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一夜之间走红,开发者们争相抓住小程序游戏的机遇,接连推出新作品。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背后,实则隐藏着让开发者大赚特赚的商业秘诀。然而,行业内的专家指出,大多数小游戏的流行速度之快,消失得也迅速,若想实现持续盈利,就必须走精品化的道路。
小程序游戏疯狂抢占市场
高女士在国庆假期选择居家度日时,惊讶地发现她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上涌现了大量小游戏广告,这些广告普遍强调“无需下载,一点即玩”的特点,旨在帮助人们打发闲暇时光。《咸鱼之王》、《叫我大掌柜》、《我是大东家》、《欢乐消消消》等游戏,其中一些曾荣登微信小游戏官方的人气排行榜,并标明“已有超过10万玩家体验”。
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各类小程序游戏的图文、视频推荐接连不断,众多游戏博主纷纷发布详尽的试玩评价。记者观察到,这些博主推荐的游戏操作简便,其中一些甚至显得有些孩子气。“梆、梆、梆……”这样的声音伴随着触控笔在手机屏幕上的连续敲击,便产生了模拟敲击木鱼的悦耳声响,这正是肖女士所钟爱的《电子木鱼》游戏。胡先生对《咸鱼之王》情有独钟,他发现游戏操作简单,无需过多思考,只需轻点屏幕,就能迅速增强战斗力,这种快速提升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愉悦。
年轻人之所以对小程序游戏情有独钟,甚至深陷其中,主要是因为这些游戏能够轻松解压、节奏明快、操作简便。“每天工作已经足够疲惫,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应对那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激烈对抗游戏。”胡先生这样说道,他认为,玩这些小游戏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通过简单的机械操作顺利通关,从而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昨天,记者在微信上搜索相关小程序游戏时,发现众多类似游戏广受欢迎,其中约有两三款标明“超1000人近期使用”。而在抖音上,“电子木鱼”游戏相关话题的视频播放量已突破3663万次。
制作门槛低收益却不少
制作一款小程序游戏并非难事。记者观察到,市面上已有众多商家提供小程序游戏开发服务,其报价范围在8000元至数万元之间。目前市面上存在许多只需少量代码,甚至无需编码即可快速构建应用程序的云开发低代码平台,这些平台显著降低了小程序应用开发的难度。一位行业人士指出。
记者观察到,当前众多小程序游戏均未获得游戏版号,这一情况导致它们无法依赖内购充值来实现盈利,广告收入成了它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在记者对多款热门小程序游戏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游戏在玩法设计上特意加入了众多观看广告的环节,而且游戏界面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侧,都布置了各式各样的广告展示窗口。
观看量带来的收益相当丰厚。据记者调查,符合条件的运营者可以选择将小程序中特定区域分享给广告商进行广告展示,并按月获取广告收益。广告主位根据每千次有效广告曝光量进行结算,平台会收取广告费用并与流量主进行分成,分成比例为每日广告收入流水的50%,且没有上限限制。当前iOS平台的广告曝光成本每千人大概在200元到500元之间,而安卓系统则大约在50元到150元。资深游戏营销专家胡伟进行估算,若iOS系统吸引10万名用户观看广告,其广告投入的流水大概在2万到5万元,这样开发者可以获得的收益大约在1万到2.5万元。
靠流量广告盈利难持续
《2022年微信小游戏白皮书》指出,微信小游戏的开发者人数已突破10万大关,其中月流水达到千万级别的游戏同比增长了50%。在2021年,腾讯广告游戏优选计划中,全年流水超过千万元的休闲游戏产品数量达到了50款以上,而流水超过亿元的游戏产品则有7款之多。
众多游戏开发者在小程序游戏的浪潮中寻求财富,然而,众多一度走红的小程序游戏最终都未能逃脱短暂辉煌的结局,近期备受关注的《羊了个羊》亦如此。根据微信指数的显示,这款游戏的热度指数从9月19日的约3.88亿次锐减至10月6日的约1456.68万次。“休闲类小程序游戏的热度来得迅速,消逝得也迅速,要想实现长期盈利,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胡伟这样评价道。
《羊了个羊》一经走红,各式各样的仿制品便如潮水般涌现。仅记者在微信小程序中就发现了“猪了个猪”“驼了个驼”等众多类似的小游戏。这一现象也揭示了小程序游戏生态尚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多数小程序游戏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王磊,该游戏的产品经理,指出小程序游戏往往能迅速走红,具有显著的入口优势,然而,若要真正吸引并留住玩家,就必须对游戏玩法进行改进,并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游戏内容。同时,整个行业还需借助版权保护等政策手段,来确保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部分专家指出,那些仅凭简单代码吸引眼球、快速赚取利润的短期投机游戏,与我国游戏产业发展的理念相悖。“仅仅依靠激发玩家的跟风心理、攀比心理和虚荣心来赚取短暂收益并非长久之计,若想实现持续的盈利能力,还是应当增加研发投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雕细琢游戏,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