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第三方支付迎来变革
近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布。 支付宝、财付通等占据市场份额主导地位的企业,难免“偷偷享受”,准备按照规定领取牌照; 而市场普遍占比低于0.7%的300家小企业,必然会陷入被“退出”的不祥境地。 分析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市场作为电商的“货币通道”和“诚信基石”,正面临洗牌。
付钱给“大佬”来迎接机会
弱势小企业难免唱悲歌
《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于2011年9月1日前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其中,关键的规定无疑像是一个巨额资金构成的高门槛:申请人若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拟从事支付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收货币资本。
不过,“门槛”的高低,取决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否“腿够长”。 “这些看似庞大的数字,对于目前市场上的第三方支付‘大佬’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全国排名前十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注册资本应该都在1亿元以上。但对于许多小型支付平台来说,这要困难得多。”
业内人士表示,更令小型支付公司沮丧的是,管理规则要求申请人的主要投资者必须连续两年以上盈利。 “这对大多数小公司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尽管央行表示牌照无限制,但80%以上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最终将失去申请牌照的资格。”
据悉,目前全国已有30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向央行报告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约有130家。 这也意味着,《办法》出台后,至少有10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将被淘汰。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互联网支付市场前两名,市场份额分别为58.8%和24.8%。 快钱、欢讯支付、易宝、资易、网银、云网支付位列第二梯队,份额不足10%,而其余近300家小型支付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仅为0.7%。 一位业内人士预测,“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影响下,这0.7%的市场份额将不再保留”。 300家小企业“极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集体被淘汰。
业界抱有乐观愿景
洗牌有利于细分行业发展
300家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可能出现的“集体哀叹”,并不会减缓《办法》的实施。 一年之内,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将变得清晰。 由于被淘汰的企业主要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企业,业内人士普遍对未来整个支付市场环境持乐观看法。 快钱CEO关国光表示,《办法》的出台将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规范和长远发展。 赋予支付机构合法地位,促进第三方支付企业“阳光”。 同时他还表示,《办法》出台后,国内支付企业分类将进一步加速,使国内支付行业进入品牌细分期。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支付行业主要有两类公司。 一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支付公司。 他们专注于在线支付,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快速做大做强。 另一类是以快钱、汇付天下为首的金融支付公司,专注于行业需求,开发行业应用。 “在《办法》监管下,支付行业的市场细分将更加明显。”
此外,关国光认为,管理措施的出台,将把支付企业彻底置于国家政策、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使支付企业的业务更加透明,监管更加有效,增强公众和媒体对支付企业的了解。支付公司。 化解他们对支付企业的误解,防范黄赌毒等行为给支付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压力,让支付企业像银行一样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得到消费者的理解。 同时,客观上也鼓励支付企业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避免涉黄赌毒,更好地服务商户和消费者。
频繁采取行动获取车牌
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始“装扮”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办法》的出台对于支付宝、财付通等十几家走在行业前列的大企业来说“是一次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牌照“唾手可得” ”对于他们来说。
分析人士指出,《办法》规定“申请人主要投资者须连续两年以上盈利”、“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投资者的资质和投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支付机构实缴货币资本占客户准备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等。 ,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新要求”,即使行业“大佬”也不例外。
为此,记者了解到,《办法》一经推出,第三方支付企业就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反馈和支持。 支付宝首席执行官彭蕾表示,“支付宝一直与央行保持定期报告和沟通制度。” 快钱CEO管国光也透露,“我们与央行有良好的沟通”。
据悉,支付宝、财付通已开始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弱化外资背景。 据悉,支付宝正试图回购雅虎中国持有的阿里巴巴39%股权,以便该公司消除国家严格限制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影响,争取顺利获得支付牌照。 2008年,快钱已在申请备案材料、企业自查、软硬件设施、运营能力测试等方面做好了准备。 随着《办法》的颁布,快钱正在实施企业自查工作。
从《办法》出台到领取牌照短短一年时间,谁将获得第一批《支付业务许可证》,最终将有多少家企业被淘汰? 这些问题将继续引起业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