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公众论坛上掀起了一波“抖音假投诉”热潮。 在这些平台上,您可以轻松阅读消费者对抖音平台上的电商企业的投诉。 他们被骗的经历从价值十几元的卫生纸订单到价值数万元的在线教育订单不等。 甚至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情况。 高利贷者。 据消费者反映,抖音平台不仅销售假货,而且不提供订单取消设置,强迫消费者购买。 当消费者收到有缺陷的商品想要寻求退货退款时,却发现商家已经离开,而抖音也拒绝帮助消费者维权,工作人员态度非常恶劣。
针对抖音的投诉中,至少有一半是商家对平台的不满,包括:花钱不做事、开不出发票、提不到钱、恶意封号、流量限制……
践踏用户、伤害商家,抖音为何要毁掉自己的声誉?
说实话,我看不懂,也想不通。
7月25日,一则“抖音网红带货刷单”的新闻悄然登上微博热搜,一度升至热搜第7位。 此次热搜的主要内容是此前《央视财经》曝光的抖音造假、订单诈骗视频。 在这段11分钟的视频中,央视记者通过暗访等方式发现,字节跳动旗下整个子公司的巨型引擎帮助抖音网红伪造数据,并利用假订单、买粉丝等方式将网红包装成商家的陷阱,然后通过虚假好评诱导更多用户“上当受骗”。 从下图“抖音刷屏”的“每一步受益点”可以看出,抖音是每一步虚假诈骗的受益者,但用户和商家却一步步成为受害者。 他们不仅钱被骗了,而且冤屈无处可诉。 一边依靠庞大引擎的黑幕业务向商户收取货款,一边用虚假数据粉饰抖音电商的虚假繁荣,字节跳动踩用户和商户赚钱的行为实在是令人耻辱。
抖音利用自己的渠道和数据资源,侵犯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冒失去商家和用户的风险,通过不择手段赚钱,消耗商家和用户的信任,迟早会陷入恶性商业循环。 中间。 虽然抖音几个月前就表示将大力整改大虾事件,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抖音并无悔改之心,整改也只是表面现象,但其背后仍在不怀好意地运作。 买和卖。
重庆大学互联网与大数据战略研究院院长齐爱民表示,平台缺乏系统的电商机制,无法遏制卖家的假冒销售、欺诈订单。 在开放产品展示、购物车等权限和功能的商业化过程中,抖音一直未能很好地控制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 反而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温床”和“直接通道”。 抖音平台对不法商家的保护和监管不作为,是平台的失败,也是不健康价值观的体现。
面对巨额利润和KPI的诱惑,抖音未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甚至刻意放宽了不法商家的资格。 它屡教不改,为了赚钱公然挑战国家政策和社会底线。 抖音长期沉迷于违规违法行为,长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宁愿损害用户权益,甚至损害平台声誉,也不愿放弃其黑幕业务。 人们不禁好奇,抖音是否准备将其“无底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