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缴纳几万元的加盟费,成为区域代理商,然后向商户推广人脸识别支付设备,坐在家里一年就能赚上百万? 广州某科技公司来河南召开招商会。 如此“高回报”,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报名付费。 但合同签订后,“经纪人”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对方的套路。 因为按照合同里的约定,我不可能获得对方在会议上宣扬的高额收入。
更让他们愤怒的是,官方微信和官方支付宝都没有所谓的刷脸支付代理商或加盟店,也不会收取任何加盟费或代理费; 而且,刷脸支付的机器是任何人都可以自己购买的,而且价格便宜很多。 这些缴纳了高额加盟费的代理商如今在维权方面陷入了两难境地。
张先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花了新台币5.9万元加入了刷脸支付服务,做了一名年薪百万的工人。
张先生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在新乡市工作。 今年1月12日,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自称是微信支付服务商,通过微信刷脸支付向其推荐投资机会,并邀请其参加投资会。
张先生听说过刷脸支付,觉得很有前景,就去了会场。 会场的与会者都是受邀的新乡当地人。 主办方为广州潮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潮牌公司)。 几位“老师”上台宣讲刷脸支付、特许经营的前景。 最后奖励丰厚。
“他们表示,只要作为公司区域代理商加盟,向商场、餐厅、超市等商户推广刷脸支付机,就可以获得交易额0.16%的固定收益。” 张先生在会场说,网上有一位“老师”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能推广两个商家,一年就可以推广720个商家。 如果每个商户每天的营业额是3000元,那么一年就是108万。 720家商户年营业额超过7亿。 这样一来,一个代理商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超过100万元。
张先生表示,他对“老师”的话有点动心。 会后,四五个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围住了他,不断给他洗脑,说“抓住机会,不然错过了就没有了”之类的话。 张先生当场支付了人民币,并签订了合同,成为新乡市代理。
回家后我后悔不已:年入百万就像“画饼”,我怀疑自己被骗了。
回到家冷静下来后,张先生仔细查看了合同,发现了一个让他后悔的问题。
张先生称,根据合同,他缴纳加盟费后,潮牌公司赠送给他4台刷脸支付机。 只有当他将四台机器全部促销完毕,并且14天内每台机器的付款次数达到80次后,潮牌公司才会再给他四台机器继续促销。 也就是说,他一个月最多只能推广8个频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将无法实现“老师”给的年收入一百万。
随后,张先生在网上搜索发现,微信官方和支付宝官方都没有授权所谓的刷脸支付代理商,而这些刷脸支付机也可以在网上随意购买和使用,价格从几美元不等。 从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
张先生后悔了,但钱已经给了对方,合同也签了。 张先生的退款请求未获受理。 经过多次沟通,对方同意将他降级为区县代理,然后退还他3万元。 张先生接受了这个条件,认为自己可以收回一些,但他仍然希望收回所有的加盟费。
记者网上查询:相关投诉充斥网络,涉及全国数十家企业
张先生向记者提供了潮牌公司一位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记者1月20日拨打了该号码,接听电话的人自称是该负责人的下属,并称该负责人正在开会。 记者表达采访意向后,对方先是表示会向负责人反馈,随后又改口拒绝接受采访。 此后,记者多次拨打该号码,但无人接听。 他还发了采访短信,但没有收到回复。
天眼查显示客多天下网,广州超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网站上都有针对潮牌公司“刷脸支付专营权”的投诉,内容与张先生的遭遇相同。
更引人注目的是,2019年以来,有关“刷脸支付专营权”涉嫌欺诈的投诉不断在网络上浮现。 投诉人分布在全国多地,被投诉的企业有数十家,也遍布全国各地。 。 奇怪的是,尽管涉及的地区不同、企业不同,但几乎所有投诉人的经历都是一样的。
张先生表示,事发后,他给新乡当地警方报了电话,但警方认为此事是合同纠纷,并未受理。 他咨询了律师,律师告诉他,如果走法律途径,只能去潮牌公司注册地广州起诉。 这么远的距离,来回的费用会非常高。
支付宝微信已宣布:人脸识别支付不独家代理,不收取代理费。
那么,支付宝和微信对于这些以支付宝和微信授权服务商的名义动员人们重金加盟的行为是什么态度呢?
1月25日,记者致电支付宝、微信客服人员,均被告知:刷脸支付业务没有独家代理,也不收取代理费。 每个人都可以申请成为支付宝或微信的直接服务商。
支付宝客服人员表示,针对类似事件,该公司曾于2019年发布公告,提醒大家关注打着“刷脸支付加盟”旗号收取高额加盟费的企业。 其中大多数涉及虚假宣传和过度承诺。 筛选。
该客服人员还表示,如果商户想要使用刷脸支付设备,可以通过支付宝官网自行购买,连接支付宝系统后直接使用。 无需从“二手商”加入,这会引起不适。 必要的纠纷。
请擦亮眼睛:有人通过刷脸支付邀请你加入吗?警惕这三招
根据多位投诉人的讲述,有网友总结出了“刷脸支付加入”的常见套路。 如果您接到过类似的邀请电话,请务必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策略一:假装很正式
这些企业在发出邀请时,往往自称是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工作人员,打着支付宝或微信的旗号,以招募代理商的名义邀请商户参加所谓的“招商会”。
战术二:高回报诱饵
在招商会上,这些企业会以“轻松年赚百万”、“成为区域代理商,享受专享面子奖金”、“享受官方政策补贴”等高额奖励诱导商家参与。 在会场里,一旦商人表现出兴趣,他就会被多名工作人员包围,对他进行洗脑。 商人很难独立思考、冷静判断。
套路三:无论是否收取高额加盟费,这些公司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商家付费成为代理商。 很多人付款、签订合同后才发现对方与支付宝或微信没有任何联系。 至于“年薪百万”的承诺,根本不会体现在合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