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交礼仪 1.0 版:尊重别人的时间,让你的微信更受欢迎

2024-08-04
来源:网络整理

大家好,我是学长。

上周的“我这样好看吗?”分享了很多关于形象管理的实用技巧。

大家都很感兴趣。

其实,衣着整洁不只是为了美观,也是基本的礼仪,所以孔子说:“君子宜衣冠”。

当我谈到形象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我也在谈论人际沟通。

今天我继续讲一个大家可能非常感兴趣的点:“微信社交礼仪1.0版”。

“微信社交”是我们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景。

然而,对于微信交流时应该遵守哪些社交礼仪,却缺乏讨论。

看完并理解这篇文章后,你发送的微信消息将更受别人欢迎。

01

尊重别人的时间

其实,尊重别人与以适当的方式与他人相处,永远是沟通礼仪中最重要的两点。

在微信聊天中,尊重别人的时间、尊重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感受、保护他人和自己的隐私可能是最应该关注的四个部分。

微信之所以没有像钉钉那样的已读与未读功能,是因为它的定位是公众沟通工具,而非工作沟通工具。

用张小龙的话来说,微信希望实现“用完即走”的目标,也就是你用完一个功能之后,就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不用再操心它,专心做好这件事情。

当然,用完微信你不一定能离开它,你可以看公众号,看视频,玩游戏,但这些都是聊天以外的功能。

微信产品对用户有着人性化的尊重。

尊重他人首先体现在尊重他人的时间,浪费他人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谋杀。

当你工作越来越多,空闲时间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所以我们在微信上交流的时候,也要尊重、珍惜别人的时间。这些是基本的原则,下面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参考:

1.关于内容:聊天时最好一口气说完,不要把完整的一句话分成五六句甚至十几句短句。

你每次发信息,都在消耗对方的注意力(情侣或者类似情况除外,后面很多内容也属于这个例外,虐狗状态下的微信聊天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2、关于语音消息:除非你是一个非常忙碌的领导,或者情况真的很特殊,一般不要给别人发语音消息,尤其是长消息。

虽然现在语音转文字已经很方便了,但是为什么要让别人多花一步来节省你自己的时间,而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打字,让你更方便更直观地直接阅读呢?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别人会认为这是不尊重。

3. 关于群聊:不要总是@所有人,不要总是在工作群里聊天,也不要总是在群里谈论可以私下讨论的事情。这会迫使别人阅读无效信息。

4、关于广告:无效信息中最令人反感的就是人们根本不需要的广告,广告的价值在于找到有需求的用户,用正确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产生购买行为。

这在传统电视广播时代是做不到的,但互联网时代的广告精准度更高,如果硬要反其道而行之,既不追求精准,又不注重方法的得体,那就很烦人了。

所以,可以发广告,但是不要发得太频繁,最好不要在私聊里发任何广告,私聊里发广告是极其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如果要这么做,被封号的时候别觉得委屈。

02

尊重他人的权利

尊重他人的时间本身就是尊重他们的权利。除了时间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权利也应该注意尊重。

再次强调,这是原则,后面的具体实施策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权利千千万万,这里只列举其中最重要的几项:

1、首先,我们要尊重别人选择社交场合的权利,因为很有可能别人并不想跟某些人打交道,或者不想参加某些场合。

比如你想把A的微信号给B,要先征得A的同意;你想把A加到一个他不熟悉的群,也要先征得他的同意;如果打电话,也要先问问对方是否方便。

2、其次,尊重别人的行为习惯。比如,不要在早上8点之前或者晚上11点之后给别人发微信,因为那是休息时间。

群聊人员_微信群聊如何@所有人_微信群聊人员

我自己在这方面不太擅长,因为我确实睡得很晚。但我会注意在这段时间只给极少数的朋友和伴侣发信息。我不会联系其他任何人。

3.再次,尊重他人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权利。

在工作沟通中,不要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

善于倾听的人才能沟通。

只有懂得沉默的人,才懂得说话。

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的朋友圈或其他内容,有不同意见,可以保持沉默,或者友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要刻意DISS别人,这样只会显得你是个很烦人的人,除此之外,就体现不出其他了。

03

尊重他人的感受

在权利之上,还有一层重要的,就是感情。

只有那些能够关注他人感受的人才是真正在社交的人。否则,他们可能甚至无法谈判。

1. 初次交流时,记得自我介绍,避免尴尬。如果是初次见面,或者很久没在网上交流,最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毕竟,如果你能记住所有与你打交道的人,这是你的能力,但如果别人无法记住你,那才是很常见的。

2、日常交流时语气不要太生硬,宁可“可爱又不要脸”,也不要太无趣。

比如可以经常加一些感叹词,加一些表情符号,聊天时也可以多说一些“谢谢,麻烦了,不用客气”之类的话,这不是虚伪,是基本的礼貌。

3. 人与人之间要有适当的界限感。不要太疏远,也不要太亲密。比如,交流时不要只用“你”、“我”这样的词,这样会让人觉得你们之间的界限太多。当然,你可以根据情况多用“我们”、“我们”、“大家”这样的词。

但不要总是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或者“我们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兄弟”。如果一个最好的朋友身上沾满了水,很容易绣花。如果大家都穿同一条裤子,那就成了抹布了。

4.当你有不同意见时,不要全盘否定,建设性才是沟通的核心。

你可以委婉地批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去引导别人。但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别人,更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很正常的。

我们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推动事物发展,而不是为了比较谁对谁错。

5.不要和别人打架。我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看到的每一次打架,都从原则之争变成了感情之争,甚至是言语谩骂,就像泼妇在大街上骂人。

如果你输了,你会郁闷。如果你赢了,你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旁观者只会记得你失去了控制。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发发红包来开心一下。

04

保护他人的信息

和所有线上社交一样,微信社交需要特别注意信息保护,对于5人以上的群组,信息在群内传播的速度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

因此,注意保护他人和自己的信息已成为微信社交中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种礼仪。

1、不要泄露他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截图自己与他人的私聊,也不要随意将群截图发给他人。

这不仅会让你聊天的对象感到不愉快;而且你也应该知道,信息的传播是你无法控制的,这张截图可能会出现在你不希望它出现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在网络上大量陌生人的面前。。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2. 关于保护他人信息,值得一提的一点是,你不应该“播放”你与他人之间的语音聊天。

别人以为跟你聊天就是“私聊”,你却把它变成“公开广播”,发帖人和听帖人都会不高兴,听帖人会觉得你我之间的聊天这样不就“公开”了吗?

3. 如果你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某条信息,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就不要在微信上发布。因为你在微信上的聊天很可能会被截图发布。

如果你无法控制他人信息的传播,那么你作为信息源头,就应该严格控制自己。当你在别人心目中被视为“大喇叭”时,很少有人愿意与你分享。只有当你的朋友认为你值得信赖,并保持沉默时,你才能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以上四个部分都有原则,也有详细的策略。

之所以写成“1.0版”,是因为原则是确定的,但策略很可能不断修改。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随意添加简洁可行的策略!

也许我更新微信社交礼仪2.0的时候会采纳你们的建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