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BB
几个月前,知乎跟大家分享过“非主流”席卷午夜综艺节目的案例,原本以为这种怀旧风仅限于唱歌直播间,没想到现在也席卷了群播。
最近在抖音的团播中,不少团购主播开始以“非主流”妆容出现在屏幕前,并以80/90年代最火爆的音乐游戏作为背景,让整个直播间变成了一个怀旧游戏场景。
目前,这类直播的热度不低,最高甚至可以达到平均32.1万在线。需要注意的是,秀场直播近年来在行业内被认为处于下行阶段,而组播在今年却受到不少关注。那么这种模仿音乐游戏的组播,真的能带来娱乐直播的“文艺复兴”吗?
试镜团体直播在线人数32.1万人
说到模仿音乐游戏的组播,就不得不提师傅“龙昊天”,据了解,龙昊天本人是一名街舞运动员,他不仅获得过世界街舞锦标赛冠军,还是中国国家街舞队队员。
今年十一月之前,龙昊天经常和一些舞者一起在街头直播跳舞,人气最高的时候有两万左右,直播内容跟一般的综艺节目没什么区别,秀完街舞之后,就先感谢家人的恩情。
不过从11月份开始,龙昊天就将组团直播的舞台背景换成了《劲舞团》,要知道这款游戏在当时可是“非主流”文化的起源之一,所以这场直播一出就引得不少粉丝驻足观看。
直播过程中,粉丝们可以看到龙昊天团队6名左右成员根据BGM进行SOLO或者集体舞,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屏幕上会出现各种模仿的上下左右键盘。
为了让直播更加逼真,有队员在休息时间还会模仿游戏中的人物进行互动,这引来不少粉丝留言,询问直播是真人还是AI。
数据显示,过去30天,龙昊天团队共开播28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1.34亿,平均每场直播时长约1.5小时,平均峰值人气达20万,得益于此,龙昊天粉丝30天暴涨143.5万。
必须说,除了场景的变化,龙昊天和其他组播在互动模式上也有不同,龙昊天的组播并没有引入礼物控制的设定,也就是说网友们的打赏和组队主播的表现没有任何关联。
此外,龙昊天的团队爆红之后,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变动,其中一名成员“魔镜魔镜”离队,创建了自己的账号“胖脸魔镜魔镜”,直播内容以模仿《劲舞团》为主,短时间内平均在线人数达到4万人,30天粉丝数增长53万。
这种复古模式火起来后,近一周有不少团播团队加入战场。与龙昊天、静子等专业街舞者不同,后期入局的团播依然使用《劲舞团》的背景,但舞蹈技巧比较简单,并加入了互动模式,即网友可以通过送礼物的方式决定主播表演的内容,比如触动星空、Top.One等账号。
群播是娱乐广播的新趋势吗?
娱乐直播从业者对组播应该不陌生,组播在节目直播的发展中早已存在,这些主播几乎都是以男团或者女团的形式出现,就连曾经红极一时的虚拟偶像A-SOIL也算是组播的一种。
相比独立主播的娱乐播报,群播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群播成员多,一场直播可以包含游戏、舞蹈、唱歌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新主播上手容易。对于很多新主播来说,刚上线时,互动交流是个大问题。而群播可以让善于沟通的群成员来处理,性格内向的主播可以专心做好节目。
更重要的是,团播主播本身就具有话题性,而队员之间组CP等操作,不仅可以让直播更有效果,还能激发粉丝对不同CP的付费欲望。
但正因为以上因素,组播门槛相较于大部分选秀娱乐节目来说较低,很多没有唱歌、跳舞功底的业余播主也想尝试一下这个行业,这也导致了组播长期以来并没有太多的行业亮点。
有的团播为了吸粉,甚至给不同的主播设置一些惩罚、PK,比如踩穴位、吃柠檬、坐气球等,有些条件优秀的主播会用加好友、加微信作为奖励诱惑。
今年群体直播虽然整体玩法没有太大创新,但内容和场景令人耳目一新,有的直播团队搭建了幕棚,有的则租用了适合场合的场景,低俗、惩罚性的内容很少,表演也越来越专业。
当然,组播的内容升级也标志着主播的职业化,这也是大多数公会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组播账号都标有“主播招募”字样,留住一名优质主播也是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类似景菁菁离开龙昊天的情况无疑会带走一定粉丝的注意力。
新瓶装旧酒的内容尚未广泛传播
其实从整体来看,团播的核心还是秀场直播,有点像“新瓶装旧酒”,因为正常直播的框架还是在粉丝互动打赏之后,主播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模式还是沿用秀场直播的老模式,靠打赏变现,吸引付费用户加入社群。
更重要的是,从受众群体来看,不同内容的粉丝圈层都比较固定,内容没有出圈。比如龙昊天和晶晶晶的粉丝中,有将近59%的粉丝年龄在31到40岁之间,这些粉丝基本都被《劲舞团》洗脑了。而全一游女团和Fo.U的粉丝则集中在18到30岁之间,这些粉丝受到综艺女团的影响较大。
组播近段时间之所以受到关注,背后是平台补贴的驱动。据了解,今年9月抖音曾两次举行组播公会交流会。快手也紧随其后,发布了组播领域的回归政策。
于是我们看到平台上开始出现不少组播,不少直播间的内容也良莠不齐。有的账号延续了以前组播的低俗作风,被网友吐槽是“直播夜店”。虽然有些账号设置了高端场景,但直播间人气不旺也说不过去。像龙昊天这样专业功底扎实的团队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看来,组团直播还不足以称之为一种“潮流”,期待模仿《劲舞团》的“复兴”也只是一时的热闹而已,只有解决内容同质化、拓展更多的商业模式,娱乐直播才有可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