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激励和留住人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

2024-03-27
来源:网络整理

培养和留住人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 股权激励的实施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容易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于IPO企业。 一般来说,股权激励分为两大类,即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将限制性股票定义为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转让及其他权利受到限制的公司股票。 又分为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在预定条件下购买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权利。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股权激励是激励对象为换取其对公司的贡献而给予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实际支付成本之间的差额。

以上市公司为例,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产生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发展,但不应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 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核心业务人员的外籍员工可以成为激励对象。 部分IPO公司的激励对象包括监事。 主要原因大致为:该人在成为监事之前就成为激励对象,以员工而非监事的身份参与股权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一般会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公司指标和个人指标。 公司层面常见的包括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股价等反映公司基本面的指标。 个人指标 主要包括工龄、个人贡献等。

股权激励实质上形成了对职工的负债,需要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即股份支付的确认。

1、什么是股份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将股份支付定义为企业为获取职工及其他方的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别第5号》列出了需要确认的常见股份支付类型:发行人向员工(含持股平台)、顾问、客户、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发新股。 以及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向员工(含持股平台)、客户、供应商等利害关系人转让股份,即持股对象的买卖交易价格不公平的,股份基于付款需要确认。

2.什么是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反映资产内在价值的价格。 确定股票的公允价值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投资期限、业绩依据及变化预期、市场环境变化;

2、行业特征、同行业并购重组的市盈率、市净率水平;

(三)股份支付实施或发生当年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

4、熟悉情况并按照公平原则自愿交易的各方近期达成的股份收购价格或股权转让价格,如外部投资者近期合理的收购价格,但避免使用难以证明公平性的外部投资者;

5、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但避免使用有争议的估值技术或明显不公平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如在明显增长预期下按成本法评估的净资产或账面净资产。 。 判断价格是否公允,应考虑其是否与一定的交易价格一致,是否在股权公允价值的合理范围内。

一般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激励效果,在制定激励计划时会设定等待期。

3. 等待期如何确定?

大多数公司会在股权激励计划中明确剩余服务期,但也有未明确约定等待期的情况,而是以服务合同、回购期限、回购价格等形式设定隐性等待期企业应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及相关决议、股权协议、服务合同、发行人回购权期限、回购价格等相关等待期协议及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相关协议是否实际构成隐含可行协议。执行。 权利条件,即员工是否必须完成一定期限的服务或完成相关业绩,才能真正获得股权激励对应的经济利益。

(一)回购确认具体期限

发行人在员工离职时对相关股份享有特定期限的回购权,例如固定期限届满前、公司上市前或上市后一定期限内等。如果没有证据支持在认为相关回购价格公允的情况下,回购权的期限一般应视为等待期。

(2)回购权无特定期限且回购价格不公允

发行人回购权无特定期限或约定发行人有权随时回购员工离职时的股权,且回购价格与公允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员工在持有期间仅享有分红权和回购权。 回购价格为原投资额或原投资额加定期利息等。发行人应当根据回购价格等分析职工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确定职工薪酬标准或股权比例。基于的付款标准应适用于此事。

特别关注回购价格影响。 回购价格公允,回购仅属于股权归属安排,员工于授予日已获得相关福利。 原则上没有等待期,股份支付费用无需分摊。 如果回购价格不公平或未明确约定,则意味着员工无法确定在授予日获得相关福利,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才能获得相关福利。 应考虑是否构成等待期。

4、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监管规定,如果股份立即授予或转让,且无明确约定等待期等限制的,股份支付费用原则上一次性计入当期并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作为偶发事件。 对于规定等待期的股份支付,应当在等待期内按照适当的方法摊销股份支付费用,计入经常性损益。

(1) 权利授予后即可立即行使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并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二)等待行权期满

等待期内完成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换取职工服务后方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时期。 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与之前估计存在差异的,应当进行调整,调整至可行权日的实际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

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资本或股权的金额,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权。

以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为例,不同期间的会计处理如下:

1. 授予日期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_处理会计_处理照片的软件会计

企业根据收到的认购款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同时根据发行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和相应的回购价格确认因回购义务而承担的负债金额。

借方:银行存款

信用:股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入:库存股

贷:其他应付款

2. 等待期

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和授予日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权益权益工具。 产品。

借款: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储备 - 其他资本储备

3. 行权日期

(1)不满足行权条件需要回购:

回购义务对应的负债冲减应付回购金额,回购的限制性股票同时注销。 回购价格与股票面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其他应付款

贷款方式:银行存款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

(2)满足行权条件时无需回购:

负债和库存股相应金额相互抵销,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

(3)股份支付条件的修改

1. 取消或结算

授予的权益工具取消或结算(因不满足可行权条件而取消的除外)视为加速可行权,并立即确认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 注销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金额作为股权回购处理,回购金额高于回购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等待期内,已参与激励计划的员工认为激励计划约定的行权价格较高,向公司声明不再参与该计划,并与公司签署退出协议收回前期预付的行权资金。 自愿退出股权激励计划并非未满足可行权条件,而是股权激励计划的取消。 因此,公司应将其视为加速行权,在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 公共场所。

2.修改行权条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