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返利诈骗频发,警方提醒:勿贪小利,谨防被骗

2024-06-03
来源:网络整理

“被虚假订单诈骗的人数往往是最多的,骗子利用受害者前期喜欢下虚假订单获取小额回报的心理,进行后续诈骗。”据市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受害者在看到虚假订单、点赞返利等信息后,主动联系骗子,随后在骗子引导下下载APP,通过下大单、连单等方式进行诈骗。

5月21日,编辑从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获悉,5月13日至5月20日(5月16日为零),我市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9起,环比上周下降55%,涉案总金额1.31亿元,环比上周下降66.3%。

其中虚假投资理财案件2起,涉案金额1万元;虚假订单返利案件3起,涉案金额1万元;冒充电商客服案件1起,涉案金额1万元;虚假赌博案件1起,涉案金额1万元;冒充他人案件1起,涉案金额1万元;其他诈骗案件1起,涉案金额1万元。

有人会想,“我兜里一分钱都没有,骗子怎么会骗我呢?”其实,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到骗子要花多少心思才能掏空你的钱包,他们不遗余力地用“花呗、借呗、贷款”骗你……

1. 警告

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你所在的小区或村子里、超市门口、出租车上、电影院里,都贴着防骗宣传单。在接触一些受害人后,小编发现,很多老乡每天也都看到各种防骗宣传,但总觉得自己不是被骗的人。

受害人刘女士:“我们是从网上的陌生人变成朋友的,我以为他真的会帮我赚钱,没想到按照他的建议投资后,钱却无声无息地被骗走了……”

受害人张先生:“之前刷过几次单,确实拿过几十元奖励,就信以为真了,没想到刷了大笔单之后,一分钱都没拿回来,全被骗子卷走了……”

受害人赵女士:“刚看到诈骗宣传的时候,很庆幸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我没那么多钱可以被骗,没想到自己被骗子引导着在多个APP上借贷……”

2.典型案例

小编了解到,5月15日,老城镇一村民报警,称在抖音上认识一人,自称是投资理财达人,能帮他赚钱。该村民随即开户投资,平台显示有盈利,但要一周时间才能提现。

遇到此事该村民仍不认为自己被骗,幻想着一个星期后能得到一大笔好处,后来在家属的劝说下到公安机关报案,但报案时仍抱有幻想。

“由于受害人删除了所有相关聊天记录和投资记录,给警方的调查带来一些障碍。我们再次走访时,他称自己村里有防骗宣传广播,村民小组里也经常听到防骗宣传,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没被骗,不会上当受骗。”防骗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

相关链接:长葛真实案例(5月13日-5月20日)

5月13日,全市发生4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39亿元。

1、鄱湖镇一女子在微信群看到兼职接单广告后下载了“阿辽”APP,先是尝试做小任务,对方如实返钱,她便放心继续做任务,后对方以成为会员可获得高额佣金为由骗取其8871.39元。

2、增福镇一女子接到陌生电话,自称是淘宝客服,以帮其取消会员代理费为由骗取人民币。

3、老城镇一男子在“天娱”手游平台出售游戏账号,有人添加其QQ号并成功购买游戏后,提现时平台提示银行账号输入错误,并以解冻账号为由骗取其人民币。

刷抖音微信来消息不提示_刷抖音的时候微信消息_刷抖音看不到微信消息

4、大周镇一女子接到自称百世快递员工的电话,称包裹丢失,要求三倍赔偿。女子加此人为微信好友后,收到二维码,称扫码即可赔偿。女子扫码后发现,卡上的人民币被盗用。

5月14日,我市发生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

老城镇一女子在抖音上认识一名陌生人,聊天中,该陌生人自称是BTTC投资平台的经理,平台正在庆祝成立十周年,称充值投资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在陌生人的怂恿下,女子多次到指定平台充值,无法提现时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5月15日,我市发生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

长沙办事处一男子接到自称第三方讨债平台人员的电话,称其在“京东白条”平台上有一笔6年前的贷款需要处理,他致电京东客服查询,果然显示有贷款8233元,目前需还本金及利息余额1000元,于是报警。

5月17日,我市发生4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人民币

1、金桥办事处一居民接到自称许昌市公安局警察的电话,称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需配合警方调查。受害人在对方指导下,从美团、360、借贷、花呗等平台借款3万元并转入银行卡,并告知对方验证码。随后,受害人发现卡上3万元已被盗用。

2、某建设办女子在微信群看到刷单返利信息,扫描二维码下载APP抢单赚佣金,先是尝试完成小任务,成功提现,后对方以连续下单后才能提现为由,骗取其钱财。

3、建设办一女士收到短信称点赞、关注抖音可得佣金,添加对方微信后,下载“京语”APP抢单,被骗走人民币。

4、长沙某办事处女子在交友平台“华夏时报”上爱上一名陌生男子,该男子加她微信,称其微信被封,无法付款,要求女子垫付钱款,日后再还,男子以此为由,共计骗取女子9134元。

5月18日,我市发生两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

1、石巷镇一男子收到一条贷款短信链接,他打开链接下载了“微信贷”APP,在APP上申请贷款,填写了个人信息、身份证、银行卡账号等信息。对方以银行卡账号填写错误、需要解冻为由,骗取其1万元。

2、大周镇一男子在百度上搜索到一家化工公司的网站,通过电话与该网站取得联系后,向对方购买化工原料,被骗走人民币。

5月19日,我市发生两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

1、建设办一名女子接到陌生号码来电,对方称其快递丢失,需要理赔,并要求其在APP商店下载“科大讯飞听力会议”APP,在APP中对方称其银行卡账户出现问题,需要重新输入账户密码,并启动APP远程控制功能,随后盗取其卡内3450元。

2、河上桥镇一男子接到一冒充理赔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以受害人在淘宝上购买的物品有质量问题,需要赔偿为由,骗取受害人1万元。

“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骗子精心准备的层层骗局,骗子们瞄准的就是你的钱财,以及你不愿意上当的心理。”该市反诈骗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编辑,当人们认为自己不会被骗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被骗子骗走的时候。

长葛市媒体融合中心记者 张倩

校对丨明初美术编辑丨王睿

值班主编:赵凤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