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宇 廖猛)27家支付机构牌照已过期。 5月6日,据央行官网消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发放的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已于5月2日到期,27家支付机构面临第二张牌照更新测试。 续签结果尚未披露,这也意味着27家支付机构目前处于“裸奔”状态。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参加本轮考试的27家支付机构中,不乏腾讯旗下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等知名机构。 27家支付机构业务范围涵盖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多数机构持有两类及以上支付业务许可证,共有26家机构拥有包含“互联网支付”在内的业务许可证。
北京商报记者也详细了解了目前各机构的更新进展情况。 易宝支付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已按照监管要求提交相关续展材料,目前正在办理央行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 在此期间,许可证仍然有效。 “从公司首次续签经历来看,续签结果可能会在三到四个月后发布并公布。”
另一位支付行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2020年底以来,支付机构已开始开展牌照更新相关操作。 本轮续展正常运行的机构应已提交材料,等待央行审批。
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蓬博指出,首批获得营业执照的支付机构多为龙头机构,且大多涵盖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等较有价值的牌照,且业务范围大部分是全国性的。 “他们也是最早启动第二次续签的机构,与第一次续签相比,当前的监管政策和行业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机构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各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换证进行时,央行对支付机构的严格监管还体现在罚款的密集释放上。 央行长沙中心支行4月30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九拍天下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拍天下支付”)被长沙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罚款7万元。中国银行对以下两项违法行为:对可疑交易监控不够,对涉嫌或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未按要求执行规定的客户实名制管理要求。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九拍天下支付,了解具体违规情况及整改情况。 九拍天下支付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整改工作已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交易检测和实名制进一步加强。 管理。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发放支付牌照到2015年按下“暂停键”,央行共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271张,目前剩余牌照数量为232. 五年有效期内,支付机构也经历了所有权变更、罚款、洗牌等情况,续展结果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本轮面临换证的机构中,有的机构频频被罚款。 以迅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讯支付”)和汕德支付网络服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汕德支付”)为例。 自2016年以来,欢讯支付每年都会被罚款。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欢讯支付累计被罚款、没收近6830万元。2019年,欢讯支付被罚款、没收5939万元,一度创下支付最高纪录。美好的; 汕德支付也有过多次 2017年以来,汕德支付已被罚款10余次,总罚款金额超过2910万元。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也就支付牌照更新进展及目前业务开展情况采访了环迅支付和闪德支付,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两家公司的回复。
王鹏博表示,支付机构违规并按照央行要求进行整改后,目前对于换牌影响尚无明确规定。 “但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出现重大违规行为,业务范围被缩小甚至禁止,反洗钱不力,必然成为央行衡量因素之一。”
王鹏博强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支付行业已经完成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发展的转变。 支付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发布,使得各项支付业务管理政策的落实更加深入细致。 严防支付业务风险。
“对于需要不断进行换证的支付机构来说,如何做好合规,如何在合规的情况下完成业务拓展,是对支付机构的新考验。 大浪淘沙,薄弱机构将在更新考核中被淘汰。 王鹏博指出,在精细化监管引导下,支付行业将在冲击和竞争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