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一则“部分高校停止使用微信支付”的消息成为微博热议话题。
随后,微信支付连续三次回应,并最终在晚间近11点时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对于原涉及学校主体运营的生活服务场景的费率调整,将维持零费率的优惠政策,同时仍向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支付0.1%的技术服务费;校园盈利场景的费率将进行精细化管理,费率拟调整为0.2%,其中微信支付实际收取0.1%,另外0.1%作为技术服务费支付给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
三个修改后的答复包含哪些信息?
此事源于多所高校通知。6月25日起,西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发布通知,称腾讯微信支付将于7月1日起对校园场景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除收取学费外,其他收费将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续费。6月30日起,学校将暂停校园卡用户的微信扫码支付服务。
在第一则回应中,微信支付表示,自2015年起,微信支付对校园非盈利支付场景(学费、生活服务等)长期实行零手续费优惠政策,并持续投入银行通道费等成本。未来,微信支付仍将继续维持校园非盈利支付场景(学费、生活服务等)零手续费优惠政策;计划仅针对电商、酒店、旅游等少数盈利场景继续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提供服务。
在此次回应中,微信支付首次对校园场景进行区分,设置非盈利支付场景与盈利场景,且非盈利场景由学校公告中提到的学费扩大到学费、生活服务等。同时,微信支付还强调,即使是在盈利场景,其费率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公告并未明确具体的费率标准。
一位接近微信支付的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透露,盈利场景的优惠费率大多在0.2%至0.38%,不会超过市场同行的0.6%。换言之,对于校园行业的非盈利场景,对于学校实体的费率一直为零,比如学费、食堂等,但微信支付需要承担银行渠道费用的成本;这次费率调整主要针对盈利场景,比如电商、酒店旅游等,避免占用过多微信支付补贴资源。
第二次回应其实是微信支付的道歉信,不过这封“道歉信”经历了“二次删除”的修改过程。在“二次删除”版本中,微信支付透露“由于其在校园等非盈利场景继续实行零手续费优惠政策,为此产生的银行渠道成本超过10亿元”,但在后续版本中,这一表态被删除。在这封道歉信中,微信支付依然表示“在校园等非盈利场景,我们将继续保持零手续费优惠政策”,并表示诚挚的歉意,并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与高校的沟通流程,加强合作”。
在第三场问答环节《问微信支付“校园支付费率”问题》中,微信支付再次强调“校园学杂费一直保持零费率优惠政策,变更从不涉及该类场景”。在问答环节,除了继续沿用上述非盈利支付场景和盈利场景,微信支付还新增了学校主体作为标准,具体表述为“原费率调整涉及学校主体运营的生活服务场景,仍维持零费率优惠政策”。同时,微信支付首次澄清,计划将校园盈利场景的费率调整为0.2%,其中微信支付实际收取的费率为0.1%。最后,针对上述两种场景,微信支付将向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支付0.1%的技术服务费。
“超过10亿元”的渠道费用究竟有多大?
微信支付在第二次回应中提到,“微信支付在校园等非盈利场景继续实行零手续费优惠政策。随着校园场景和商户数量不断增加,我们发现一些电商、酒店、旅游等盈利场景挤占了零手续费教育补贴资源,导致成本增加。”在“立即删除”版的第二次回应中,微信支付透露“为此花费的银行渠道费用超过10亿元”。那么,这么高的银行渠道费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支付环节,微信支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支付通道,方便资金流转。第三方支付机构最主要的成本就是渠道成本。按照行业通行标准,使用信用卡(通常是贷记卡),第三方支付机构每笔交易需要承担约0.5025%的渠道成本,包括不超过0.45%的发卡银行费用、0.0325%的银联管理费、0.02%的银联品牌使用费;使用借记卡(通常是储蓄卡),第三方支付机构每笔交易需要承担约0.3825%的渠道成本,包括不超过0.35%的发卡银行费用、0.0325%的银联管理费。
也就是说,每完成一笔交易,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承担约0.3825%至0.5025%的渠道费成本。微信支付的渠道是通过银联或者中金公司联系银行实现直扣,由于支付量较大,微信支付对于发卡银行的手续费成本有一定的溢价空间,都是和银行逐一协商约定的,并未对外公布,可以简单理解为它的渠道费率比上述0.3825%至0.5025%略低。
那么,微信支付承担的这部分渠道成本通常会转嫁给商户侧,在校园等公益场景,微信支付会进行补贴。据博通咨询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报告显示,对于线下二维码支付,除教育培训、游戏等特殊行业外,费率为0.6%,商户收款费率在0.3%-0.38%之间。而线上支付方面,针对不同行业划分了五种费率,分别为公益支付行业0%、理财相关行业0.15%-0.2%、消费行业0.4%、一般行业0.6%、教育培训、游戏等特殊行业1%。
“对于学校实体的收费费率一直为零,比如学费、食堂等,但微信支付需要承担银行渠道费用的成本;这次费用调整主要针对电商、酒店、旅行等盈利场景,避免占用过多微信支付补贴资源。”一位熟悉微信支付的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整体来看,校园场景一直被视为公益场景,监管部门对此类场景持续实行优惠的支付费率政策,且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呼吁对中小微企业、公益场景进行降费让利。此次微信支付针对校园场景提价,说明微信本身依赖金融科技板块盈利压力较大。但同时也建议微信支付本身在社会责任和盈利之间取得平衡,毕竟即便能依托微信的高粘性自然获取用户,但年轻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博通咨询高级金融行业分析师王鹏博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新京报首席记者 白金蕾
编辑 徐超
赵琳 校对
(新京报记者 蒋凡 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