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传灯,诗歌依然荒芜:诗人的危险与变态,专业诗歌论坛的兴衰

2024-08-05
来源:网络整理

诗歌传承20年,依然荒芜

张鹏远

1995年读到颖儿写的《魂落于拉尤岛》,描写顾城在新西兰拉尤岛杀妻自杀的小说,觉得诗人真是危险又变态,1996年以后就不再写诗了。

2000年的时候,上网还是一件麻烦事,晚上去网吧,在新浪论坛上写几首诗,回复很多,就有人叫我去专业的诗歌论坛,别把人生问题当回事。

2003年的时候,我潜伏在一些专业诗歌论坛里。

2004年我主要玩天涯、作者俱乐部、红袖添香,还有一个名字完全忘记了的论坛。前两个论坛比较开放,后两个因为是纸质出版物的管理模式,玩起来不爽,很快就不玩了。其他论坛都是上一次就走。

大概在2005、2006年的时候,我在天涯认识了石时友,他说他是中华诗歌网的版主。我们一起玩了一个电脑写诗的游戏,我记得其中有一首在电脑上写的诗,是关于火鸡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在游戏中,我遇到了一个小概率问题,电脑写这首诗比诗人写得好。当然,我很快就忘了这首诗。我加了他为好友,和他聊天,我们渐渐熟悉起来。

和时友的进一步联系,是他讲起了当年的山西,讲起了颠沛流离的父亲,讲起了自己满身尘土的童年。时友的父亲在山西有32年的打拼经历,时友从小就跟随父亲。时友从小在山西长大,五岁时差点被人贩子拐走,就连长大后回家乡读书,暑假也会去山西,父亲带着他去过大同、吕梁、晋城、运城、文水、古交、清徐、古东道,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每次去太原,他们都住在小旅馆里,80年代的住宿费是每晚1.5元,1998年涨到了15元。

诗友的父亲2006年退休,再也没有去过山西,2024年2月,诗友的父亲去世。

那一年,我去了他办的《传登录》,被授予版主的称号。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在天涯当过版主吧——当了两个月版主,受不了被骂就辞职了。我觉得自己挺酷的。说实话,我当时写的诗真的不怎么样。

在《传灯录》里,没有交流,没有管理,只是发帖走人。我和大多数人都不熟,但我记得还是有几个朋友会为它写评论。对于一首中篇诗来说,回旋余地不大,很难转身。我还是不太会写。因为我不在乎事情,诗友大概对我很失望。我记得论坛改版后,我就被撤下了。

2013年9月,我创建了公众号“这样的诗”,虽然比较新,但接受的人不多,所以没怎么去管。2012年,诗友创建了公众号“中国新诗”,慢慢认识了他,诗友们的优秀作品得到了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4年左右,我在杭州认识了时友,我们简单聊了一下各自的烦恼,之后一直向他请教HR相关的事情。

几年后,诗友推出了一个《传灯录》的小程序版本,叫《集雪山庄》,里面全是熟人,我重新注册,投了3-4件作品,然后就走了,我忘记了用户名和密码,就像十多年前忘记了各种论坛、博客的密码一样。

我之所以写这篇简单的日记,是因为2024年3月1日,石时友给我发信息,让我写写我过去的论坛。他的过去从新学院论坛开始,但我从来没去过这个诗歌论坛。除了天涯诗社、作者俱乐部、传灯录、瀛海等我经常去看打的论坛,这些都是。

论坛里有太多往事,大多都是琐碎,不值得回味,有些人的名字应该记住,但我懒得一一列举,这就是我对论坛时代的理解,源于友情,却不全是诗意。

我对诗歌的热情大概已经消退,现在很平静,三个月来没有写过一个字,以前我以为那是我的精神信仰。

在各个微信群里还能看到时友的身影,但他几乎不说话了。

火炬传递了二十年,诗歌依然荒芜,世界同样荒芜。

2024.3.2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