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里,巨头之间争斗的场面层出不穷。比如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争斗,目前我们在微信上无法查看淘宝相关链接,也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在淘宝上购物和付款。最近,苹果和腾讯也因支付问题展开了争斗。
2017年4月19日,微信发布公告称,因苹果新规改变应用内支付规则,当日17点起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及表情包平台赞赏功能,安卓等其他微信版本不受影响。4月20日凌晨,微信团队再次发布通知,称“19日下午上线的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帖功能紧急关闭”。微信进一步确认,二维码转帖功能也已关闭。苹果回应称:“微信可以选择提供‘内购’功能,让用户对自己喜欢的公众号运营者进行赞赏。”
苹果与微信的“打赏之争”核心到底是什么?
按照苹果的规定,苹果可以获得开发者应用销售收入的30%,因此苹果当然不希望iOS生态中的开发者绕过苹果来完成支付——尤其它还是拥有8亿用户的微信。
因此,微信和苹果这次博弈的焦点,就在于“支付”。微信坚持打赏必须使用微信支付,无论是直接打赏还是二维码打赏;苹果坚持要求应用开发者使用苹果的应用内支付(IAP支付)作为用户购买虚拟物品等的唯一支付渠道。如果是实物购买,苹果并不限制支付,比如在淘宝、京东的应用里买东西;在美团、饿了么订外卖;在摩拜、ofo单车上支付等等。
微信打赏功能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原创,让读者打赏作者,激励原创作者继续创作。自2016年10月打赏功能内测以来,成为不少撰写原创文章作者的收入来源。微信目前对打赏不收取费用,也不采取分成模式,所有收入归公众号运营者所有。但如果用户通过苹果IAP支付,意味着每打赏10元,苹果要抽取3元,公众号运营者的收入将大打折扣。对于微信来说,不仅无法获得分成,还可能减少部分微信支付交易量,成为最大输家。
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16年底,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54%,以微信为代表的腾讯的市场份额为37%,其余不到10%的市场份额被众多其他机构瓜分。2016年初,支付宝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足1%,没有进入前十。
根据支付领域
如何运作
移动支付(扫码支付、现场支付)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买东西不再需要带钱包,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行,这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
某市场研究机构在研究报告中称,中国能快速推广近端支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后发优势。中国没有浓厚的“信用卡文化”,所以直接从现金支付阶段跳到了移动支付阶段。而对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如何改变消费者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成为发展移动支付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分析移动支付的市场机会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移动支付的概念。移动支付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其实就是通过手机进行支付。其他移动设备的交易其实非常少见。最常见、最被接受的移动支付方式是二维码支付。
对于支付创业者或者从业者来说,我们更关注线下移动支付的市场机会。线上支付公司一般都是自己把控,只需要对接就可以了;而线下支付公司需要有团队去布局、运营市场。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也是很大的机会。
例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店铺安装POS机不仅要支付硬件成本,还要支付交易费用,因此很多店铺并没有安装POS机。另外,小城市信用卡普及率不高,也影响了POS机的普及和推广。但这些因素都是移动支付的机会,因为移动支付可以绑定信用卡、借记卡,也可以直接用零钱支付,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相比POS收单的交易场景,移动支付可以开拓更多新的市场机会。
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最终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应用场景的竞争,更多的应用场景意味着更多的支付可能性。
中国便利店的支付方式
运营商在支付领域该如何发展?
事实上,除了三大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芯片厂商、终端厂商都认为自己能在移动支付市场分得一杯羹。2015年“红包大战”后,微信支付迅速抢占了大片市场份额。支付宝一家独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第三方支付市场也进入了洗牌阶段。谁能在实际商业应用中构建强大、安全、便捷的个人账户体系,谁就能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但三大运营商的支付服务加起来还不足以占据1%的市场份额,目前其中做得最好的还是易付宝。中国移动在管理客户账户体系方面经验相对丰富一些,但主要局限于手机用户的账单、积分管理,对于涉及资金的个人账户的真正管理还没有深入。在资金账户管理方面,银联和第三方支付的经验领先于运营商,这是运营商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的状况,也不是靠挖人就能解决的。如果移动支付在业务和技术应用方面都形成一个成熟的平台,提供给运营商、银联和第三方支付共同竞争,第三方支付最大的优势就会体现在支付服务的创新上,这或许是决定性的优势。
运营商若想在支付领域有所建树,关键是增加线上线下相关业务,提升用户体验。三大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户基数大,由于其中几家还处于业务起步阶段,在支付宝、微信两大明星产品的存在下,运营商若想做规模化的产品,必须重视用户体验。运营商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对未来的市场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微博、微信、搜狗、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搜索易付通、沃付通、支付宝等关键词,得到的资讯非常少,可见运营商在支付领域的投入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
移动支付标准已然形成共识,市场需求也已充分彰显,如何打造用户体验的创新模式将决定运营商支付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中成为行业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