾备案政策和流程,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关联公司多次备案

备案过程中,有某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子公司或母公司进行备案。

例如,6月21日公开的注册信息中,上海励熙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述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均为李昂。

在所有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商的登记名单中,我们也容易发现多家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都是同一个人。

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支付功能_钱袋宝支付技术是支付宝吗_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还有几家不太可能出现或者属于同一组的机构。

例如,宣亚(福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股东背景来看,为美团关联企业,此外,北京钱袋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备案名单中。

此外,还有多家支付机构及所投资的支付聚合机构正在同时备案,如2020年11月27日备案并公示的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也与同时通过备案的上海汇来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一定的股权关系。

也有母公司和地区分公司均完成登记的案例,如2020年9月第一批完成登记的上海手牵吧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6月21日完成登记的海南手牵吧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

作为备案价值最高的类型,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一张“聚合支付牌照”,这次的备案,就如同当年的支付牌照发放。

不过,首批支付牌照的第二次换发工作近日已开始,银联商务响应监管要求,已整合旗下几张关联支付牌照,或许未来监管收紧时,会再做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的整合,如果进行相关去重,目前近200张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可能会缩减到100张左右。

备案有什么用?

相较于支付牌照,迄今为止,支付收单外包备案并未给企业带来任何实质性利好。此外,2020年8月发布的《支付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也强调,“备案及披露信息不构成对外包服务能力及持续合规性的认可,不作为对其对外提供服务安全性的保证”。

但在备案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备案的企业在业务开展或者对外宣传中,已经将备案视为监管部门的审批,进而影响受众对其产品的选择。若如此发展下去,恐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未来的市场活动中,仍需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

不过现在备案最直接的效果还是能得到支付巨头的认可。2021年3月,微信支付强调,按照相关监管规定,从事收单外包业务的服务商应当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备案。并要求收单外包服务商须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审核并公告,这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上次备案时间相吻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