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是不是坏了?我明明是付费无限卡,结果看书要我花钱?

2023-12-22
来源:网络整理

“微信阅读是不是坏了?明明有付费无限卡,看书却要花钱?我问其他免费用户,他们说看书不花钱?我是傻子吗?” 不久前,科技博主@某微博发文揭露了微信读书的“大数据杀戮”,也引起了众多用户的深刻共鸣。

“每隔一段时间就送无限卡,组队抽无限卡,每阅读半小时送书币,不出意外的话还会有几个专题分发免费书籍。” ——自2015年推出以来,微信阅读的“免费换流量”策略吸引了大量“流浪者”,累计注册用户达2亿,成为最受欢迎的阅读平台之一。 不过,今年以来,微信读书终于开始全面“关网”,转向综合付费模式。

微信读书与阅文集团的关系一直非常微妙。 双方对于利益分配一直守口如瓶。 阅文对于微信读书的“变相免费”也采取了默契的态度,甚至引发了旗下作家的集体抗议。 在娱乐价值官看来,在起点中文网订阅模式难以调整的情况下,微信阅读或许是腾讯应对免费阅读浪潮的一个“试验场”。

但微信阅读的高端用户基数和“小而美”的本质,使其天花板远低于番茄、七猫等免费阅读平台。 与广告、网赚模式兼容也较困难。 最终未能获得网络读者的青睐。 它在现场造成了太多的麻烦,但却在争夺流量的起点,并且彼此处于战争状态。

在成功吸引了一批高粘性的优质用户后,腾讯肯定不满足于微信阅读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阅读平台,而是会在内容生态中找到更重要的角色。

01 微信读书的“养鱼时代”已经结束

“微信阅读的养鱼时代已经结束,书币消失了,大量的书籍必须付费才能阅读。攒一堆无限卡的用途越来越有限,羊毛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去不复返。” 从去年开始,为了赚钱,微信阅读可以说是一个艰苦的、一步步将“羊毛党员”转化为付费用户的过程。

第一步,将无限卡细分为“免费无限卡”和“付费无限卡”,明确免费嫖娼用户和付费用户的界限。 越来越多的新书和网络连载文章只能通过“付费无限卡”来阅读,通过兑换阅读时间、组队、分享获得的无限卡无法攻破这道“付费墙”。

微信读书会员_微信读书付费会员_微信读书会员价格

这一改变也引起不少用户的不满,他们声称“无限刷卡而不无限阅读,无异于变相欺诈”。 或许微信读书本身也觉得“无限卡”不再是名副其实,所以前不久彻底废除了这个“新工具”,取而代之的是“体验卡”和“付费会员卡”,这也意味着用户正在获得好处。 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015年,当腾讯推出微信读书时,阅文集团一统天下。 谁也没想到,三年后网络文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免费模式颠覆了市场格局。 因此,腾讯选择利用微信社交关系链,通过深度认真的阅读来开拓市场,与阅文、QQ阅读形成差异化协同。

微信阅读凭借其不限卡模式、社交获客激励机制、发布+网络文章全覆盖的内容策略,迅速打开市场。 阅文集团财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微信阅读注册用户数突破2亿。值得一提的是,微信阅读用户质量明显高于网络文本平台。 。 2024年,微信读书团队向外界透露:19-3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60%,本科以上用户占比高达80%,用户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会城市/直辖市占比超过80%。

但专注于严肃阅读,意味着微信阅读的用户粘性远低于网络文本平台。 虽然用户基数庞大,但活跃用户数仍远远落后于掌阅、QQ读书、七猫、番茄等平台。 正是由于微信阅读用户的精英性,其舆情量远大于其市场份额。

微信阅读的熟人社交性质以及隐私和公共设置,意味着人们很难在微信上无负担地阅读无意识的网络文章。 在内容运营和产品设计上,微信阅读也坚守着微信一贯的品质路线,这使其很难完成为微信打造免费阅读路线的使命。

在聚集了一批国内最高端的数字阅读用户,积累了海量的阅读数据和社交关系之后,微信阅读却始终没有找到变现的途径。 尽管外界将其退出中国归咎于微信阅读,但即使其在数字阅读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无论是付费阅读还是阅读器硬件,市场空间最终都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或许需要从腾讯内容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微信阅读的作用。

02 为什么微信阅读和阅读文章有微妙的关系?

微信读书会员_微信读书会员价格_微信读书付费会员

“我提个建议,读书应该收购梵登读书,线上的流量是叠加在梵登建立的优秀内容和线下服务体系上的,情感上的开书/看书/卖书比单纯的阅读更贵。更多粘性将提高用户ARPU值/构建阅读KOL生态/形成阅读课程,形成平台主导读者-读者与教师付费课程的生态闭环。”

雪球上,一位读书投资人热情为微信读书提出“建议”,但评论区不少人提醒他:微信读书不是为了读书。 事实上,投资者一直在抱怨阅文是在为微信阅读做“自愿输血”,甚至质疑:阅文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腾讯的利益还是自身的利益?

阅文集团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自有平台在线阅读收入翻倍,但腾讯平台在线阅读收入下降24%。 投资者认为这是因为腾讯将部分用户分流至免费阅读。 阅文正在利用自身付费订阅积累的优质内容,为腾讯的内容生态做出贡献。 2024年,阅文集团平均月付费用户为870万,同比下降14.7%。 除了免费阅读平台的蚕食之外,来自自身方面的“背刺”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2024年,阅文新词引发众多网络作家的抗议。 允许微信阅读“吸血”也是犯罪之一。 在作家眼中,微信阅读、QQ浏览器等其他阅读渠道早已变得“免费”,而作者几乎没有从这些地方拿到一分钱,起点中文网主站的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免费妓女”。 一位作者自嘲道:“我不在乎版权、IP,每个月只要几块钱的订阅费,但是你们的免费频道一开通,我的订阅费就为零了,我真的很想发电。”爱。”

阅文为何一直默许微信阅读“变相免费”的本质? 这或许来自于腾讯的整体战略考虑。 毕竟起点中文网自身的订阅付费模式根深蒂固,全面转向免费模式势必会伤筋动骨,引发平台“地震”。 我们不妨在微信阅读这个新平台上试水,探索新的方式。 由于微信读书用户有限,因此不会对阅文主网造成重大影响。

然而,微信阅读这个难以拓展的“试验田”,或许无法承担腾讯进攻免费网络文学平台的重任,主导权依然牢牢掌握在微信团队手中。 微信读书不仅没能进入走下沉路线的番茄、七猫的腹地,反而在起点上逐渐“釜底抽薪”。

微信读书会员_微信读书付费会员_微信读书会员价格

今年5月,有用户发现微信付费无限阅读卡添加了提醒:应起点要求,付费无限卡不支持起点在线文本阅读,建议在线文本用户谨慎购买。 这一提醒发人深省,揭示了两个平台由近到远的关系。

6月30日晚,腾讯发布内部文件,宣布程武不再担任腾讯副总裁,转任腾讯控股旗下阅文集团CEO。 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人事变动意味着腾讯与阅文进一步疏远,阅文与微信读书的“分手”可以放在一起解读。

03 收入微乎其微。 微信阅读对腾讯有何价值?

对于微信阅读“免费流量交换”何时关闭,外界猜测颇多。 毕竟腾讯不可能一直做慈善,羊毛终究是从羊身上出来的。 虽然微信读书也尝试过广告模式,比如兑换阅读时间体验卡时需要观看15s广告,但很难像其他平台那样在图书中插入广告,最终还是回到了“老样子”。方式”的内容付费。

我们不妨根据重度用户数来预估微信读书的营收规模。 勋章系统显示,阅读时间超过100天的用户已超过200万。 如果他们都愿意为无障碍阅读付费,那么微信阅读的付费会员数量应该在200万左右。 以169元的价格计算,一年微信付费阅读收入为3.38亿。 扣除70%的发布机构份额后,该平台每年的净利润仅为1亿元,这在腾讯2024年5600亿元的总收入中微不足道。

因此,我们显然不能从收入的角度来评价微信读书对于腾讯的价值。 微信读书App推介页面上,出现了原创小说《梦花录》《警察荣誉》。 事实上,上半年热播影视剧中,出版物改编与网络IP展开竞争,尤其是现实题材。 虽然微信读书并不拥有这些作品的版权,但其积累的阅读大数据可以筛选出最受读者关注的作品,从而为腾讯的影视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未来,我们不排除微信读书会逆流而上,依靠大数据主动获取潜在作品版权的可能性。 它不仅会为腾讯自身服务,还将成为整个影视行业的版权库。

2024年12月,微信将微信阅读的听功能分离出来,推出微信听App。 与QQ音乐相比,微信听书的用户群体与播客、有声读物、广播剧的用户群体更加吻合。 未来有望成为腾讯声音矩阵的排头兵,与阅文IP资源形成深度协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