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关于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续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公布了9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续期期限为2017年6月26日至2022年6月26日。其中有一项例外,即青岛百达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许可证有效期为2017年7月20日至2022年7月19日,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青岛市)。
继收紧支付许可证发放后,人民银行开始逐步收紧支付许可证续期要求。本次续期过程中,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期的通知》(银发[2015]358号)第六条规定的不予续期情形”而未获续期,另有2家公司缩减了业务范围。
目前,拥有全国性支付收单许可证的机构仅有43家,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本次《决定》中也可以看到,区域性支付许可证机构已成为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
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被摘牌
按照该决定公布的顺序,这9个机构分别是:
◆ 莆田市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 西安银信商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
◆ 北京椒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中诚信合支付有限公司
◆ 山西兰花商业支付有限公司
◆ 哈尔滨金联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瑞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长沙商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乐富支付有限公司
上述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中,除乐福支付有限公司外,其余8家的业务范围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尽管9家非银行支付牌照未获续期的原因相同,但乐福支付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均为银行卡收单。中国人民银行在《决定》发布后不久便发布声明称,“我们正与人民银行保持密切沟通,正在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将在短时间内取得人民银行的最终批准,在此期间各项业务正常运营。”此前,乐福支付有限公司海口分行因外包业务管理不善,给他人利益造成损失,被人民银行罚款3万元。
两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缩减业务规模
《决定》还显示,两家非银行支付机构获准续期,但被责令在部分地区停止运营。
随兴福支付有限公司
该公司许可的业务类型及范围为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吉林、辽宁、浙江、福建、黑龙江省除外)。《决定》显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4年银行卡收单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银发[2014]267号),责令其在吉林、辽宁(含大连)、浙江(含宁波)、福建、黑龙江等5省市停止银行卡收单业务。
山东在线名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许可的业务类型及范围为互联网支付,《决定》显示,其处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期的通知》(银发[2015]358号)第六条规定的不予续期情形,预付卡发行、受理业务不再续期(北京、青岛)。
24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对此一笑置之
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我国支付机构年处理交易量由371亿笔增至1855亿笔,金额由18万亿元增至12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71%和90%。2016年,我国支付清算行业业务增速位居全球第一。
人民银行已分五批共发放270张支付牌照。此后,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快速发展,支付行业乱象频发。人民银行表示,原则上一段时间内不再批准设立新的机构,并将把规范引导现有机构、化解风险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支付业务监管治理。
2017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共有12家支付机构被吊销支付许可证,包括第四批换证结果的9家,第三批换证结果为浙江盛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南鑫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海南海岛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与国付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支付许可证被吊销。至此,共有23家支付许可证被吊销,剩余247家。
从过剩到短缺,随着牌照数量的不断减少,存量牌照的价值也会不断上升。毕竟,无论是线上业务还是线下市场,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掌握了支付牌照,就相当于掌控了资金流和信息流。再通过入口优势,打通线上线下数据,打造资产、支付、营销闭环,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生态。这是每一家有志机构的愿景。因此,第四批续期结果公布后,市场上247家持有支付牌照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想必都笑而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