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严惩虚假交易,商家刷单刷评将受罚,出货量好评度成平台推荐关键

2024-10-06
来源:网络整理

抖音严惩虚假交易

利用抖音伪造订单、虚假评论的商家要小心了。

近日,抖音修订了《【商家-虚假交易】细则》,其核心是增加了对“虚假订单、虚假评论”违法行为的描述。将于6月25日公布,7月3日正式生效。

细则中虚假交易的定义较为宽泛,是指商户通过捏造、隐瞒交易事实、规避或者恶意利用信用记录规则、干扰或者恶意利用信用记录规则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虚假的商品销售、店铺评分、信用积分等行为。妨碍信用记录等、产品评价或者交易金额等秩序,谋取不正当利益。

但虚假交易的主要部分是虚假订单和虚假评论。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商家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根据商家的出货量和好评来分配流量。出货量多、好评多的自然会被平台优先推荐。

同样,消费者更倾向于从销售更多产品并获得更多正面评价的商店购买产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欺骗。刷订单、刷评论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商家会雇人虚假销售和好评,以便平台为商店推流量,消费者很容易被销售和好评吸引并下订单。

但这样的行为不仅欺骗了平台,也欺骗了消费者。大多数为订单和评论而造假的商店产品与销量和好评有很大不同。商家赚了钱,但平台和消费者都成了受害者。

由于假订单、假评论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网上也有经验帖来识别假订单、假评论的店铺。

具有识别虚假订单和评论商店的经验。来源:小红书

虽然消费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一些商家存在欺骗订单、欺骗评论的行为,并尽力避免,但这并不是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各大电商平台的监管责任,也是商家诚信经营的义务。

于是,抖音出手了。不仅列出了虚假交易的定义,还详细解释了刷评论、刷订单的行为,并附上了平台对虚假交易的处理方式。

刷单、刷评论说明 来源:抖音电商规则中心

惩罚也非常重要。

抖音不仅会封杀相关产品,平台还有追求套利和套利的权利,商家必须返还套利资金。同时,根据违规程度,将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

情节轻微的,取消因虚假交易获取的不当利益并给予警告;

情况一般的,在前1积分的基础上累计A12积分,并限制举报营销活动1个月;情节严重的,累积B4积分,并限制营销活动两个月;

如果情况特别严重,不仅分数会达到B12,营销活动也会被永久限制,相当于基本无法在抖音上工作。

违规处理措施来源:抖音电商规则中心

抖音惩罚中的积分制度是抖音对卖家的违规评分统计。分为严重违规记分(B类记分)和一般违规记分(A类记分)。两种积分代表不同的惩罚措施。

默认积分处理图片来源:抖音电商规则中心

由此可见,对于订单、审核作弊行为,已经处以500元罚款,而对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作弊行为,则需要面临暂停整顿三天+扣除违约金的处罚。人民币2000元,清算+扣除所有到期保证金。 。

看得出来,抖音平台对于商家的下单和评论的抵制是非常坚决的。

当然,如果平台判断有误,商家也可以申诉。

当票被误判时,商户可登录豆点后台,点击“店铺-投诉中心-票申诉-待申诉”。他们需要立即对所有非法命令提出上诉。申诉通过后,该票将被取消。

商家需在收到处罚通知后7天内提出申诉。平台在申诉页面会有申诉时间倒计时。如果超时,上诉将无法进行。提交申诉后,平台将在1-5个工作日内给出申诉审核结果。

虚假订单和评论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和平台投资,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市场的规则和秩序。

在抖音修改规则生效之前,天猫也修改了虚假交易的处罚规则。可见,各大电商平台正在努力打击欺诈订单、差评等不良行为,努力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除了惩罚,抖音还能做什么?

虽然抖音发布了《【商家-虚假交易】细则》,并在细则中详细说明了处罚规则,但未必能抓到所有作弊订单和评论的商家。

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商家采用越来越隐秘的方式来造假订单和评论,而且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让人难以察觉。这也将给抖音带来挑战。

作弊行为是通过“拍A送B”、“发空包裹”等方式,这些行为从表面上看与正常购物行为无异,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刷机者会使用暗语、假聊天来逃避平台监管。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订单欺诈的手段变得更加专业化和自动化,例如利用专业团队和自动化软件进行订单欺诈,使得订单欺诈行为更难以检测和识别。

订单欺诈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发布需求、接收订单、垫付资金、快递等环节。分工明确、操作精简,进一步加大了监管难度。

那么除了惩罚之外,抖音等电商平台对于刷单、刷评论的商家还能采取哪些对策呢?

首先,可以加强技术手段,动用更多的人员来监控欺诈交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检测欺诈交易的准确性,在人工智能处理不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教育用户识别欺诈行为,避免用户参与。经营者实施虚假订单、虚假评论等行为,已经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他们明知是为进行假订单诈骗的商家提供帮助,也可能成为相关犯罪的共犯。

最后,可以建立举报机制,鼓励用户和商家积极举报。平台监管难免存在疏漏。通过商家和用户的举报,平台可以更快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欺诈订单和评论的不良行为并进行处理。

这些措施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减少欺诈订单和评论的发生。

各大电商平台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此次抖音修订《【商家-虚假交易】细则》与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的《反网络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密切相关。

《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交易量、成交量、预约量等业务相关数据;不得捏造用户评价,不得通过现金返利、红包、优惠券等诱导用户做出决策。明确点赞、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来源:世说新语公众号

规定出台后,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响应。

天猫公布了修订后的虚假交易规则和具体执法指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更新是引入了“罚款”作为对违规行为的惩罚。这些新规定于6月30日公布,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京东对刷单等违规行为采取严厉处罚措施,维护平台交易秩序和公平性。以下是京东对不同程度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

对于轻微违规行为,京东将删除涉案商品的销量和用户评论,并取消商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一切优势。

除了对商家普遍违规的情况进行清仓、清评外,京东还将对该店铺实施两周降低搜索权、限制其参与平台营销活动一周、禁止发布新品以及限期上架商品的,处1万元罚款。违约金。

对于违规极其严重的情况,京东不仅会清理销售和评论,还会限制商家参与任何营销活动,禁止任何产品发布和上架,并下架所有产品。根据违规具体情况,商家可能面临最高4万元的违约金,并可能被取消订单。

拼多多对虚假交易采取零容忍政策。

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拼多多将实施一系列严厉处罚。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商户资金、限制提现功能;扣除商户押金作为违规行为的经济处罚;限制店铺经营功能,例如下架产品、取消曝光机会、禁止参与平台活动、取消广告展示、限制新品发布、禁止产品上架等;情节严重的,将终止与商家的合作协议、终止合作关系等。

可见,国家和平台现在都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严抓订单欺诈、评论欺诈等虚假交易,电商平台只会变得更加规范和公平。

如果还有商家想钻空子,估计等待他们的不是更多的订单,而是更多的审核和处罚。

作者 |晋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