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外一家知名民意调查机构针对移动支付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位居全球第一,高达77%,远超美国和日本。
此外,14%的中国消费者完全不携带现金,26%的消费者携带的现金不超过100元人民币。
据悉,这项针对1.8万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印度移动支付普及率仅比中国低一个百分点,支付宝正在复制支付宝成功经验,抢占印度市场。印尼和韩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分别为67%和64%,日本是亚洲普及率最低的国家,仅为27%,此外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普及率也不算很高,均超过50%。
有观点认为,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信用卡支付服务体验较差,而移动支付非常便捷,只需要密码或指纹验证即可;相比之下,日本等国家的移动支付发展相对缓慢,目前日本市场的移动支付主要服务于来华游客。
▲图: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
此外,报告还展示了中国移动支付的详细情况:移动支付在中国日渐普及,如今26%的消费者随身携带现金不超过100元,另有14%的消费者根本不携带现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交易970亿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5%。
微信支付是中国消费者日常小额交易的主要移动支付方式,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微信(含国际市场)月活跃用户数达9.38亿,同比增长23%。
益普索在报告中表示,40%的消费者普遍携带现金少于100元(26%的携带不超过100元,14%的不携带现金)。74%的人表示,凭借100元现金可以维持一个月以上的生活。52%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的现金消费占每月总消费的20%以下。84%的人表示,即使不携带现金也会感到“安心”。
按年龄、性别、地域、场景分布:
60后平均每天携带现金557元,70后平均每天携带现金479元,80后平均每天携带现金328元,90后平均每天仅为172元。
女性每天平均携带 257 美元,而男性则为 320 美元。
相较于国内其他区域,华东、华北地区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分别达到54%、55%。
快餐连锁店、便利店、电影院和出租车是移动支付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