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基于移动终端的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消费金融不断发展的驱动力。 不过,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银行卡支付和移动支付都将逐渐被取代。”同时,王鹏博指出:“生物技术的进步将逐渐引入支付领域,指纹支付也将被逐步取代。”支付、刷脸支付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本报记者 杨妮娃 报道
近日,央行公布了2018年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金融界的全面开花,移动支付业务也一马当先,迎来大幅增长。
然而,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信用卡发卡数量并没有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增长。 根据本次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均信用卡持有量为5张。
为什么移动支付业务持续增长,而国内人均持卡人数量却只增不减?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银行卡业务和移动支付将如何发展? 是“联手”还是“各为王”?
移动支付不断发展
近日,央行发布2018年一季度支付行业统计数据。全国支付系统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支付业务量稳步上升。
一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55.85亿笔,金额930.6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0%和0.21%。
银行卡发卡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一季度末,全国银行卡使用量70.13亿张,环比增长4.79%。 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5.04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4张。 联网POS机3219.28万台,全国每万人拥有POS机231.59台,环比增长2.67%。
移动支付业务量增速最为明显。
一季度,移动支付交易笔数109.63亿笔,金额70.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4%和16.76%。
此外,网上支付业务和电话支付业务数量虽有所增加,但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49%和10.34%。
对此,大连农商行一位高级经理在接受中国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支付业务和电话支付业务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当前居民消费支付方式发生变化。习惯。 影响了。 虽然在线支付已成为趋势,但移动应用的普及也对传统在线支付产生了影响。
事实上,移动支付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渐进的增长趋势。 央行网站发布的2017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 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交易1525.8亿笔,金额2419.20万亿元。 其中,网络支付交易笔数485.78亿笔,金额2075.09万亿元。 交易笔数同比增长5.20%,金额同比下降0.47%。 移动支付交易笔数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
对此,上述高管表示,“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到银行卡、信用卡刷卡支付,再到现在的移动支付,人们的消费支付习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在互联网支付的推动下,巨头们 在移动支付的影响下,银行的传统银行卡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银行卡发卡量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增长,全国人均持卡人数量突破5张,达到5.04张。 面对激烈的移动支付业务,银行卡保有量不降反增。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易观金融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银行卡持卡人的增加主要是指信用卡数量的持续增加。
“移动支付和银行卡并不矛盾,两者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消费金融的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两种支付方式的持续增长”王鹏博说道。
同时,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些数据反映出金融深化,居民享受金融服务多元化大幅增加。 “这五张银行卡可能来自不同的银行,所以是市场化的竞争。银行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提供的产品的差异化也逐渐开始显现。金融机构争夺客户,客户选择“同时,这也是双方的选择。因此,这也反映出现在金融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更重要的是,王鹏博认为,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将形成互补关系。 “小额领域移动支付比较方便,但大额消费就需要使用银行卡。 在企业领域,银行卡还是有其优势的。 另外,银行卡本身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尤其是信用卡。 ,除了消费功能之外,还会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是移动支付很难满足的。”
生物识别支付或成新趋势
事实上,移动支付与银行卡的“爱恨交加”似乎从未停止过。
截至2017年底,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27亿,较2016年底增加5783万,年增长率12.3%,使用率达70%。 但对于银行来说,受多方面影响,不少银行支付结算相关业务的收入正在下降。
自早期支付宝和微信红包的红包大战以来,广泛的用户基础已经完全建立起来。 受政策层面和用户习惯等因素影响,移动支付几乎占领了小额支付市场。
此后,“银连连”迅速将目光拓展到小额支付领域。 其首先推出二维码场景支付,并于今年5月推出小额免签免密码业务,旨在争夺小额支付市场。
在王蓬博看来,所谓移动支付与银行卡支付的“战争”,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两者都是基于消费金融发展的不同支付媒介。
“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基于移动终端的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消费金融不断发展的驱动力。 不过,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或许银行卡支付和移动支付会逐渐取代它。”王鹏博表示。
同时,王鹏博指出:“生物技术的进步将逐步引入支付领域,指纹支付、面部识别支付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支付宝在肯德基KPRO餐厅推出刷脸支付,成为全球首个试点实施刷脸支付。
对此,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的一些研究专家表示,支付行为与用户资金直接相关,这对支付环境的安全性、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响应时间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互联网企业在市场的探索来看,“刷脸支付”商用的实际落地和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将接受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