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 1、第三方支付行业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的对接,为双方交易提供便利。第三方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担保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为资金支付提供的“中间平台”,由买方将货款支付给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由第三方提供安全的交易服务。其运作实质是在收款人和收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实现汇款的可控停顿,只有双方达成一致,资金才能确定。 第三方支付按业务类型可细分为银行卡收单、网上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其中,网上支付按支付终端不同又可细分为固网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兑换等。 目前,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是最主流的线上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的分类从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按照不同时期的主要增长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3年-2017年的线上场景驱动阶段;第二阶段为2017年-2019年的线下场景驱动阶段;第三阶段为2019年开始的行业支付驱动阶段。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史2、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分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机构需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应的第三方支付业务。
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同时,牌照也为行业构筑了较高的门槛。截至2020年9月,我国已发放9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牌照,未到期或未注销的持牌企业共计242家。从牌照数量来看,未到期或未注销的牌照共计384张,包括银行卡收单牌照62张、预付卡发行受理牌照147张、预付卡受理牌照6张、互联网支付牌照108张、手机支付牌照48张、数字电视支付牌照5张、固网支付牌照8张。 截至2020年9月各类第三方支付牌照数据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各类电商消费平台的移动化,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创造了更多的使用场景,促使行业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不断增长。2014年至2020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从6万亿元增长至25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37%。虽然交易规模一直在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增速仅为10.53%。2014年至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速相关报告:中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报告》。 3、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存在的问题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向深圳市腾富通电子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天富通)、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财付通)开出了百万元罚款。
其中,腾付通因11项违法行为被警告,罚款合计614万元;财付通因8项违法行为被警告,罚款合计877万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2020年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具罚单72张(按处罚号计算),分布在49家不同的支付机构,罚单总金额(含责任人罚单)为115万元。从2020年支付机构收到罚单的总体情况来看,72张罚单中,有1张亿元罚单、5张千万元罚单以及多张百万元以下罚单。其中,商银信公司因16项违法行为被监管部门罚款1.16亿元,创下支付机构被罚最高纪录。 此外,银盈通支付、开联通支付、裕富支付等多家支付机构被央行开出千万元罚款,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违法机构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2020年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的罚款金额 四、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发展机遇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初期,以C端市场(账户端)为主要切入点,C端支付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绝大部分。但当前行业新增用户流量已趋于饱和,增量市场逐渐变成存量市场。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变革,B端(收单端)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
2019年,我国线下第三方支付收单交易规模达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6%。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场景向线上转移,线下零售交易量下降,导致线下收单交易规模下降。预计2020年我国线下第三方支付收单交易规模约为6.1万亿元。2020年剔除新冠疫情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商户数字化程度来看,我国95%的中小商户还未达到基础数字化运营水平。在中小商户数字化运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2016-2020年中国线下收单交易规模及增速2、C端市场已形成垄断格局,B端市场竞争开始拉开帷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线上流量场景已趋于垄断并达到饱和的状态,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巨头待挖掘的金矿。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财付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机构凭借二维码支付抢占线下市场。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分别以49.16%、33.74%、6.93%的市场份额位居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市场前三。 2020年Q2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格局相较于C端市场,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较为分散,2019年在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市场中,银联业务交易规模约5万亿元,占线下收单市场交易规模的7.8%,拉卡拉占比5.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线上流量场景趋于垄断并达到饱和的状态,线下场景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巨头们争相挖掘的金矿。2019中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市场竞争格局3、监管政策不断加强,第三方支付领域反垄断加强。第三方支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不再只是支付,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功能不断叠加在支付入口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叉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相关监管政策也逐渐趋严。 2021年1月20日,为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以加强金融监管为重点,在第五十五至五十七条明确支付领域的相关审查和反垄断监管,明确界定相关市场范围和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规定》体现了区分C端机构和B端机构的原则,也表明加强相关领域反垄断审查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