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国际支付系统仍然存在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和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以及战略、政策和审查部主管锡兰·帕萨巴西奥格鲁近日联合发表文章,建议“各国共同开发一个全球公共数字平台——一个规则明确的新型支付基础设施——让每个人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速度安全。 它还可以连接各种形式的货币,包括央行数字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指出,目前国际汇款支付的平均成本为6.3%,这意味着中介机构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拿走本应高达450亿美元的资金。 利用金融科技帮助全球弱势群体,推动跨境支付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全球支付体系效率,促进全球包容性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新华社发(沉婷 摄)
从全球支付体系演进来看,发达经济体金融化发展走在前列,较早建立社会信用和支付体系。 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开发和建设国内支付系统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 它已发展成为国际支付体系,对世界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全球重要支付系统大多属于发达经济体,且位于国际金融中心。 例如,纽约清算所协会拥有的美元银行间支付系统()、欧洲中央银行拥有的欧元支付系统()、英国清算组织拥有的英镑支付系统()。 上述重要的国际支付系统分别位于纽约、法兰克福和伦敦。 。 2015年,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上线,成为全球重要的支付系统之一。 可见,世界主要央行基本都开发了自己的货币跨境支付系统,以便利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算、清算和支付。 然而,在全球支付电文体系中,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全球银行间金融电讯网络系统()。 1973年5月,由美国、欧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家银行联合成立,总部设在欧洲比利时。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即时通讯服务于1977年推出,取代了当时广泛使用的电传技术,为银行间信息传输提供了高效、可靠、低成本的电信通道,但它并不包括结算和清算功能。 而是通过提供标准化的统一报文信息格式来提供结算清算所需的通信服务。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消息平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多家银行、证券机构等用户,支持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交易实时支付世界。
以欧盟为首,但由于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和强大的金融实力,需要纽约美元支付系统()的支持,而美元交易信息的报告不能独立于美国而存在约克清算所银行间支付系统 ()。 因此,美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可以视为欧美共同掌控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由逐渐接管了美国的领导权。 美国依靠这一力量,先后将多个经济体踢出局,将这些经济体孤立于全球金融支付体系之外,严重影响了保障这些经济体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权益。 已成为美欧打压其他国家的重要金融工具。 这种行为背离了保持中立的初衷,导致其可信度下降。
只有会员系统才能与平台对接,通过银行账户接收跨境交易结算和清算报文信息并进行处理。 用户需要在银行开户,境外银行需要在境内代理行和境外清算行开户。 跨境结算清算信息不能覆盖非会员和无银行账户的跨境贸易商。 同时,成员机构在处理跨境交易信息时无法实现实时支付,现有国际支付系统仍存在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
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等呼吁各国共同开发一个全球公共数字平台,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捷的方式进行各国之间的交易结算和清算,具有现实意义。 这样一个全球数字平台的开发和建设顺应了数字技术革命和数字货币兴起发展的趋势。 但作为一个可以连接包括央行数字货币在内的各种货币的平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第一,如何最大化全球公共数字平台的参与者数量。 全球数字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是全球支付体系的制度供给。 这种机构供给有多少需求? 目前全球重要的国际货币供应商是否有兴趣参与,决定了平台存在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 技术不能取代信用。 重要的国际货币使用哪个平台将决定该平台的国际价值。
其次,如何确定平台的治理结构。 全球公共数字平台必须确保平台中立,不能成为世界主要国际货币制裁他人的工具。 只有设计保证平台中立的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平台中立,为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如何协调现有的国际支付体系。 数字货币无需绑定相关银行账户。 数字货币将改变基于分布在全球、各时区的代理银行和清算所的跨境国际支付格局,打破现有的国际支付利息格局。 全球公共数字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动摇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支付体系,全球支付体系重建遇到的阻力将是巨大的。
最后,如何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和隐私。 全球公共数字平台与现有国际结算清算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支付不需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 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相关银行账户,只需通过数字钱包即可。 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规则仍在探索中,更谈不上全球统一规则; 各国对各种形式的数字货币(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的态度也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公共数字平台要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和隐私并不容易。
共同建设全球公共数字平台,是应用现代数字技术构建公平、公正、安全的全球支付体系的美好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或许将成为未来全球支付体系改革的努力方向。 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利益格局和数字货币尚处于发展初期的背景下,这样的呼吁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 打破现有国际货币支付体系的利率格局,需要世界大多数经济体认识到现有国际支付体系的弊端,对建立全球共同数字平台有明确的愿望,并集体逐步改变僵化的习惯。依托现有的支付系统。 全球公共数字平台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现有国际支付体系仍存在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全球支付体系未来变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