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支付行业交易费率很低。
一般来说,国际卡支付的手续费一般在2.5%-3%之间,而国内卡支付的手续费只有0.6%左右,如果使用手机支付,手续费可以更低,0.3%也是很常见的。
而国内市场通常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还有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措施,加上各种“福利”叠加,小微企业的手续费甚至可以降为零。
如果是“移动支付+小微商户”,费率会更低!
2021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交易费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降费让利政策涵盖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支付账户服务等5个方面12项措施。
《通知》明确要求降低银行账户服务费、信用卡收费、人民币转账收费,取消部分账单服务费。《通知》一经发布,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清算组织等支付服务主体纷纷表示:降、降、降!
其中,肩负着服务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重要使命的国内市场两大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相继推出为期三年的降费让利举措。
支付宝在2021年7月公布了减费具体措施,称自2021年8月1日起,商户继续提供支付码提现免费服务,对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网络支付服务费10%的优惠。
原本,支付宝的减费让利措施要执行到2024年9月30日,直到近日,在减费让利措施即将到期之际,支付宝宣布将相关措施再延长一年,也就是到2025年9月30日。此外,支付宝还透露,三年来的减费让利措施累计超过210亿,惠及5400万商户。
微信支付方面,财付通于2022年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小微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自2021年9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小微商户实行支付手续费优惠,持续至2024年9月30日。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微信个人支付码用户均可参与手续费减免活动,并支持现金提现豁免。
目前尚无针对微信支付的降费措施是否会持续的公开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财付通已为超过3000万个人提供业务累计降费超过100亿元。
对于个体工商户,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有“码”,在“个人码”基础上还推出了“商户码”,个体商户升级到相应的“商户码”后,主要可以增加信用卡等信贷渠道的催收能力。
从产品定位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推出的“码”,都是为了服务好商户,成为商户的得力助手,只是在具体的优惠措施和费率上有些许差异。
支付服务费也可以理解为通道费,收费逻辑很简单,商业活动、商业交易都应该允许收费,个人收款、商户收款也一样。
相反,当交易强调是“个人”转账时,0费率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不存在商业交易。当然,这种转账交易也会面临一个费用问题,那就是提现手续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有,如下。
支付宝:享受基础免费提现额度2万元,超出额度后将收取提现金额0.1%的服务费。(后续免费提现额度可兑换积分)
微信支付:可享受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额度后将收取提现金额0.1%的服务费。(后续免费提现额度可兑换积分)
那么问题来了,“个人转账”与“个人商户交易”、“个人代号”与“商户代号”等多种关系和产品也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用户身上,实际操作中很难完全区分。因此,对个人业务行为、有效业务金额或转账资质的判断,是对支付机构风控机制的考验。毕竟不能排除部分用户会利用补贴政策实现免费提现,并非“扶持小微企业”,但相信风控技术迭代之后,判断会越来越准确。
换言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需要处理一个问题:如何回应使用“微信个人支付码”和“支付宝个人支付”做生意的人群和产生的资金“自由提现”的合理需求。对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不同的策略,具体如下:
支付宝:确定商家行为→自由提现
微信支付:开设“收款有礼”活动→用户可积分免费提现
关于“收款有礼”活动:可以理解为对拥有“微信个人支付码”的商户的一项支付福利,参与后使用官方支付码收款即可获得积分,再用积分兑换免费提现额度等,兑换比例为“1:1”。此前有微信用户在二维码支付页的“支付簿”中找到了“收款有礼”的激活入口。现在规则有所调整,需要收款的用户需要先购买官方微信支付码实体版,领取后激活后才可以开通入口。通过实体码开通入口可以增加一种识别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转入的资金也获得免费提现积分。
当然,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其实都是希望个体商户能够“升级”,用自己的“赚钱小手”去获取商户支付码。在支付服务费都已经很严重的今天,谁还想被提现费“掐死”呢?
最后,结合上述内容,我们来谈谈降低费用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规模效应,降费应该是一个趋势,这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30日降费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底,国内各类支付服务商合计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利润超过700亿元。
事实上,国际支付费用也呈现下降趋势,在美国、欧盟等市场,越来越多的商户也在“呼吁”降费。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两个市场支付费率差异一度是“支付在中国”工作的瓶颈之一。不过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国际卡组织已完成对中国大陆地区降费工作体系的改造,除部分特定行业外,均下调了商户支付费用。
从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支持等角度来看,降费可能仍是主旋律。对很多支付服务商来说,将需要充分挖掘其他商户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比如,在降费、让利的同时,支付服务商可以为商户提供各种数字化商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