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有句名言:“真正的领导力来自令人钦佩的人格”。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的信仰、气质、气质、外表、行为、智力、才能和经验。一种由多种因素综合体现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魅力。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管理能力,主要是通过企业家运用权力时所产生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管理者愿意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出来。可见,企业家只有将自身素质、性格、作风、工作方法等个性化特征与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的领导任务。没有人格魅力,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很难得到完美体现。无论地位多高,管理工作都只能是被动的。 1、领导能力是人格魅力的基础
一个人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人的活动效率。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的支撑,能够凸显个性。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就不可能拥有令人敬佩的人格。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的能力集中在领导力上。就像一艘船的舵手一样,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必须能够明确回答这个关键问题:企业将走向何方?目标是什么?怎么走?做什么?谁来做呢?如何让人们付出努力?
在管理实践中,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企业的领航者。目标客户的选择、市场方向的确定、技术创新方向的确定、投资方向的确定、商业模式的选择等,这些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总设计师,必须为员工绘制清晰的蓝图,用宏伟的愿景激励人,激发斗志,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家的领导能力往往表现为超人的决策能力。主要基于对内外部环境的洞察、对市场规则的理解以及对企业和对手各自优劣势的判断能力。什么时候压缩,什么时候扩张,市场聚焦在哪里,突破点选择在哪里等等,只有正确、及时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保证企业的大船能够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
企业家的另一个能力就是会用人,用对人。作为领导者,企业家应该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企业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是否选对、用好。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人往往是那些专业知识最清晰、个性最突出的人。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包容自己的个性,是考验企业家领导能力的重大问题。
2、激情是人格魅力的燃料
企业家应该是一个火球。企业需要理性和激情。企业家作为领导者,必须用激情点燃自己,也点燃全职员工。一切艰难险阻都将在燃烧的团队面前化为灰烬,从而成就伟大的事业。正如柯达一位高管所说,企业领导者利用领导激情让员工充满激情。这种做法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公司对个人的尊重,让员工很容易感受到企业文化的人文氛围。热爱保持激情。因此,我们经常听到业内人士对柯达的评价:不仅决策层非常有激情,整个公司的每个团队都非常有激情,甚至公司外部的人也被这种激情所感染。格斯特纳还认为,所有伟大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首席执行官及其管理团队——都应该拥有对成功的热情,表现出这种热情,将其作为生存的基础,并热爱他们。表现出对成功的热情是每位高级经理管理风格的一部分。谁愿意为悲观主义者工作?谁愿意为一个总是悲观的经理工作?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企业家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具有积极进取的意识,表现出昂扬的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领导者将热爱和进取精神融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时,他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导致工作质量的提高、工作数量的增加、工作绩效的指数级增长;而且,领导者只有将自己的热情融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他的言行才能具有号召力,从而吸引下属和群众自觉、自动地追随,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强烈的事业心是创业者激情的原动力。它能放射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管理者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的源泉。企业家精神首先表现为渴望有所作为并取得成就。有进取心的人鄙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愚昧无知、终日打卡、安于平庸的懦弱和卑微的性格。相反,他们充满了竞争热情和活力,不甘落后。以及争创一流、创新产业的进取精神。其次,专业还体现为具有前瞻性、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
不仅如此,企业家还要用激情为公司绘制美好蓝图,让全体员工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并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力和责任,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旦员工将“命运的掌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极高。
3、道德修养是人格魅力的源泉
道德是指基于一定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人们在行为、思想、作风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圣人老子就说过:“贤将不如贤将,贤将不如贤将”。 《孟子》曾对权利与仁的关系做过重要论述,“以力服人者,不以心服人”。 《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如七十弟子服孔子”。
才华和品德都很重要,但“品德”比“才”更具吸引力,更重要。企业家品格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度的责任感。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领导者之所以是领导者,是因为他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明确的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企业的正式组织中,管理者虽然有不同的层级,但作为管理者,他始终是某一层级组织的负责人,他负责指导组织及其成员走向正确的道路。一定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责任。因此,清晰、高度的责任感是驱动管理者忠实履行职责的内在动力。可以说,责任心决定工作绩效。
二是性格耿直。时任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长的堂光敏夫在其《经营之道》中说,权力大而权力小,企业就会衰落;权力大而权力小,企业就会衰落;权力大而权力小,企业就会衰落;权力大而权力小,企业就会衰落。权威在先,权力在后,企业就会兴旺。正直正是一种可以渗透出权威的人格。管理者的诚信首先体现在他们的最高优先级是崇高的长期目标——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真正的财富、产品和服务”。为此,他们宁愿牺牲损害社会和消费者的短期成果。 。其次,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必须言行一致。最忌讳的就是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却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情。第三,诚信还要求经营者热爱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即千方百计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满足其真实需要的优质产品或服务,像爱护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一样维护自己的声誉。眼睛。不得从事以假冒正品、以次充好等欺骗顾客的活动。
此外,诚信的管理者总是善待和理解下属,尊重和信任下属,善于发现和欣赏下属的优点。 “这种管理者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关心别人。当成绩不佳时,他们不会因为认为下属不够努力而惩罚下属,而是会协助下属做事。”解决问题的态度,相信下属一定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三是宽容、大度。 “大人不记小人之过,相夫之腹能载舟”。现代管理者应该从这些格言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并具有宽容的美德。别人不能容忍的事,你要有包容心,不能心胸狭隘。否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称职的管理者。因为即使从消极的一面来说,无论你的领导多么出色、多么有效,总会有人不满意,他们需要发泄不满。因此,从你成为管理者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须做好接受指责甚至侮辱的心理准备。没有不满意就没有进步!如果你对下属不满意,你总会想方设法欺骗他们、报复他们,甚至让公司陷入瘫痪。大家都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绝对是你失败的一天!对于那些大胆探索、创新却遭遇挫折甚至失败的创新者,我们要更加注重宽容,允许错误和失败,给人机会,让错误和暂时的失败不至于让人灰心,而是转化。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以寻求改进的力量。允许错误和失败应该成为公司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美国有一家公司经营电脑周边设备。在其六项经营理念中,明确写道:“我们要求公司员工每天至少犯十个错误。如果你每天不犯十个错误,说明你的工作还不错。不够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