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布局方面,滴滴出行似乎正在暗暗筹划大动作。3月13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将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机构易久付,间接获得支付牌照。虽然滴滴出行回应称,滴滴出行将继续专注于出行领域,没有进入支付行业的计划。但在分析师眼中,市场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不过,对于滴滴出行来说,支付业务的布局力度不小,不仅可能面临腾讯、阿里股东的阻力,收购易久付还面临续约的问题。
传将收购易久福
市场也流传出具体交易细节,据悉交易价格为4.3亿元。目前,易久福正在办理后续手续,旗下业务及商户也在逐步关停、清理中,预计滴滴出行将在7月或8月正式入主易久福。
相关资料显示,易久付全称北京易久付支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央企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高虹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于2012年6月获得央行颁发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
对于收购易久拍的消息,滴滴出行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出行是支付交易的重要场景,滴滴出行与支付行业伙伴保持着广泛的探讨和交流。滴滴出行将继续专注于出行领域,暂无进入支付行业的计划。”
在分析人士看来,滴滴出行并未直接否认传闻,市场消息也并非空穴来风。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滴滴出行就多次被曝出正在与相关第三方支付机构接洽牌照收购,此次泄露的信息十分全面,收购对象、金额、交易时间等均已曝光。
2
希望弥补支付方面的不足
在分析人士看来,无论从布局,还是实际行动,都可以看出滴滴出行对于支付牌照筹划已久。
“滴滴出行肯定有支付布局的需要。支付作为商业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对现代零售、电商等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掌握了支付,就相当于同时掌握了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此基础上,支付公司积累了海量的交易数据和流量,通过对这些数据和流量的挖掘和应用,企业自然可以衍生出互联网营销、征信等增值服务。”艾瑞金融分析师王鹏博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道。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滴滴快车的支付运营情况,用户订单实时到账,司机每周都会提取现金,从而产生资金存款。
有分析称,对于滴滴出行来说,获得支付牌照,不仅能将巨额的交易流水和资金留在自己的体系内,节省渠道费,还能从存放的资金中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红燕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滴滴出行自身业务发展来看,支付并不是其主营业务发展的障碍,布局第三方支付业务应该更多是基于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考虑。
“对于滴滴出行的主营业务而言,布局第三方支付业务将增加新的支付工具,但对于提升乘客的支付体验帮助并不大。而对于滴滴出行本身而言,布局第三方支付有助于其建立独立的金融账户体系,为利用自身积累的出行信息布局信贷、理财等业务奠定基础。”薛红燕进一步补充道。
那么,滴滴出行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呢?薛红燕指出,央行已暂时关闭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请通道,购买第三方支付牌照是现阶段唯一可行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被收购的易久拍仅拥有一张互联网支付牌照,而有分析指出,对于滴滴出行而言,目标应该是收购一家移动支付持牌机构。不过,薛红岩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据他了解,一张移动支付牌照本身是不能开立支付账户的,还需要一张互联网支付牌照,从价值角度来看,一张互联网支付牌照就足够了。
3
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布局
此外,滴滴出行围绕汽车场景,切入了诸多汽车相关金融领域,包括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推出汽车消费金融产品等。
据了解,去年3月,滴滴出行通过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监事为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随后,滴滴出行在APP试驾商城上线了汽车消费金融产品——滴滴分期。
薛红燕表示,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推出汽车消费金融产品,都是与主业紧密相关的金融多元化布局,容易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站稳脚跟。滴滴布局第三方支付,将弥补其金融账户体系的不足,为其整合现有内部金融业务板块提供基础。未来可结合出行场景优势,聚焦支付环节形成的资金需求和资金积累,推出余额理财业务、试点小额消费金融产品等,助力其数据资源变现。
王鹏博表示,滴滴在行布局金融业务主要是拓展多维度的增值服务,在他看来,滴滴在行的主要优势来自于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较高的使用频率和粘性。
4
布局计划仍面临两大阻碍
不过,对于滴滴出行来说,发展支付业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易久拍的互联网支付牌照今年6月就到期,目前能否续签还是一个未知数。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相关续约规定,续约前六个月内不得变更股东,因此预计滴滴出行与易久支付实际上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工商手续。
此外,滴滴出行用户目前主要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行卡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金服和腾讯均为滴滴的投资方。有分析人士认为,滴滴独立布局支付业务,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很受伤”。
王鹏博表示,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说,高频使用场景减少,交易量和数据积累都会受到影响。相比于交易量,数据积累和高频行业管控减弱才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滴滴的支付布局是否会受到股东的掣肘?王鹏博认为,“肯定会有阻力,但应该不会是排他性的。”
不过薛红燕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格局已经确定,滴滴的场景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交易量的份额有限,加之用户的支付习惯也已确定,滴滴自身布局第三方支付对这两大巨头影响有限,应该不会遭遇股东的阻力。
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