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通报,今年4月21日至5月初,当地4名受害人反映,他们在排队缴费时,被人用手机从后面扫描。超市里的微信二维码。 被盗密码的金额从500元到900元不等。
来源:北京头条
微信对此事件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如果用户不幸遭遇资金被盗,微信支付将对被盗金额进行全额赔偿。 虽然这一回应得到了好评,但这并不是微信近段时间第一次因支付安全问题登上热搜。 前段时间发生的微信安全支付助手诈骗事件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据悉,5月22日,广州市顺德区公安分局北滘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自己被一个名为“安全支付助手”的微信公众号诈骗799元。 纵观整个事件,原来诈骗用户的并不是微信安全支付助手公众号,而是骗子将自己的姓名和头像替换为微信安全支付助手公众号,诱导用户点击链接。用于身份验证。 ,从而骗取钱财。
来源: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
从截图来看,如果用户在阅读消息时不够细心,可能会被伪装成“安全支付助手”的骗子所欺骗。
这边微信支付频频传出负面消息,支付宝立即行动起来,升级“你敢付我就敢赔”用户保障计划,并推出AI“二次赔”服务。 有内测用户表示,挂断客服电话后,补偿立即到账。
来源:开车回家
面对支付宝的“追捧”,微信支付肯定“压力很大”!
如何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
两大巨头的一系列操作背后隐藏的是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支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如何让用户安心付费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免密码支付很容易被骗子利用。 支付码不仅被商家扫描,也被投机分子扫描。 在一个自认为可信的链接中输入支付密码后,却发现账户里的钱莫名其妙地被花掉了。 好吧……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但风险无处不在。
事实上,不少移动支付案件的发生与用户的疏忽、缺乏警惕性有关。 因此,提高安全意识是每个用户应该做的。 对于企业来说,也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不断推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各种智能支付方式的同时,在盗窃、电子诈骗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频发的背景下,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准备。 随着目前的作案手法越来越先进,二维码支付的很多安全点随时可能被攻破。 因此,企业应提前针对这种可能性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移动支付能够在多种应用中使用。 被用户现场广泛使用。
毕竟,仅仅在事件发生后“补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一开始就试图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或许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