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微信群给女儿留下遗嘱
其他继承人认为遗嘱无法核实
它的真正含义
应视为无效
微博上的相关话题
引发网友热议
立遗嘱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禁忌
然而
如果房产的主人有三个优点和两个缺点
但此时,我恰好没有留下遗嘱。
或所立遗嘱无效
后续的财产继承将变得非常难以处理
许多继承问题都是由无遗嘱引起的
上海浦东有一位名叫方方的老人,有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老人多年前去世时,他的八个孩子中,四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还活着。 已故的两个儿子中,一个没有孩子,另一个有一个儿子。
由于老人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他名下的三间祖屋的归属一直不明确。 虽然活着的六个孩子都对老者的遗产抱有希望,但因为没有人第一个指出,所以没有人好意思开口分。
然而,仅仅因为您不知道并不意味着您不关心它。
老人去世多年后,方家两兄弟背着姐妹就三间祖屋继承权悄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分割房屋。 两兄弟向法庭提供了虚假的家庭关系证明,隐瞒了多名其他继承人的存在。 这样的话,方氏兄弟和他们的侄子就可以各分到一套老房子了。 然而,同为继承人的方氏四姐妹却被排除在了这份遗产之外。
多年后,三间祖屋被拆迁,巨额补偿金额让祖屋权属问题浮出水面。 方家四姐妹这才发现,他们两个兄弟已经在背后瓜分了三间祖屋。 他们顿时愤怒不已,向法院申请再审。
维权过程非常复杂、麻烦,来来回回也很难有结果。 最后,方氏姐妹向检察院提出监察申请。
上海浦东新区检察院收到监察申请后,认真审查立案侦查。 查清案件事实后,将案件提交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直到这时,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2022年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责令浦东新区法院再审此案。 再审期间,原调解中止。
办案检察官表示,如果方家老人能够立一份遗嘱,哪怕很简单,并对自己死后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些解释,以后的事情可能会更容易、更顺利。
幸运的是,事情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案件再审期间,主诉检察官与主审法官密切配合,多次联系当事人,耐心讲解法律、说理,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敞开心扉。 最终,方氏兄妹握手言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三间祖屋仍可按照原来的分割方式,分给方氏兄弟及其侄子。 在此基础上,三人共同向方四姐妹求婚。 缴纳40万元。 至此,一度一波三折的继承之争才告结束。
《方圆》记者在查阅相关案件和信息时发现,近年来,因无遗嘱引发的纠纷在继承案件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法院全年受理继承纠纷案件143起,其中遗嘱继承纠纷案件14起,占总数的9.7%; 无遗嘱继承纠纷案件91件,占63.6%。 也就是说,有超过60%的继承案件是由于没有遗嘱而造成的。
由于没有遗嘱,各地经常发生继承纠纷。 有些情况下,侄女应继承的财产在叔叔的名下; 有监护人意图挪用被监护人的财产; 存在婆媳不和的情况; 也有女婿占有婆婆份额的情况; 存在未成年人的遗产几乎被没收的情况。 被带走等等。
有遗嘱和没有遗嘱有很大区别
在家庭律师看来,遗嘱的有无对后续的继承影响很大。 北京蓝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晓丽律师认为,与法定继承相比,遗嘱继承的优势显而易见。
“有了遗嘱,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财产。” 张晓丽说,遗嘱的好处是,公民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财产交给任意一个法定继承人,也可以选择多给或少给某个继承人。 您甚至可以选择将您的财产赠予合法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 这个优点正好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立遗嘱也可以明确继承范围。” 北京亿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达凤涛律师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继承人可能不知道被继承人留下了哪些遗产,这些遗产在哪里。 ,且死者生前不愿或不便告知继承人。 如果死者没有留下遗嘱,亲属就找不到遗产,很容易引起相互猜疑和纠纷。
此外,立遗嘱的另一个好处是更容易确定继承人的范围。 “这一点主要是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问题。” 大凤涛说,有些人有私生子。 无论人们对此做出怎样的道德评价,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 一样的。 制定遗嘱可以有效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大风涛处理过很多继承案件,见过各种各样的情况。 在他看来,有意志和无意志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没有遗嘱,后续的继承很可能会引起很多冲突和问题。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争夺财产。 有些老人对遗嘱没有概念,或者由于各种禁忌而未能及时立遗嘱。 死后,子女不顾亲情,争夺财产,反目成仇。
在某些情况下,继承关系会因为没有遗嘱而变得复杂。 一方面,给自己的子女继承财产、办理相应手续带来很大麻烦,给某些人留下了操纵的空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财产被外人继承或侵占。 另一方面,继承人可能分布在国内外,有的无法联系上。 通过诉讼解决问题仍存在诸多障碍。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没有遗嘱,死者的财产会丢失,使得检查继承人变得非常困难。 大凤涛表示,如果没有遗嘱,继承人可能无法完全掌握被继承人的财产信息。
比如死者在国外开设的银行账户、股票资金、相应的境外财产和资产等。还包括死者名下的一些知识产权财产状况和虚拟财产状况,比如淘宝店、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此类财产往往隐蔽性较高,个人属性较强。 如果死者没有在遗嘱中明确列出,财产可能会丢失。
同时,由于没有遗嘱,对于再婚者来说,其子女有可能无法继承全部财产。 关系破裂或离婚的一方,如果没有遗嘱,其财产可以由另一方继承。 大丰涛表示,这些情况在现实中都有真实的例子。
很多人还不明白遗嘱的作用
遗嘱在西方被称为“家庭宪法”,孩子一出生就立下遗嘱。 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遗嘱一直非常保密。 他们通常连“遗嘱”两个字都不愿意提,认为如果自己过得好,立遗嘱是不吉利的。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思想观念陈旧、迷信较多,不愿意讨论生死问题。 他们相信立下遗嘱就意味着死亡。 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小辈,除非长辈提起,否则没有人敢说。
大丰涛分析了不立遗嘱的原因。 他认为,除了禁忌是主要原因之外,还有几种情况会导致很多人没有立遗嘱。
一种情况是,有些人根本没有立遗嘱的意识。 有些人并不是害怕立遗嘱,只是没有立遗嘱的想法。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财产,为什么要立遗嘱呢?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农村或边远地区较多,但在城市也有这种想法。
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立遗嘱。 他们的财产在他们死后自然归他们的孩子所有。 他们是否立遗嘱都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不知道合法继承的复杂性。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有些人也有立遗嘱的想法,但认为为时过早。 他们只有四十、五十岁,生活还不错。 他们会等到稍后。 一旦放下,他们就不再理会,甚至忘记了,直到有一天,发生了意外,他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
例如,江苏南京一对夫妇突然被杀,留下一名15岁的孤女。 由于他生前没有立遗嘱,价值数百万的遗产被孩子的监护人(女孩的叔叔)侵占。
另一种情况是,不立遗嘱也与一些人子女较多、财产较少难以分配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通常会对冲突产生顾虑,并有意无意地拖延冲突。 他内心深处其实是想把这些矛盾和困难留给后人去处理。 他希望生前清净,死后随心所欲。
另一种情况是,不立遗嘱也与一些人担心财产分配不均有关。 他们担心,如果给这个人太多而给那个人不够,他们的孩子就会产生分歧,不履行赡养义务。 还有一些人由于知识、理解和获得专业指导的机会有限,最终没有立遗嘱。
大凤涛告诉《方圆》记者,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往往被认为是无遗嘱继承。
首先,被继承人虽然留下了遗嘱,但由于种种原因,遗嘱不符合法律要求,遗嘱被认定为无效,导致遗产无法按照遗嘱内容进行分配。
其次,由于遗嘱没有妥善保存,被继承人去世后,指定继承人可能不知道遗嘱的存在,或者有效的遗嘱可能被其他子女隐藏,或者遗嘱可能丢失等。这些都是事实上无遗嘱的原因。 。
尽早立遗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遗嘱作为人生前或死亡时留下的书面或口头指示,对于保证个人财产有序分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冯培明表示,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个人收入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名下有可支配财产的,应当为自己立遗嘱。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表示,提前立遗嘱可以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死后事务,对自己的财产及相关事务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和意愿的安排。 这不仅可以保证他们处理财产的最大自主权,还可以避免亲属和子孙之间因继承问题发生纠纷。 否则,只能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
北京志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雷律师表示,立遗嘱有很多好处。 遗嘱人除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财产,明确继承范围和继承人范围外,还可以避免亲属之间的纠纷。 预防孩子的婚姻风险,为继承人省去很多程序上的麻烦等等。
遗嘱对于避免亲属之间的纠纷至关重要。 高雷说,现实中,很多家庭因遗产分配不均而陷入动乱,大部分是由于缺乏遗嘱造成的。 如果父母生前立下遗嘱,妥善分割财产,亲戚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就会少得多。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多人觉得既然只有一个孩子,那么所有的遗产都归他所有,没必要立遗嘱。 高雷表示,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他们对法律不够了解。 即使是独生子女,如果没有遗嘱,也会给孩子的继承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为父母的继承权在法律上并不属于子女一人。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独生子女家庭的父亲如果先于自己的父亲去世,最后,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不仅是他的配偶和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孩子的祖父母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这时候如果遗产还没有分配,孩子的祖父母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正好在这个时期去世,那么第二顺位继承人,也就是孩子的叔叔、阿姨、叔叔等,都有机会继承这份遗产。”高雷说道。
在高雷看来,立遗嘱对于防范孩子的婚姻风险也有着明显的作用。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第106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遗嘱中有明确规定只属于夫妻双方的除外。继承人。
也就是说,只要任何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继承了家人的财产,除非有遗嘱,并且遗嘱中明确规定“该财产仅由继承人个人继承,与继承人无关”。配偶”,否则该财产将由继承人单独继承,与配偶无关。 它们都是夫妻的共同财产。
此外,高雷认为,制定遗嘱可以更好地为继承人省去很多程序上的麻烦。
当然,也有意见认为,没必要提倡大家立遗嘱,不立遗嘱也能解决问题。 因为国家有继承的法律制度,而且中国人也有良好的风俗习惯,兄弟姐妹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很好地解决问题,没有人愿意去打官司。
尽管对于是否立遗嘱存在不同意见,但大多数专业人士认为,总体来说,立遗嘱比不立遗嘱好,早立遗嘱比晚立遗嘱好。 有了遗嘱,立遗嘱人及其家人会感到更加安心和平静,再也不用为以后的财产分配而烦恼。
提供法律帮助
中国遗嘱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凯表示,早些年,遗嘱服务是大多数人没想过的事情,但现在已经成为可以摆上台面的事情。 这一改变无疑是值得欢迎的。
总体来说,现在人们比以前更注重立遗嘱。 2023年3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遗嘱数据库白皮书》显示,近10年来,立遗嘱人数持续增长,从2013年中国遗嘱数据库上线时登记保存的数千份遗嘱,到2022年中国遗嘱数据库登记托管,遗嘱数量超过25万份。
而且,立遗嘱年轻化趋势明显。 立遗嘱的“80后”“90后”一大批,一些“00后”也加入其中。 立遗嘱的未婚人士数量也在增加。 律师表示,立遗嘱人数的大幅增加,反映出人们遗嘱意识的显着提高。
专业人士表示,如果因没有遗嘱而导致财产继承纠纷不断,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寻求帮助,通过法律介入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上海浦东祖屋继承纠纷案中,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监察,在用尽其他方法未果后得到妥善解决。
家庭律师坦言,需要检方抗诉或检方支持起诉的无遗嘱继承案件,一般情况十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且费时费力。 事故随处发生。 立下善意,妥善处理和分配遗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这是我们每个人对家庭应该有的责任感。
(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本文已被删除,更多信息请关注《方圆》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