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东即将推出“百亿补贴”的传言终于成真了:3月4日,京东官方通过官方微信宣布,百亿补贴将于3月6日晚8点全面启动。
随着电商进入库存时代,昔日的赢家再次拿起低价武器并不令人意外,但除了补贴策略,平台或许还需要更多样化的策略和手段来维持未来的增长。
京东“百亿补贴”3月6日启动
3月4日上午,京东通过官方微信宣布,百亿补贴将于3月6日晚8点全面启动。据悉,京东百亿补贴的商品还可享受包邮、专属客服、退换货无忧等服务,全程保障大家的消费体验。
其实,早在官方宣布之前,京东的部分商品就已经打出了百亿补贴的标识,3月1日,京东部分商品开始享受百亿补贴。
3月6日晚8点前,在京东APP首页输入“百亿补贴”,就能看到参与活动的部分品类及商品,品类包括:手机通讯、电脑数码、家电、中外名酒、生鲜食品、美妆护肤、家居家饰、个护清洁、母婴玩具、医疗健康及生活服务等。
细细观察,目前京东百亿补贴上架的商品已经覆盖了所有品类,包括茅台、五粮液、戴森吹风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脑、打印机等等,很多商品来自京东自营店,但也有很多商品来自POP商家。
业内认为,用POP产品补贴,相当于京东给渠道小商家补贴价格,操作起来会容易很多,产品池也更容易扩大。从商家角度,补贴可以由店铺和平台共享,而且还有百亿补贴的标签,用部分产品换取流量,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如果补贴产品大部分都是POP商家,效果就值得怀疑了。
从与拼多多竞争的百亿补贴产品来看,部分产品在两个平台的售价相同,比如苹果14和戴森HS05卷发器,但也有一些产品在两个平台的售价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品类和产品上,双方给出的百亿补贴产品型号、规格都不一样,这也让消费者难以进行比较。
为什么是“百亿补贴”呢?
2012年8月,刘强东在微博上发起了一场针对其他公司的价格战。当时刘强东称,京东将在全国招募5000名价格情报员,派往国美、苏宁。任何顾客到这两家买大家电时,只要京东比他们便宜10%以内,经价格情报员现场核实,京东就会立即降价或当场发优惠券,确保便宜10%。
后来刘强东干脆发大家电优惠券,京东凭借低价、激进的策略,逐渐在大家电、3C领域站稳了脚跟。
独立国际战略研究员陈嘉向财经网科技指出,回顾京东的发展,真正让京东在中国电商平台混乱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有效策略,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性价比。
随着互联网红利下降,电商平台开始挖掘更多潜力,聚焦下沉市场。在下沉市场,价格、促销等因素尤为重要。拼多多出现后,部分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迅速转移阵地。
此外,拼多多还推出了一款名为“百亿补贴”的利器。2019年6月,拼多多首次推出“百亿补贴”,商家让出一部分利润,平台补贴一部分,不少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也纷纷到拼多多购买3C产品。从数据来看,百亿补贴推出后的两个季度,拼多多就实现了活跃用户净增超1亿。2020年,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达7.88亿,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陈嘉认为,拼多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大消费产业链近三年不断下沉市场的事实,证明城市高端市场的竞争已经变得激烈。要追求高增长,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这不仅是拼多多的成功之道,也是京东的转型目标。”
在他看来,未来不仅京东会以百亿补贴模式瞄准拼多多,更多平台也会以更灵活的方式瞄准拼多多。下沉市场的平台战其实已经酝酿多年,随着近期国内政策优化带来的消费快速回暖,这场战争的序幕已经缓缓拉开。
需要指出的是,京东曾数次推出“超级百亿补贴”活动,但其Logo一直散落在商品搜索或详情页,此次将入口整合到App首屏,或许也意味着这一玩法或将成为常态。
低价是唯一出路吗?
作为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Lulu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浏览各大购物网站,为孩子和家人购买一些商品。
Lulu说,以前她经常在淘宝、京东买东西,但拼多多出现后,她的消费方式开始发生改变。“拼多多上的农产品很好,价格也优惠,所以我开始在上面买一些水果等东西。后来就习惯了,也在上面买一些日常零食和小玩意儿。”
“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后,我试买了两部手机,感觉还不错。所以以后我买手机,哪个平台便宜,就去哪个平台买。”Lulu说。
和Lulu相似的还有年纪稍大、70后李一恒,他称平时也会在拼多多买一些东西,但以前还是习惯在京东买手机、电脑之类的商品。
低价是电商平台维持增长的唯一途径吗?在财经网科技发起的“购物时,你更在意哪些因素?”的调查中,53%的消费者选择了“价格”,41%选择了“产品质量”,其余选择了“服务”。
事实上,京东也认识到“低价”市场的重要性。2022年双十一前后,刘强东在内部批评京东丧失低价优势。京东CEO徐雷曾多次表示,京东在零售方面的长期战略不变,包括继续发力下沉市场、布局本地零售挖掘用户需求、不断打造供应链能力、打造开放平台生产等。
对于低价策略,各方观点不一。商务部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对《财经》表示,补贴是电商常见的市场策略,这种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带来一定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补贴策略并不可持续。
浙江大学国际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媒体指出,高性价比模式背后的支撑,是我国强大的制造业供应链,没有强大的中国制造,电商就不可能实现高性价比模式。
有业内人士认为,拼多多、阿里、京东等均相继推出“百亿补贴”,当“百亿补贴”成为常态,消费者会继续购买,不太可能再出现之前那样的大规模价格战。目前电商平台需要做的,是寻找价格之外更多的竞争维度。
洪勇认为,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引入更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降低商户运营成本和风险,打造品牌化、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为商户提供精细化的数据分析服务,帮助商户优化运营,实现长期可持续盈利。
陈嘉表示,对于京东自身而言,如何维护品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资本投入后如何优化成本控制、提升市场力,是对其长期战略运营能力的关键考验。“京东真正的成功之道,在于发现新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需求,并从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中获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