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如何提升业务收入?加推联合创始人刘翌直播解答

2024-08-05
来源:网络整理

如何利用小程序增加现有业务收入?

这是425直播的重点课题之一,我们不仅想让小程序赚钱、赚钱,建立稳定的收入模式,更要让小程序帮助现有的商家产生新的收入,这是传统行业和很多中小企业的重点课题。

直播中回答这个问题的CEO有三位,一位是加推联合创始人/COO刘毅,专注帮助传统企业获得流量和变现;另一位是多宝科技CEO詹长龙,帮助保险行业解决小程序抢占市场份额的问题;第三位是人力资源二部创始人焦雪宁,专注HR领域,是垂直SaaS获客变现的典型案例。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第一位,也就是加推。

刘毅曾在腾讯工作多年,离职前担任微信国际业务总监,对微信非常熟悉。之后联合创办加推,获得1.68亿元A轮融资,可以说是小程序领域最大的融资案例之一。

刘毅描述:传统企业要拥抱科技,前提是选对大腿——流量最大的地方,就是大腿。在这个基础上,流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解决了两大成本结构:一是企业的人力成本,二是营销成本;

这是刘毅直播的内容摘要和视频回放,我们和几位嘉宾进行了对话,这是其中一位,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许志斌:加推现在有多少个商户?

刘毅:加推成立大概一年半,目前已经拓展到2万家左右的商户。

徐志斌:在小程序领域,您给自己贴了一个什么标签?

刘毅:我们在做一整套的智慧商业工具,小程序其实是智慧商业工具的一个组成部分,加推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帮助商家做微信营销。

徐志斌:商家那么多,我们来谈几个利用小程序赚钱的好案例。

刘毅:我的感觉是中国的企业95%都是中小企业,很多企业现在非常渴望通过各种工具接入互联网,拓展业务,实现业务货币化。

今天我们准备了四个中小案例:

第一个案例:小众茶饮。汕头某茶商利用加推小程序,实现裂变2500余次,最终实现销售额54万元。一个月内实现。

第二个案例是一家小型书法培训机构,在东莞,他们利用小程序的团购功能,仅一周就卖出了100多节课,客单价超千元。获客效率和成本非常高,成交周期也很长。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例。

第三个案例是医美行业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他们利用会员和小程序在几个月内实现了2000多个会员裂变,交易金额接近20万。

第四个案例是下沉到四线城市,今年我们在讲下沉这个概念,这个案例也很有代表性,是一家叫未来星的母婴店,在湖北恩施,通过小程序和全员分销功能,一个热销的产品一个月左右就能卖到2万台,未来星的案例让我们非常惊讶。

许志斌:这些案件有什么共同点?

刘毅:第一个共同点是这些商家都选择了同一个策略——主推热销产品,他们在做微信营销和裂变的时候,并不是主推同品类的所有产品,而是主推一两款热销产品。

第二个共同点是,无一例外,都采用了全员营销的方式。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大的流量来源就是自己的员工,所以全员营销的方式运用得很好。

第三个共同点就是都善于利用与客户的口碑裂变,比如通过客户推荐、团购活动、分销等,这些案例都是基于微信的口碑裂变玩法。

第四个共同点是懂得利用线下流量,把小程序码放到产品上,比如广告的入口,各种推销会的入口。

总结起来,能够让四个生意成功的最核心的四个因素就是爆款单品、全员营销、口碑裂变、以及线下流量的挖掘和利用。

许志斌:从微信的角度看,大众营销等方式是否触犯了微信的禁忌?会不会被封?很多在微信上做生意的团队都担心被封号。

刘毅:我们对全国营销的理解跟外界有些不同。

首先我们思考一下企业的痛点是什么,在思考企业痛点的过程中我们也踩过很多坑,走过很多弯路,最后我们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企业的成本结构,那么企业有两个成本结构是非常高的,第一,企业的人力成本占了非常大的成本;第二,营销成本占了企业很大成本;

所以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公司更好的发挥每个人、每个员工的能量效率,如何帮助公司提高每个人的提升效率,准确的说这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全员营销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思考,需要给每个员工提供统一规范的营销工具,并且以公司为单位来推行,因此小程序是承载公司官网、公司商城、公司品牌形象的最佳载体。

加推帮助小程序在2B场景找到了非常好的落地点,我们找的点就是把小程序跟名片结合起来,结合官网、商城、公司的信息、微客服体系,全部加载到员工的名片上,这样小程序的流量就可以给到每一个员工,员工可以通过小程序的名片来帮助企业获客、转化,所以我们从微信的角度去理解如何帮助小程序有更好的落地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微信不喜欢的有几点,第一,微信非常不喜欢商家篡改类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遵守微信的规则。第二,微信不喜欢把实体商品和虚拟商品区分开来,我们不喜欢商家钻这个空子,所以我们在做商城的时候,专门针对实体商品和虚拟商品设置了这两个类目。

在用小程序赋能小B商的时候,我们要想清楚微信需要我们帮助微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微信也希望赋予小B商流量变现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对微信整个商业逻辑的生态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认识。

徐志斌:从微信出来以后,你们就开始跟传统企业打交道,为什么传统企业就不能应对微信互联网呢?

刘毅:传统企业经历了几个阶段,从PC互联网阶段,到移动互联网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非常快,以几年为一个周期,就会产生新一代的技术。所以我们把传统企业分成几个不同的层级,就是按照年龄段来划分不同的层级,比如说一批以60后为主的创业者,不管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其实他们都非常陌生,理解互联网就变得更加困难。

70、80、90后的传统企业老板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PC互联网上长大,我说的是一个大土壤,他们对工具的需求开始觉醒。

微信互联网工具需要一套通用的标准才能实现推广和普及。我们发现微信互联网出来之后,微信本身的定位是2C,微信并没有很多针对整个2B解决方案的标准。

而是把这个能力释放给生态去做这件事情,微信2B生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生态,伴随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序等,微信本身也在思考、迭代、升级。

所以生态中服务2B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找到一套标准的微信玩法,微信2B的思考视角是微信如何以人为本,如何将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与企业融合。

加推的商业模式是利用小程序名片作为微信的人性化载体,名片本身是商业属性,同时也在微信上建立了另一个身份,这个身份不仅把名片当成入口,还把2B内容产品的商城变成了购物商城。公司信息展示、品牌展示都可以打包进来;打包进来之后,在微信上形成第二个身份;第二个身份可以用于社交、裂变、交易。这样就可以实现全员营销。

徐志斌:传统企业的痛点是什么?

刘毅:传统企业的痛点,说白了就是怎么赚钱。所以我们对赚钱的理解就分为两个部分——商业的本质是流量和变现,所以我们要解决流量和变现的问题,但是流量和变现,最难的就是流量。现在很火的一个词是“私域流量”,就是指每个小B如何获得更多的流量。根据这个需求,我们把整个企业的流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线上流量,一个是线下流量。

我们看一下传统企业这么多年下来,为了构建自己的流量池都做了哪些工作。比如说传统企业线上有PC官网,有的也有APP;有的开了商城,比如说在淘宝、天猫、京东都有商城,可能还会有公众号,公众号里面也会有商城,各种资讯,传统企业也会投放一些线上的广告。我们会看到传统企业线上流量的分布是碎片化的,非常碎片化、散乱的。

线下也是一样,传统企业线下有哪些流量入口?比如各种手册、门店、员工、线下广告等等,这些都属于线下流量。我们会发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流量,第一个结论就是很散,没法聚合在一起;第二个结论就是它们就像一个个孤岛,官网是官网,商场是商场,广告是广告,它们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

所以我们首先要帮助传统企业赚钱,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他们把所有的流量打通起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工具把所有的流量打通起来。

我们对小程序的理解是,微信互联网是第二代网站,第一代网站是公众号,但是公众号是基于H5的体验,交互功能被H5技术限制的非常大。那么小程序到底有什么用呢?它提供了跟APP一样的体验,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很方便的聚合大量信息,并与微信支付打通。

当我们解决流量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小程序载体工具聚合来自不同地方的流量。官网、商城、公司信息、大家的名片等,都在小程序里封装实现。小程序聚合好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小程序如何从外部获取流量。

小程序如何获取流量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线上获取流量,一类是线下获取流量。

加推的解决方案是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把线上内容全部放到小程序上;同时线下的内容也可以全部放到小程序上,包括持续运营的流量,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好友的流量,帮助企业构建自己的流量池;

搭建好流量池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小程序的流量实现变现,比如搭建一个很短的链条,当流量进来之后,可以通过小程序的商城直接快速地进行交易,这其实是一个加速变现的过程,如何实现二次销售、二次裂变,比如团购模式、分销模式,都是帮助他们把流量裂变,把流量再卖出去的方式。

徐志斌:那微信的老板(张小龙)会允许一个非常强大的第三方2B在微信上存在吗?

微信商城开通微信支付_微信商城 选加推科技_微信商城pc商城

刘毅:从微信整个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的定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以很早就把平台的开放能力开放给第三方,从最早的公众号到微信支付,再到现在的小程序,微信其实需要很多生态的合作伙伴来帮助它完善和成长。

微信单凭自己是无法成长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的,我个人把微信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有点类似于地球的生态系统。

上面需要长很多树和花,树多花多,生态系统才会丰富,才会好,一定会有很多人种树种花,一起参与,一起建设这个生态。

回到小程序生态的角度,我们的态度和微信是一致的,小程序上线一年多以来,微信在小程序生态的建设上还是比较谨慎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小程序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核心的2B战略。所以微信希望尽可能严格的制定小程序的游戏规则,驱逐劣币,留下更多的良币。

徐志斌:我感觉每三年就会有一个大的变革,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的玩法。传统企业好不容易追上来了,又落后了,又追不上来了。他们该怎么办?有什么建议吗?

刘毅:建议尽量站在浪尖上。

许志斌:怎样站在浪潮之巅?

刘毅:要尽可能拥抱最新的技术。比如加推从去年到今天,产品迭代已经超过几十个版本,一开始肯定不会很完美。所以企业要跟上新技术、新玩法。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企业本身要拥抱变化,要快速拥抱变化,要快速落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是“抱大腿”的逻辑。流量就是大腿,流量在哪里,大腿就在哪里。现在微信占据了中国60%以上的流量,我觉得这个大腿是很清楚的。

每个企业如果想做好生意,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好微信生意。所以我的建议是,第一,选对大腿;第二,选好大腿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抱大腿的工具。

许志斌:对于微信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建,您有什么想法?下一步会怎么做?有哪些新的策略?

刘毅:思考任何商业模式,我们都要回归到商业模式本身,我们思考的出发点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企业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不管是在微信互联网上,还是在其他互联网上,首先我们把销售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获取客户;第二步是获取客户之后如何跟进;第三步是跟进之后如何成交;第四步是最终成交之后如何进行数据管理。

微信互联网只是一个时代的背景,整个商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所以针对获客、跟进、成交、管理这四个步骤,我们应该利用好微信提供的能力,开发相应的工具。

相反,我们不喜欢把自己局限在微信互联网的一个玩家,如果未来有其他的大型流量体,我们一定要以客户为中心,帮他们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客户的流量在哪里,我们要帮他们去延伸流量和业务到哪里。

徐志斌:很多大公司也在玩全民营销这个游戏;那么从私域流量的角度,这两个词的判断是什么?如果这两种玩法不行,还有什么办法行得通?

刘毅:商业的本质逻辑是流量和变现,私域流量就是帮助企业解决自身流量最核心的问题,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刚需。

那么全员营销就是企业流量的来源。比如说员工流量来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入口,因为员工是销售的第一窗口,大部分的销售都需要通过人力转化来解决。员工本身也是一个很小的流量来源。全员营销的本质就是解决如何获取流量,如何将流量变现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私域流量和全员营销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除了私域流量和全员营销,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吗?我觉得不一定。当企业需要获得更多的流量,也就是员工流量不够的时候,可以去有流量的地方购买流量。可以去微信购买流量,也可以去百度购买流量。

中国有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第一步就是要完成流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像在传统PC互联网时代,每个企业都要有一个官网,才能构建好生态;在微信互联网时代,每个中小企业也都需要在微信互联网上建设一个官网,这个官网就是小程序,所以加推给他们提供了小程序官网,以及如何为小程序官网打造私域流量的解决方案。

我非常赞同私域流量和全员营销,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只要微信互联网继续做大,它就会成为每个企业必须拥抱和做的事情。

徐志斌:有人说小程序现在不流行了,您觉得现在小程序还流行吗?现在不流行了,还是?

刘毅: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程序是微信和B端最重要的连接器,所以张小龙希望小程序是随用随走的体验,不希望有人滥用小程序的能力。

小程序生态为什么发展到今天?很多人觉得小程序火得很快,消亡得也很快。去年我们也踩了很多坑,做了很多思考。

小程序本身的本质就是用完就可以离开,那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离开之后怎么回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给用户提供一个钩子让他们回来。所以只做一个小程序,场景非常有限。

如果没有持续的流量给小程序带来流量,小程序衰减的会非常快,企业如果使用小程序,一定要结合系统对小程序的流量进行分析提取,然后调用系统调取小程序的流量,结合小程序客服的能力,才能实现精准营销。

小程序从流量获取到获取后转化,再到获取后二次分发,再到变现,都是可以闭环的,如果只是单一的2B小程序,企业自身没有流量获取能力,很快就会发现,吃完一批生鲜,味道很快就淡了。

「推荐服务:小程序外包、免费换流量、免费发布」

↘简世12位CEO直播精彩看点

收入排名前 10 的游戏: 回报率最高

100万付费用户日赚15万元:这个小程序赚钱试点一定要看

做了6款爆款游戏,零界工作室袁志国想跟大家聊聊这3个小细节

社区团购再创重大商机:曾经的亏损如今成为新机遇

京东开普勒2万商户观察:这些能力将有效助力变现

同程艺龙四大营收方向:出行虽然低频,但用户价值高

简世小程序直播吸引了17万用户,其中6%的用户从头到尾观看了直播。

↘添加另一篇与 Jack 的深入对话

小程序融资1.68亿!加推如何俘获顶尖投资人的芳心?

↘小程序生态20亿玩家

订单金额环比增长472%,京东在小程序上的布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看看这个“沙漏”模型,不是更适合小程序的用户裂变和运营吗?

无法同时开发小程序和应用?跨平台框架想解决这个问题

15亿营业额!我们终于和营收第一的小e通聊聊它的成长逻辑

6个月揽8000家企业客户,这个小小的客服企业能成为超级窗口吗?

成立不到一年估值1.5亿,这家公司发现自媒体在电商领域仍有大机会

在帮助5万家媒体使用小程序后,青芒告诉我们一件事:越是基础的功能越有效。

↘想和专家一对一交流?快来加入健世吧

剑士团队正在招募新伙伴,欢迎加入!

学习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