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清算公司推出创新服务终端机,助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2024-06-07
来源:网络整理

记者 | 苗益伟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跨境清算公司作为服务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的金融基础设施,推出了服务跨境支付清算的新产品,以及拓展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新方向。人民币的“朋友圈”。

2020年以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相继发布相关报告,指出银行、企业等市场主体面临成本高、速度慢、响应速度低、监管不力等挑战。透明度、标准不一致以及使用跨境支付服务的进入门槛高。

为解决市场痛点,11月7日,跨境支付清算公司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推出了全新上线的“跨境创新服务终端(CISD)”。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这款硬件盒子基于统一接口、统一标准,可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一体化处理,大大降低了技术准入门槛和准入成本。在实际使用体验方面, CISD可实现开箱即用、一键升级、运维便捷等优势。

此外,针对我国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场景,该设备可实现跨境电商资金批量清结算及监管数据报送的标准化处理,满足企业资金管理需求。跨境支付账户,智能推荐更顺畅、更快捷、更低成本的汇款路径。

据该跨境清算公司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200家银行和企业用户应用了CISD及其系列产品,其机构分布在香港、新加坡、英国等海外主要金融市场。

跨境支付系统_富友跨境支付_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跨境清算公司总裁徐在跃透露,近年来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和占比整体增长较快,2021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款总额36.61万亿其中,跨境收付款余额11.6亿元,同比增长29.0%,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款总额的47.4%,较2015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CIPS系统共处理人民币支付业务308.62万笔、金额70.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1%。 ,业务量稳步增长。这意味着,尽管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和复杂的外部环境,跨境清算公司的业务量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徐在跃表示,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的主要增长来源是资本项目,但在贸易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收付款仅占跨境收入的17.3%。人民币与外币支付占比均呈现同步增长,虽然贸易中外汇的使用仍较为普遍,但不可忽视的是,外贸企业使用人民币支付的意愿很强。

例如,2021年中国银行对3300余家中外企业人民币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78.8%的受访中外工商企业愿意考虑使用人民币或增加在人民币结算业务中的比例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上升;71.2%的受访外商工商企业表示在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愿意考虑使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

徐在跃表示,在全球经济下行、主要经济体汇率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在财务层面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但如果跨境人民币结算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企业甚至会感到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他说,因此,本币结算工作需要有序推进,要坚持“本币优先”原则,以市场化、企业化为主导,与外资银行、外资企业共同协商、共建。进一步优化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降低“跑道成本”和财务成本,充分发挥CIPS作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主通道”的优势,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本地银行间支付的便利性。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结算覆盖范围,为境内外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优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