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卡拉支付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 预测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亿元至4亿元,同比下降73.29%至63.0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2.24亿元至3.24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下降75.51%-64.58%。 此外,金融虎网注意到,今年1月7日,拉卡拉支付法人由陈烈变更为现任总经理王国强,完成了一次“换帅”。
事实上,早在2021年4月,时任总经理陈烈就在拉卡拉投资者大会上自信地宣布了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到2023年,建立支付、科技、新零售等多维度网络服务商户的系统是支付规模业内最好的、跨境业务第一梯队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平台最好的之一、全国前三的新零售平台之一。行业。 然而一年后,还没等陈烈实现自己所描绘的美好蓝图,他就亲眼目睹了拉卡拉业绩的崩溃。
拉卡拉无实际控制人
强调“企业文化”让公司保持活力
据《探读财经》了解,拉卡拉创始人兼董事长为孙陶然,但在上市公司中,孙陶然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实际控制人。 拉卡拉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从持股比例来看,联想控股持股约28%,为第一大股东; 孙陶然持股6.91%,为第二大股东。
有趣的是,没有“实际控制人”的拉卡拉在年报和季报中也不忘强调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声称“打造了基层自我驱动的组织架构,营造了开拓进取的内部文化”。开拓”。 本土英雄的土壤,形成了高层领导亲临一线解决当前时期核心问题的工作作风,使公司始终充满活力。”
拉卡拉大股东中均为资本运营玩家
斥巨资收购“风险资产”后,他“中毒”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拉卡拉的大股东是联想和资本运营玩家孙涛然。 从拉卡拉上市第一天起,拉卡拉就变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近三年来,联想、孙陶然通过大手笔分红、收购垃圾资产、回购、减持等方式不断掏空上市公司。
《探读财经》观察到,拉卡拉2019年上市时融资12亿元,第一年发布年报时,拉卡拉抛出了分红狂潮:现金分红8亿元,每股增发10股。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转增10股。 2019年,拉卡拉的扣后净利润仅为7.93亿元。 也就是说,拉卡拉将自己赚到的钱都分了。 2020年,拉卡拉再次宣布分红8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92.11%。
自上市以来,拉卡拉频频收购大股东资产。 上市前,相关标的被低价剥离给大股东,上市后,拟高价从大股东手中收购。 大股东资产屡遭抽空。 拉卡拉还斥巨资收购了大股东业绩随时可能爆发的“有毒资产”。 为此,新浪财经发文质疑拉卡拉是否已成为大股东的套利工具? 新浪财经还指出,尽管拉卡拉不断并购,但拉卡拉业绩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大股东也通过减持出逃。 频繁并购是否有掩护股东外逃的动机? 此外,拉卡拉保理业务异军突起,成为大股东。 同时,对拉卡拉终端的大量投资与拉卡拉的业绩趋势不匹配。 拉卡拉资金是否被相关方占用? 新浪财经的上述一系列问题深刻反映了拉卡拉的众多治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