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联业务 2.支付宝 3.财付通 4.银联在线。 通联支付、快钱支付、乐数、北京海科融通、国通星易公司、汇付天下、随行支付、易盛支付、盛富通、合力宝、福临门等紧随其后。 排名第4至第14位,月交易额已突破千亿。
文章目录:
1、2024年第三方支付占比排名
1.银联业务 2.支付宝 3.财付通 4.银联在线。
通联支付、快钱支付、乐数、北京海科融通、国通星易公司、汇付天下、随行支付、易盛支付、盛富通、合力宝、福临门等紧随其后。 排名第4至第14位,月交易额已突破千亿。
2024年1月,第三方支付公司累计交易额约为26213亿元。 月交易额超千亿元的支付公司有14家,累计交易额约22.799亿元,约占总交易额的87%。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三类:第一类基于银行基础支付层提供的统一平台和接口,提供在线支付通道。 第二类是网络购物,拥有大量的用户,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支付平台。 第三类是POS机第三方支付公司。 这些公司的模式是第三方预付款,即支付公司为买方垫付资金。 目前中国有300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
2、第三方支付最新行业数据
2015年2月12日,央行发布2014年支付系统总体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增长。 2014年,全国电子支付业务规模1404.65万亿元,同比增长30.65%。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交易333.33亿笔,金额1404.6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8%和30.65%。 其中,网络支付交易笔数285.74亿笔,金额1376.0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0%和29.72%。 详情请参见《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及投资策略规划》; 电话支付交易笔数2.34亿笔,金额6.04万亿元,交易笔数同比下降46.11%,金额同比增长27.41%; 移动支付业务量45.24亿元,金额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25%和134.30%。
银行卡行业发卡量和交易量均保持增长。 截至2014年末,全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49.36亿张,比上年末增长17.13%。 2014年,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量595.73亿笔,同比增长25.16%; 金额449.90万亿元,同比增长6.27%。
此外,从支付系统的资金流向来看,全国共有18个省(市、自治区)管辖范围内的资金流向占全省(直辖市、自治区)资金流向总量的50%以上。 、自治区)。 2014年,办理资金总额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其资金流量总额分别占全国资金流量的28.75%、14.35%、12.57%。
3、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如何?
第三方支付行业版图
第三方支付是商户与消费者之间进行支付处理和结算的中介机构。 盈利模式是按照交易量的比例向客户收取服务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服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网上支付、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卡、银行卡收单。 其中,网上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
支付牌照规范行业发展,提高行业壁垒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许可证才能从事相应的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 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牌照也给行业设置了更高的壁垒。 截至2024年9月,我国共发放9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许可证未到期或被注销的企业有242家。
从牌照数量来看,目前尚未到期或被注销的牌照有384张,其中银行Ka卡获取牌照62张,预付卡发行及受理牌照147张,预付卡受理牌照6张,互联网支付牌照108张。 手机支付48项,数字电视支付5项,固话支付8项。
2024年市场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移动支付成最大引擎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各类电商消费平台的移动化,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创造了更多的使用场景,促使行业快速发展,从而使我国第三——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3年至2024年,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从17.75万亿元增长到248.51万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突破200万亿元,达到201.99万亿元。 预计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规模将达到280万亿元。
移动终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较2024年3月增加8744万,占比86.5%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1.3万亿快速增长到2024年超过204万亿。2013年至2017年,增速率连续四年突破100。 %,成为拉动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
公布的测算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将突破240万亿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B端市场发展机遇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初期,C端市场(账户端)是主要切入点。 C端支付占据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绝大多数。 但目前行业新增用户流量已经趋于饱和。 从增量市场逐步转变为存量市场。 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变革,B端(收单方)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增长的动力。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将达到64万亿台POS机,同比增长16.7%。 2024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场景将向线上、线下转移,零售交易量下降,导致线下收单交易规模下降。 预计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约为61万亿元。
剔除2024机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商户端数字化程度来看,目前我国95%的中祥泽小微商户尚未达到数字化基础水平。运营。 在中小微商户数字化运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正在孕育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全球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线下交易规模有望超过线上交易
2014年以来,全球B2C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了28.8%的较高复合年增长率。 第三方全球支付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而且提高了用户频繁使用的速度、便捷性、安全性高等优点,使其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全球支付公司的C端在线支付领域主要包括全球进口电商和垂直支付。 在这一领域,第三方全球支付的发展受到限制。 一方面,这是由于全球进口电商市场趋于饱和且增速放缓,一些电商平台逐渐将支付宝和微信的国内端交由其处理后续购买和汇款;
另一方面,垂直支付领域的规模也将逐渐缩小。 由于单笔支付金额较大、部分交易无法还原真实性等问题,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管控。 同时,2024年受POS影响,虽然POS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行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国际物流和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境外旅游和出行受到严重影响。研究市场预计,整体线上规模将呈现负增长趋势。
线下部分主要关注中国出境POS机本地线下消费场景。 支付宝和微信近年来都重点关注这个方向。 2024年受全球POS市场影响,C端线下支付规模将大幅萎缩。 但随着出境游POS市场和POS后留学消费市场的复苏,其增速有望恢复到较高水平,规模有望最终超过在线POS。 场地。
C端市场已经形成垄断格局,B端市场竞争已经开始。
2024年第二季度,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商务以49.16%、33.74%和6.93%的市场份额位列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市场前三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流量场景已经垄断并达到饱和阶段,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巨头挖掘的金矿。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 财付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机构依靠二维码支付抢占线下市场。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以55.39%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两位,分别为38.47%。
与C端市场相比,我国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目前较为分散。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市场中,银联业务交易额约为5万亿元,占线下支付市场的10%。 单一市场交易规模占比为7.8%,拉卡拉占比5.1%。
大鱼吞小鱼,小鱼吞虾,激起市场竞争。
央行收紧牌照发放并采取严格的换证工作后,市场迎来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转让热潮。 与此同时,近年来,新兴互联网巨头在推动自身行业内业务、同时出口、掌握更多大数据源的同时,通过并购布局第三方支付。
2020年,在POS催化和严格监管的背景下,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公司将加速并购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 收购浪潮将不断涌现,行业整合不断加剧。
优质企业快速发展,行业迎来上市热潮
与此同时,不少商户收单端企业已启动2024年的上市进程,银联商务、连连支付等多家企业纷纷宣布上市计划,商户收单端企业掀起上市热潮。
监管政策POS机首提支付领域反垄断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支付。 支付入口不断增加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功能。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叉风险不断加大。 因此,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相关的监管政策逐渐趋严。
2024年1月20日,为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非银行支付机构健康发展支付服务市场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机构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重点加强金融监管。 第五十五条至第五十七条明确了POS机及支付领域相关的反垄断监管,明确了相关市场范围和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规定》体现了账户端机构与收单机构分类治理的原则,也表明加强相关领域POS机反垄断是大势所趋。
支付领域反垄断政策的出台,为各大平台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通过获得支付牌照,建设自己的支付渠道,各大企业一方面可以节省渠道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形成生态闭环。
因此,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加速布局第三方支付业务,力争抓住最后时间窗口,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打开新局面。
前瞻视角:海外及B端市场驱动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跨境交易需求增加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第三方全球支付和第三方支付B市场将成为拉动第三方市场交易增长的新引擎规模。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到202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7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预测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和《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如果每次刷卡使用的POS机都是同一个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