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女教师遭网暴打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2024-05-19
来源:网络整理

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女教师近日在家上网课后意外身亡。 她的女儿在妈妈给学生上网课的视频中发现,妈妈在上节课时疑似遭遇“网课入侵”。 当天,有人进入网课直播间播放音乐、说脏话。

11月2日,新郑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0月28日,该市第三中学教师刘某某在家上网课后意外身亡。 该市教育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并成立专门小组做好善后工作。 经公安机关调查反馈,排除刑事立案可能性。 针对网上传闻刘老师遭受网络暴力,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某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声称自己上网课时遭遇“网课入侵”(截图)

一时间,“网课入侵”、“网课爆破”等网络违法行为再次引发关注。 澎湃新闻了解到,不少学生在上网课时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截图显示,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爆团”及相关内容。 部分平台开展检查管理,清理相关违法内容,对严重违法账号进行处理。

网传女教师生前遭网上暴力强奸,警方立案调查

11月2日下午,新郑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新郑三中一名教师上网课后意外身亡的通知》称,10月28日,新郑市三中教师刘某某因上网课意外身亡。新郑三中老师在家完成网课。 后来,他意外去世了。 新郑市教育局深感遗憾和痛心。 公司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成立专案组做好善后工作。

报道称,经公安机关调查和反馈,排除了刑事立案的可能性。 针对网上传言刘某某遭受网络暴力,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调查结果将尽快向社会公布。 刘老师是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年级的历史老师。 他一向谦虚谨慎,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得知刘老师突然去世的消息,全体师生和教育系统都深感悲痛。 目前,新郑市教育局正在全力做好家属安抚工作。 互联网不是法律之外的地方。 该局代表广大师生和家长,呼吁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和违法犯罪行为。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刘某某老师网课的录屏视频中,一位自称“梦泪”的网友表示:“你在看什么? 我是梦泪,请保持低调……”; 视频中,有一段对话说:“你把他踢出去了吗?” 回复是:“不,我只是想看看这是谁?” 视频中,有人在播放音乐,有人喊道:“我们必须入侵(声音)好吧。” ?”,还有人骂脏话。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显示,刘女儿称,母亲上网课使用的软件是钉钉,父亲告诉她,以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网课入侵”事件,但这次特别严重。 对此,钉钉客服回应称,已了解相关情况,正在核实,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有学生表示,从高中到大学,他们多次遭遇“网课入侵”。

这并不是“网络课堂入侵”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今年9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称,辽宁省沉阳城建学院学生被他人恶意闯入上网课,屏幕上显示“老师我爱你”字样,扰乱课堂秩序。

澎湃新闻了解到,不少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表示遭遇“网课入侵”。

辽宁一所大学的学生小月(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今年9月初,他们在上网络护理入门课时,突然进来了几个不是班上学生的人,他们的昵称是“ 《梦泪》《猪猪侠》《超人很强》等等。 他们进来后,打开麦克风,大声骂脏话。 “入侵者”还分享了在线课程页面,将课程页面替换为游戏页面和色情页面,还有人在评论区刷屏。

小月说,9月初,她刚入学时,系里在一次网上新生报到会议上也遭遇了“入侵”事件。 “入侵者”在网上发布了一些脏话。 部门负责人直言要求网警介入后,他们才停下来。

小月说,高中时上网课时,有人会穿上“马甲”,在网课上搞恶作剧。 她没想到,到了大学,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起初,她以为只有她的班级经历过“入侵”。 后来,经过与他人沟通,她了解到,很多院系都在上网课时遭遇过“入侵”,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的学生身上也发生过。

小月不理解这种行为。 她认为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

在黑龙江读书的张莉(化名)在使用腾讯会议上网课时也遭遇了“入侵”。 网课页面突然与受访者提供的游戏页面(视频截图)分享

今年8月,在黑龙江读书的张莉(化名)在使用腾讯会议上网课时也遭遇“入侵”。 她说,一开始这些人“纯粹是闹事、打开麦克风闹事、播放歌曲、扰乱课堂”。 随后,他们直接“挑衅老师”,播放一些不雅视频。 这些“入侵者”使用不同的昵称和头像发布不雅信息。 这样持续了大约10分钟,老师强制结束了会议。

张莉提供的一段“被黑”的网课视频显示,网课页面突然与游戏页面共享。 近一分钟后,会议被迫结束。

另一位来自山东的学生也表示,今年8月、9月上网课时,他经常遭到“入侵”,“入侵者”还使用了上述常见的绰号。

“网络爆破”多是内部成员邀请外部人员进行的。

抖音直播放歌曲怎么挣钱_抖音直播放歌怎么弄_如何抖音直播放歌

澎湃新闻注意到,上述闯入刘老师网课的“梦泪”是网友给电竞选手的昵称。 早在2022年9月上旬,这位电竞选手本人就在微博上呼吁制止一些在网课中发生的“恶作剧”。

电竞选手“泪梦”在微博上呼吁停止网课“恶作剧”。

记者注意到,网上发布的截图显示,部分视频平台上有用户账号涉嫌传播“网课爆破”、“网课入侵”经历。 网上发布的截图中,一位昵称“爆网课加我”的网友在抖音上发布了QQ群号和二维码。 该团体的名称是“爆炸天才爆炸集团总部”。 记者无法再在抖音上搜索该账号,也无法通过群账号搜索QQ群。 另一张截图显示,11月1日,哔哩哔哩用户发布了一个名为“入侵群”的QQ群账号,但该账号和QQ群也已无法搜索。

此外,新郑女教师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指出,网络上有专门组织通过学生邀请函或“撞库”等方式侵入网课会议室。

什么是“撞库”?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向澎湃新闻解释,黑客入侵A网站后获取用户名、密码等数据,然后再到B网站尝试进行攻击。这是因为很多人在不同的网站和邮箱上使用同一个用户。 名称、密码。 而且,黑客还会“拖拽”被盗数据,将数据存储在他们所谓的“社会工程库”中,并在暗网上出售和交换。 这样,黑客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就会越来越多,“碰撞图书馆”就会变得越来越方便。

刘兴亮表示,“撞库”需要破解固定账户密码或通用账户密码,而视频会议和密码每次都不一样。 目前,“网络爆破”大多是内部成员邀请外部人员进行的,很少有通过“撞库”方式窃取信息的。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今年9月,百度贴吧就在“爆团”等多个群发布了《关于网课爆款问题治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示》称,近期,贴吧检查发现,部分用户在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发布组织爆款网课的信息,诱导其他用户加入私人爆款群,造成不良影响。

《公告》信息称,贴吧已对网课爆破相关内容进行检查和管理。 近期,贴吧共清理违法内容410条,处理严重违规账号58个。 贴吧将持续净化平台氛围。 如果您在平台上发现相关违法内容或行为,可以在帖子右上角发起举报。

腾讯会议官方微博也在9月初发布消息,推出一键“暂停参会活动”功能,用于“抵御网课入侵”。 据腾讯会议介绍,激活上述功能后,会议将被锁定,等候室将自动打开,所有与会者的音视频、共享屏幕、注释、聊天等协作权限将被关闭。

屏蔽侮辱性关键词涉及隐私保护,技术上难以实现。

教育研究专家褚朝晖表示,基于前述“线上爆课”的线上教学模式确实与线下教学存在显着差异。

他表示,学校现场教学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少,而在线课程可能会因为网络不稳定因素而受到干扰。 “比如,在常见的腾讯会议中,如果大家不及时关闭麦克风,会场外的一些声音可能会传进来,干扰正常的会议和在线课程。” 要把在线教师和学生保持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中。 ,有很多困难。 他认为,从宏观层面看,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应该缩小线上课程的范围,安排线下课程。

网上发布的一张截图显示,哔哩哔哩用户分享了他们的网课被入侵经历。 目前无法找到该账号和群聊。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检测并屏蔽侮辱性关键词来避免“网络爆炸”呢?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11月3日向澎湃新闻表示,如果要检测并屏蔽关键词,意味着会议内容也需要受到平台的监控,而且这还涉及到用户隐私,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刃剑。 另外,会议的内容也是数据量非常大的。 抛开隐私不谈,这在技术上也很难实现。

刘兴亮建议,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用会议APP的基本操作,如删除成员、关闭用户麦克风、暂停会议等。 此外,平台必须制定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例如事件发生后锁定涉事账户、永久禁止其登录等。

对于网课入侵者的法律责任,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认为,需要根据入侵者的具体行为来判定。 如果存在公开侮辱师生的行为,从民事侵权角度看违反了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从行政法角度看则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 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还可能涉嫌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 犯罪。

如有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适用《治安管理条例》或《刑法》。 对于网课闯入者扰乱公共教学秩序的,也可以适用《治安管理条例》。 是否可以认定为寻衅滋事​​罪,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判断。

邢欣认为,如何认定刘某的死亡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刘某的死亡是否可以归因于网课入侵者的侵权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 确定。

邢欣表示,如果有事实证明该平台存在监管漏洞,允许他人扰乱课堂秩序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制止,则根据民法典关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网络造成的损失由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应加强软件本身的隐私和安全,完善网课平台的管理技术,设置清晰、简单的权限操作。 平台和学校应对网课提供技术指导,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

邢欣表示,如果内部成员或学生邀请“爆人”入群扰乱网课秩序,必须根据邀请人的邀请内容和目的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是邀请人本人下令中断网课的,则应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