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购的会计分录
材料的每日收货、发货和盘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来核算。
1.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在途材料”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从外部采购材料时,根据材料是否检验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材料已检验并入库
若货款已经支付、发票已经到达、材料已经检验入库,则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帐款”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且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则应将相应发票凭证上的应付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若尚未付款,材料已收到,但月末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则将该材料按暂价入账,即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应付帐款”账户。下月初作相反记账以抵消,待收到相关发票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 物料尚未检验入库
若货款已支付、发票已到达,但材料尚未入库,则应按支付的金额借记“在途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材料入库后再进行分录。
对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应按照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2、计划成本法下,一般通过“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外购材料时,根据材料是否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材料已检验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已经到达、材料已经检验入库,则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而材料已经入库,则按相应发票凭证上的应付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月末材料已入库但尚未付款且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则按计划成本将材料记入账目,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帐款”科目。下月初作相反记账以抵消,收到帐款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 物料尚未检验入库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经到达,但材料尚未入库,则按实际付或应付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帐户;在材料入库时再进行后续分录。
对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应按照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材料采购是反映和监督材料采购资金使用情况,计算采购材料的采购成本,确定材料成本差异(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的会计科目,既是成本计算科目,又是经营成果科目。
“材料采购”科目为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公司日常按计划成本采购材料的采购成本。
本科目借方记录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节余差额,贷方记录材料入库的计划成本和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超支差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此帐户可按供应单位和物料类型进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