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GCC为代表的中东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重视,我们的客户主要分为电商、游戏、泛娱乐三大类,其中互联网泛娱乐在中东的表现非常出色,很多知名应用如Yala、Mico等在中东地区非常受欢迎,收入非常可观。
电商也处于非常火爆的阶段,中东两大电商平台Noon和阿里巴巴,都有大量中国卖家,他们的支付平台会代做,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独立网站目前非常活跃,预计未来会迎来爆发期。最近也有很多人来找我们咨询合作,最近空港自贸区也专门推出了E自贸区,也看到了电商的增长趋势。
相对而言,游戏的本地化属性没有那么高,大部分厂商还是以全球化为主,并没有针对中东做特别的本地化,当然这也是业务性质决定的,游戏不像电商、娱乐那么有本地化要求。
今天的内容主要想讲一下中东支付市场的现状以及当地的支付方式。一般来说,中东的支付渠道分为三类:信用卡、借记卡(网银)、线下支付(比如点卡)。
线下支付在国内互联网早期就经历过,是支付的早期阶段,当银行和互联网基础设施足够发达后,线下支付是某个阶段的临时产物,必然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在国内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鉴于很多客户还在询问中东离线支付的情况,这里还是有必要普及一下。目前GCC海湾六国离线支付市场已经到了尾声,即将启动。早期国内比较熟悉的两家公司是和,目前问题比较多。我们有两个客户被欠款50多万美金,大概率会走法律诉讼。
这一切的核心原因是GCC卡(包括信用卡和银行卡)的占比非常高。在线支付非常便捷,挤压了传统线下支付公司的生存空间。下面是一组卡渗透率数据,一目了然:
因此目前中东地区主流支付市场还是被本土的在线支付网关公司()所占据,比如TAP等,相比于国际上的大型支付公司,本土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支持本土银行支付网络,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卡(网银)。
根据上表各类卡数量的统计,银行卡的数量远大于信用卡,因此开办银行卡可以大大提高(至少翻倍)客户覆盖率或网上支付转化率。因为本地客户基本都会选择本地支付公司。本地支付公司还具有其他几个优势,比如对本地卡组的费率比信用卡低、付款周期更快、无需押金等,这些都非常吸引人。
我们再说一下当地的卡集团有什么,就是上面表格里提到的/,可以和中国的银联做个对比。
在选择支付合作伙伴方面,目前不同类型的公司采用不同的策略:
第一类是全球化、业务分布均匀的公司,中东地区不是其核心市场,这些公司与全球支付公司有长期稳定的合作,本地化进展较为缓慢,主要渠道仍为信用卡(主要在欧美地区)。
第二类是业务同样全球化,但针对不同地区优化本地支付渠道的公司,他们会考虑与TAP这样的公司合作。
第三类是重点业务区域在中东的公司,他们会重点与中东本地的支付公司合作,而不是提供全球信用卡渠道的公司。
在选择本地支付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时,商户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资质:由于中东地区金融科技起步较晚,例如2018年MADA才上线,因此监管还在逐步完善中。很多国家都没有正式的支付牌照,都是以逐案行政审批的形式。中东地区有正式审批可以查询的国家有三个:沙特、巴林、阿联酋。沙特作为重点市场,目前有官方渠道可以查询,即沙特央行(SAMA)官网。
第二,覆盖的当地渠道:GCC 是互联网公司在业务上定义的区域,一般会整体处理。但其下有 6 个不同的国家,需要面对不同的监管,支付方式需要逐一协商,工作量很大。比如前面提到的提供 MADA,最多只有 TAP 提供,目前支持 MADA、Kent 和 Naps 也即将上线,形成覆盖整个 GCC 的单一界面的简单解决方案。
第三,费率:本地银行卡的费率一般比国际信用卡低0.5%以上,所有本地支付公司都是如此。
第四,是否支持海外汇款:比如很多中国商户注册在香港或者新加坡,大部分支付公司无法汇款到香港或者新加坡,商户需要在中东地区(比如迪拜)注册牌照,才能获得银行账户,进行本地支付。
(本文作者Eric为Tap中国负责人;国际资讯由“跨境物流/华领云科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