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按摩椅是庞氏骗局还是新共享经济?

2024-05-12
来源:网络整理

电影院门口摆放多家商家共用按摩椅 何文英/摄影

记者何文英

在高铁站、商场、电影院里,扫描二维码即可享受的共享按摩椅,大部分都被睡觉、休息的人们占据。 打开百度搜索“共享按摩椅”,铺天盖地的加盟招商广告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一方面是看似使用频率较低的终端消费,另一方面是资本的疯狂追捧。 那些共享按摩椅能赚钱吗? 共享按摩椅是庞氏骗局还是新的共享经济? 《证券日报》记者带着疑问展开调查。

商户索赔

按摩椅半年回本

《证券日报》记者在百度搜索“共享按摩椅”关键词,立即出现多条招商加盟广告。 记者咨询了一位共享按摩椅商家了解到,该商家通过销售按摩椅完成了买断交易。 一把按摩椅的售价约为3000元至4000元。

当记者询问按摩椅的成本回收周期时,工作人员回答:“按摩椅的回收周期在4个月到6个月左右。比如商场里的按摩椅是两个人消费的”每天最低消费10元,按一天20元,一个月600元计算,大概五六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

记者在长沙北辰凤凰海购物公园看到,商场、电影院内有多台来自不同商家的共享按摩椅,时间和价格设置不同。 有的5.5元/6分钟起,有的7元/8分钟起,有的8元/10分钟起。 最高消费基本在20元左右,时间在20到28分钟之间。

芒果凤凰海上影院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按摩椅的使用频率不高,收入也一般,作为影院老板,无论如何也要采购更多的椅子,所以使用共用按摩椅可以省钱。”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中国经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端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高铁站、电影院随处可见的按摩椅、商场等场所实际上是共享经济模式在减压休闲领域的一个垂直落地场景,在商业模式构建上,共享按摩椅涉及包括按摩椅厂家在内的多方共享。按摩椅运营商、场地提供商等,有的还可能涉及某些周边服务机构如第三方推广合作伙伴或运营维护合作伙伴等。”

“商业模式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共享按摩椅的场景化服务,将很多商业休闲场所的流量资源盘活变现,进而实现收益分成。因为共享按摩椅的推出主要依靠现成的资源。”基础设施做的商业场馆加上配套服务和线下流量,是场地价值的增量开发,并不会增加太多有形投资。”陈端说。

据上述按摩椅商家工作人员介绍,按摩椅厂家提供一年保修服务。 “不排除有些人把共享按摩椅当作免费休息座,并没有真正使用。但如果按分钟计费,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有效消费时间就可以覆盖运维成本并支持生产成本,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内得到有效回收。”陈端补充道。

陈端表示,虽然小额支付看似每笔交易金额不大,但只要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日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就能有效覆盖运维成本,而且项目运营本身也能产生正现金流。

商业模式

它可持续吗?

面对大量资本的涌入,共享按摩椅究竟是新的庞氏骗局,还是新的共享经济,值得深入讨论。

陈端认为:“近两年来,滴滴、共享单车等共享出行领域标杆企业的跌宕起伏和舆情事件引起了很多关注,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沉淀,事实证明,共享按摩椅的模式恰恰相反,是一个进入成本低、运营风险低的切入点。”

与共享单车不同,共享按摩椅由于设备不需要移动,管理成本和产品损耗更低。 “共享单车线下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因为涉及设施流动、停车管理、自行车折旧和丢失等,如果放置地点日均使用频率不高,收入无法覆盖整体成本。” 陈端表示,共享单车实际上是重资产运营,线下运维和产品损耗成本较高,而共享按摩椅扫码支付系统相对简单,不需要后期持续研发投入。

不过,陈端也提醒:“相比共享出行领域对市场规模护城河的要求,共享按摩椅行业在现有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下,规模敏感度并不高,因为目前的产品用途主要依赖于线下空间场景与按摩椅产品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没有很强的“网络效应”,按摩椅产品本身的技术门槛并不是很高。渠道”。

正是因为准入门槛低、部分散户的涌入以及一定的损失,让共享按摩椅备受争议。

“我认为共享按摩椅的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最近出现的一些关于共享按摩椅的投资骗局应该是管理层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业务本质的问题。” 陈端强调,共享按摩椅最重要的护城河就是渠道扩张力。

终端消费意愿

满足“软需求”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经营范围包含共享按摩椅的企业有75家,其中2019年新注册19家。共享按摩椅从2017年开始崛起,当年新注册企业15家,是其五倍。 2016年的数字。2018年是共享按摩椅资本涌入的高峰期。 当年新注册企业29家,几乎是2017年的两倍。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共享按摩椅企业注册地最多,有16家; 其次是山东省,有8家企业; 湖北省、陕西省、湖南省并列第三,各有5家企业。 。

值得一提的是,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共享按摩椅企业共有21家,占幸存企业的36%。 其中,宁夏万物共享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高,达1.08亿元。

陈端表示,随着5G商用带来的场景体验整体提升以及消费升级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未来共享按摩椅这一细分市场或仍有增长空间。

“不过,消费者对共享按摩椅的需求弹性很大,就是‘软需求’,而不是刚性需求。” 陈端表示,他看好共享按摩椅的前景,但具体市场规模能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