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每股收益?!(附股)

2024-05-12
来源:网络整理

全文摘要:

1、每股收益(Per)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 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 是投资者常用的基本面分析工具。 它是净利润与总股本的比率。

2、由于公司股份数量随时间变化,采用报告期内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作为分母更为准确。

3、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和期权也可以随时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减少公司的每股收益。 这时可以采用稀释每股收益计算法(EPS),即假设公司拥有上述可转换为普通股工具全部转换为普通股后计算的每股收益期间。

4. 每股收益 EPS 可能会被多种因素有意或无意地扭曲。 此时,基本每股收益公式需要进行调整,以考虑一次性附加项目。

5、仅通过每股收益(EPS)很难解读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因为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操纵EPS值。 因此,从多个角度看待EPS非常重要。

6、每股收益 EPS没有考虑股价,因此很难准确评估股票估值。

什么是每股收益(EPS)?

每股收益(Per)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 是投资者常用的基本面分析工具。 它是净利润与总股本的比率,显示普通股股东持有的每股收益。 有一股可以享受的企业净利润多少,或者需要承担的企业净亏损多少。

相应的每股收益(EPS)值一般可以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找到。 实践中,公司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股收益计算公式,例如采用稀释每股收益计算方法或考虑一次性增发项目等。

每股收益EPS计算公式

每股收益的基本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EPS=(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已发行普通股数量

由于公司的股份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分母采用报告期内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更为准确。 此外,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和期权也可以随时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减少公司的每股收益。 这时可以采用稀释每股收益计算法(EPS),即假设公司拥有上述可转换为普通股工具全部转换为普通股后计算的每股收益期间。 相对于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充分考虑了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反映了公司未来资本结构下的资本盈利水平。

有时在计算完全稀释每股收益时需要调整上式的分子。 例如:有时贷款人在向公司提供贷款时会附加一些条件。 在某些情况下,借款人的债务可以转换为股票。 此时在计算摊薄每股收益时,需要将这些可转债加上分母,但此时公司不再需要为借款人支付借款利息,因此需要支付的利息部分需要加上分子,这样计算出来的每股收益结果就更符合实际情况了。

股利支付率计算公式_股利支付率的公式为_股利支付率用什么表示

此外,每股收益EPS可能会被多种因素有意或无意地扭曲,例如:突然的一次性收入或损失,可能是出售一块升值的土地突然获得的利润,或者是突然的一次性收入或损失。可能是一家工厂突然被卖掉了。 因焚烧而遭受损失。 此时,基本每股收益公式需要进行调整,以考虑一次性附加项目:

调整后每股收益EPS=(净利润-优先股股息+/-附加项目)/已发行普通股数量

每股收益 EPS 和资本

在计算每股收益(EPS)时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公司需要多少资本才能产生相应的净利润? 两家公司具有相同的每股收益,但一家公司可以使用更少的净资产来实现相同的每股收益,这表明该公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资本来产生收入,并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有效的“ 公司。 通常用来衡量公司资本利用效率的指标是股本回报率(ROE)。

每股收益和股息

虽然每股收益(EPS)反映了每股给投资者或股东带来的利润,但股东不能直接获得这些利润,因为公司可以保留全部或部分每股收益,部分收益也可以作为股息进行分配。

每股收益 (EPS) 和股价之间的联系很难定义,特别是对于不支付股息的公司而言。 例如,科技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文件中披露公司不支付股息且未来没有计划支付股息的情况很常见。

然而,每股收益EPS的实际面值与股价间接相关。 例如:两只股票的每股收益可能相同,但它们的股价可能相差很大。 例如,能源公司A的每股收益为1.12元,股价为10.32元。 不过,科技公司B也有每股收益1.12元,但其股价却是80.91元。

从表达式来看,似乎A公司更好,因为投资者每获得1美元的收益,只需支付9.21元(10.32元股价/1.12元每股收益=9.21元),相应地,投资者为每1美元的收益支付9.21元。 B公司的收入。 支付的价格为72.24元(股价80.91元/每股收益1.12元=72.24元)。 该比率也称为市盈率(P/E),是常用的股票估值指标之一。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之间的每股收益(EPS)和股价很难进行比较。 一般来说,增长预期较高的股票(如科技和零售)的市盈率(P/E)将高于增长预期较低的股票(如公用事业和消费必需品)。

防范措施

从本质上讲,每股收益是公司报告的收入减去费用除以任何给定时间的已发行股票。 从这个计算值很难解释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 因为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操纵每股收益EPS值。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回购股票的方式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夸大同一盈利水平下的每股收益EPS值。 而且,会计政策的变化也会改变EPS值。

因此,从多个角度看待EPS非常重要。 例如:查看公司每股收益的历史走势,并与行业EPS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每股收益大幅增长或增速远高于同类公司,则需要特别关注并寻找合理的解释。 当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但经营现金流量没有增加或经营现金流量为负时,这可能是因为应收账款未兑现,也可能是折旧或摊销计算增加的​​结果。 如果是负现金流,则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水平、销售周转天数(DSO)、库存周转率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每股收益(EPS)没有考虑股价,因此很难准确评估股票估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