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崛起,移动支付一夜之间从科技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无论是在“711”便利店购物,还是在“成都小吃”购买酸辣粉,甚至是到街边的煎饼水果摊买煎饼,都可以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支付。
多年来困扰移动支付发展的支付场景少、商户普遍不支持等问题,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得到了解决。 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移动支付平台外,新崛起的腾讯QQ钱包也扎实推进,发展迅速,成为继两者之后的第三大移动支付平台。 QQ钱包和微信支付均属于腾讯公司。 支付宝能否抵御“两兄弟”双方的夹击? QQ钱包会成为决定移动支付大战胜负的最后砝码吗?
腾讯QQ钱包攻城略地成第三大移动支付平台
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成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其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中国银联报告显示,完成移动支付的受访者数量逐年大幅增长: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45%、61%和82%。 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
其中,互联网企业尤其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主导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 在艾瑞咨询今年Q1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数据调查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等)分别以51.8%和38.3%的交易规模份额占据前两位。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社交属性和年轻化的品牌路线,社交属性最成熟、在年轻用户市场扎根最深的QQ钱包或将成为决定移动支付平衡胜负的最终砝码。腾讯和阿里巴巴。 代码。
与引起广泛关注的支付宝和微信的高调PK相比,腾讯QQ钱包近年来不断攻城略地,逐步推进,颇为务实。 QQ钱包已与各大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合作,在北京、武汉等地推出NFC一键充值功能。 QQ钱包注重连接器的作用,其触角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更便捷地生活提供解决方案。
近段时间,QQ钱包移动支付的战略布局日渐清晰:牢牢抓住年轻用户最常接触的社交场景,深入QQ钱包的支付功能,完成从社交到支付的转型,加速布局移动支付O2O。 围绕购物、出行等生活场景,QQ钱包在合作伙伴数量和商业模式上不断拓展,覆盖百货、商超、便利店、日化、餐饮等多个行业,触角不断延伸。已延伸至华南地区。 、西南等多个省份和地区,与万宁、屈臣氏、7-11、全家、喜食多、友宝等全国连锁品牌达成合作,覆盖门店超过10万家。
据腾讯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77亿,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达到6.58亿。 QQ钱包拥有海量的用户基础,依托“社交和大数据”两大核心能力,将服务全面渗透到年轻用户的各种社交场景,为商户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QQ钱包打造的移动支付闭环生态正逐渐蓄势待发,并以开放的态度向更多品牌敞开大门。
我们是同一个部门,微信支付+QQ钱包>支付宝
有评论指出,目前腾讯QQ钱包、微信支付、支付宝一分为二,形成移动支付市场三分的局面。 然而,名义上是“三分天下”,实则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之间的较量。
阿里巴巴和腾讯对于移动支付的推广策略和路径截然不同。 基于腾讯的社交属性,微信支付、QQ钱包利用社交推动“支付”; 阿里巴巴利用支付来“攻击”社交网络。 以春节红包为例。 2016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QQ钱包”的两轮驱动成为腾讯在红包大战中的砝码。 QQ钱包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夕夜QQ红包收发总数达到42亿个,远超2015年除夕夜的6.37亿个和2016年元旦的5.62亿个。环比增幅高达560%,创造QQ红包收发总数纪录。 随着新纪录加上微信红包的加入,除夕夜腾讯移动支付笔数达到25亿。
兄弟打虎,QQ钱包和微信支付联手对抗支付宝,形成“1+1>1”的局面。 关键在于微信和QQ,尤其是QQ的用户基础、社交属性、便捷性以及丰富的入口资源。 QQ钱包负责人曾表示:“与阿里巴巴依托电商场景发展支付业务不同,腾讯依托其最大的社交场景,依托微信和手机QQ这两个移动社交场景进行支付因此,财付通选择在腾讯内部开放支付能力,与微信、手Q平台紧密结合,先后推出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两大移动支付产品,用户无需重新下载APP,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同出一门,微信支付+QQ钱包有意围剿支付宝。 从春节红包大战开始,战火不仅从前端烧到后端(如征信、风控、金融产品等SAAS级服务,还包括金融云计算等基础服务)能力建设。),而且也从国内烧到国外。
随着跨境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支付巨头纷纷在海外市场展开角逐。 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激战如火如荼的同时,QQ钱包实时加入海外移动支付大战,为消费者上演精彩的移动支付“三国杀”。 在日本,QQ钱包已正式为各线下商户推出支付介绍,并配合各类优惠活动,让中国消费者即使身在海外也能享受到QQ钱包移动支付的便捷、实惠和温暖。
在移动支付战场上,谁胜谁负,目前尚不明朗。 但可以肯定的是,腾讯QQ钱包推动了移动支付市场的三分格局,给了用户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互制约,各公司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带来了更便捷的收益。 腾讯和阿里巴巴虽然互斗,但各有优势。 但以用户为中心才是移动支付市场永远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