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究竟是什么味?它又怎样影响生活和审美?

2024-04-01
来源:网络整理

公交车司机将写有“当地情话”的纸条折成“小爱心”送给乘客

剧情夸张的土色视频、酸到不行的土色爱情故事、洗脑节奏的土色歌曲……近年来,“土味”席卷网络,成为新潮流。 小城镇的年轻人在当地文化中表达自己,城市观众在当地作品中寻求新奇、缓解压力。 “乡土味”似乎已经成为文化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到底什么是“土味”? 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审美?

“地球”已成趋势

动感的音乐响起,几位“社会长辈”在镜头前摇头晃脑。 视频中夸张的舞蹈让萧晨笑了。 十几秒的视频很快播放完毕,萧晨又点开了另一段。 一位农村大妈拿着菜刀,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咒骂一只飞进猪圈的鸡。 鸡飞进猪圈的场景再次令人震惊。 萧尘爽朗地笑了起来。

公司员工小陈每天都很忙碌。 下班后,他浏览一些土味的视频,这让他感觉格外轻松。 “虽然表演夸张,笑料陈词滥调,但有一种直接、不做作的味道。”

近年来,以土色视频为代表的土色文化在网络上流行。 它以“土”命名,体现出一种乡土气息。 这类视频的背景多为山区、村庄、小镇。 虽然道具简单,剧情夸张,但短小有趣,贴近生活,因此深受网友喜爱。 不少网友评论“越看越上瘾”。

本地视频类型多样,涵盖日常生活、剧情表演、手工制作、感官刺激等内容。 “社交摇滚”是第一个流行的朴实内容。 节奏感强的音乐搭配简单随意的动作,吸引了很多人纷纷效仿。 随后,由于一些“社交抖音”主播的粗俗言行,“社交抖音”视频被网络平台清理净化。

展现乡村生活的农业视频也是当地视频的热门类型。 谈恋爱杀竹鼠、用原生态食材做饭、抓泥鳅割猪草……视频展现了乡村有趣又真实的一面,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也有一些土气视频,是滑稽或荒唐的小品。 短剧多为自导自演,情节冲突强烈。 有小人物逆袭、反抗不平等的“爽剧情”,也有子女不孝、婚姻背叛等家庭伦理内容。 许多小品的内容陈词滥调、粗俗不堪,有的甚至为了博眼球而含有不健康的内容。

除了视频,乡土气息也渗透到其他文化领域。 本土情话、本土表情包、本土情歌等都从网络流行到了现实。

小学语文老师陈可发现班里的孩子们说话越来越成熟。 “诸如‘别抱怨,拥抱我!’之类的粗俗情话。” ‘我的缺点就是对你不利’,你一开口就出来了。” 陈克说,小学生把本土情话视为融入成人社会的一种方式,纷纷模仿。 。

土文化越来越流行,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关注,一些严肃的事情已经开始利用土文化来创造模因。 2020年,一批高校推出了朴实无华的招生广告,打出“哪所大学本科技术最好?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不太多查课,很重视”等推销式口号。 “学习作风,善待醒醒的专业人士”等,未经修改的图片和字幕,与以往高校招生广告的风格一改。 乡村气息与大学的象牙塔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注目。

“土味”里有自由的灵魂

抖音成人短视频软件_抖音成人短视频软件_抖音成人短视频软件

乡土风味文化是一种源于互联网的亚文化,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村网民的增加而不断发展。

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9.4亿,其中农村网民2.85亿,占网民总数的30.4%。 农村网民规模激增,对网络生活提出新要求。 他们希望记录自己的生活,传达自己的兴趣和审美,因此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本土文化。

网络视频应用的普及不仅满足了视频消费者的需求,也让部分视频消费者转变为视频生产者,参与视频制作。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和一两个短视频制作软件,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制作简单的视频。 视频制作的难度降低了,网友强烈的表现需求,让田园风光、农活、身边的趣事、搞笑的表演等以前被专业视频制作容易忽略的题材被记录下来,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网上受到很多关注。

不少网友表示:土视频确实土,但是看着真爽。 土文化的核心是视频主角无拘无束的灵魂。

抖音上发布的朴实视频

“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闲暇时就想看视频、讲搞笑的笑话来缓解压力。” 面对生活的压力,大众容易对高雅文化产生审美疲劳,对平常事物变得麻木,转而在远离日常生活、不合逻辑却又轻松的文化产品中寻求放松和暂时的精神休息。 - 热心又有趣。

许多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网友对春耕秋收、狩猎采集、手工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感到好奇和向往。 不同地方不同的方言、食物以及节日民俗也让他们感到新鲜。 网友“穗芬”表示:“我无法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在视频中看到他们抓泥鳅、挖笋,我很高兴。”

可以“朴素”,但不能“庸俗”

在发展过程中,乡土风味文化也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有些乡土气息的作品贴近生活,是个性解放的产物。 也有一些乡土气息的作品没有把握好解放个性的底线,出现内容低俗、观念不正确的现象。

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恶意歪曲“乡土气息”,呈现乡村文化糟粕。 一些地方短剧为了制造情节冲突,塑造拜金女、恶婆婆、不孝媳妇等形象,传递不正确的价值观。 一些短视频中存在社会大兄弟情、农村封建迷信、随意猎食野生动物、暴饮暴食等低俗甚至违法内容。

随着乡土风味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资本开始介入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网友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加工的,不再是真实的村庄、真实的生活。 “有些视频我看了很生气,现在的农村怎么这么脏、这么不文明?” 一位住在农村的网络主播说道。 有些人为了效果寻找地方拍摄,甚至刻意改变环境。 完全脏了。

乡土风味文化是小城镇年轻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给大众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 但“自我表达”并不等于“自我释放”,“流行”并不意味着“庸俗”。 乡土风味文化要健康发展,创作者要坚守底线,不媚俗,不触碰法律和道德红线; 有关部门和网络平台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不良乡味文化野蛮生长的监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