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淘宝、小熊快声等APP,芒果TV、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以及丰巢扫码取包裹时,大家都能看到低价充值的弹窗广告。29.9元充值100元、49.9元充值200元、69.9元充值200元的广告随处可见。大家在网上使用微信、微博、电商平台时,经常会收到“29.9元,甚至19.9元、9.9元充值100元”的弹窗广告。一些想薅羊毛的人试了一下,发现确实有不少花招和套路。
消费者按照弹窗广告充值后,发现充值的不是100元,而是20张5元充值券。每张5元充值券都要充值100元才能使用,而且每个月只能使用一次,这就意味着20个月需要充值2000元。很多老年用户掉入陷阱,每月100元的话费根本不够。更要命的是,这些APP运行几个月后就停止服务,不再退话费。我想在APP里申请退款,但APP没有提供退款入口,联系APP上的客服也没人理睬。
关于弹窗广告,记者采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刚。胡刚表示,弹窗广告涉嫌广告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消费者在这些平台上点击广告并付费,是对平台的充分信任。胡刚表示,任何发布广告的互联网平台,都必须对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平台不能为了盈利而不严格审核广告信息、内容、主体,如果平台未能尽到审核责任,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事实上,对于打开并付费弹窗广告的消费者来说,维权难度相当大。一方面,所有纠纷都发生在互联网上,很难发现这些小众APP中的违法企业,无法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涉案金额并不大,达不到一些职能部门执法的标准数额。这些运营APP的公司往往形同虚设,一些市场监管部门无法对其下手。因此,互联网监管部门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保障消费者权益。
同时也要求我们消费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了便宜而盲目下单。对于网络上不合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购买。下单时一定要看清楚交易规则,避免被各种营销手段所欺骗。千万不要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的情况下直接付款。交易完成后,一定要保留交易记录、电子账单等相关证据,可以作为维权投诉的依据。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关注我,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