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在一个半小时内联系了二十多个受助人后,他的电话卡服务被终止;王先生在送餐第七个月收到短信,提示他的电话号码涉嫌诈骗,已被停用;蔡先生在自驾游回来的路上导航中断,发现自己的手机号被系统判断为路过诈骗高危区域,无法上网……
在成都互联网治理社会需求平台上,不少市民遭遇过“断卡”事件,他们使用的手机号码大多以193、191开头,这是运营商近期推出的新号码;他们的经历也很类似,短时间内打了几十通电话,或者跑到外地。
卡为何“断线”?若没有骚扰、诈骗行为,如何避免被运营商“误杀”?律师认为,运营商有义务提供通信服务、维护公共安全,提前告知用户风险,对于“误杀”,需及时恢复服务。
打电话太多,系统就会关闭
快递、货运、跨省旅行
从事快递行业近三年的范先生就曾遭遇过快递员的“误杀”。今年2月6日晚,各快递网点即将放春节假期,库存的快件需要及时派送。范先生和同事们在仓库加班打电话与收件人确认信息。“工作号不够用,还用了个人手机号”,范先生回忆道。由于仓库里还有很多生鲜包裹,最忙的时候,他一个小时打了20多个电话。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号码被关机了。“打电话根本打不通,手机提示我的号码被关机了,咨询客服后才知道,我的号码涉嫌骚扰诈骗。”
重新输入身份证和照片后,范先生的手机号恢复了。“我做快递员后,单位号每天至少打几十通电话,个人号每天打不到十通,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经常往返于成都和武汉之间的货车司机黄先生也有类似经历。2020年12月,黄先生申请了一个成都本地号码,用于联系客户。“以前都是用老家的号,就办了成都电话卡,联系客户方便多了。”然而,黄先生用号才十几天就收到短信通知,“说我的号涉嫌骚扰诈骗,已被停机。但平时这个号只在路上联系四川的客户用,一天打不到十个电话。”
致电运营商客服后,黄先生被要求添加客服微信,并提交身份证和自己手持身份证的自拍照,才能恢复号码。“我申请号码时已经提交过这些材料了,用微信还需要再提交一次吗?会不会造成隐私泄露?”黄先生的电话号码一直没用完,“我要一个准确的解释,如果你们不能告诉我原因,我怎么避免再次被停用?”
来自四川广安的蔡先生也对自己自驾游遇到的“断卡”感到疑惑。去年国庆假期,蔡先生开车去广州旅游,来回走高速,途经贵州、广西,进入广东。回来的路上,蔡先生发现移动网络断线,无法导航。到服务区查看话费,发现卡上还有钱。断卡理由是“路过诈骗高发区”。
“经常看新闻,知道有些地方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但没想到自己也会被骗。”蔡先生称,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去营业厅提交身份信息后才能恢复号码,但他想要一个解释,“哪些地区是诈骗高发区?如果以后出行时再次遇到这种情况,还能恢复吗?”
运营商:若有人被误杀,还有机会重新开放服务
四川去年关停173万张手机卡
政事专家联系了三家运营商的客服,得到的答复基本一致,关机原因主要包括被其他用户举报、被系统判定为违规、经过诈骗风险较高的基站等。
“若不存在骚扰、诈骗等违规操作,用户可以持身份证到指定营业厅重新开通业务,经核实后有一次‘重新开通’机会。若用户再次因违规被停号,则存在无法继续使用号码的风险。”三家运营商客服人员均表示,若因途经诈骗高风险区域被停号,客服无法查询到具体基站位置,只能根据停号时间反向推断用户大致位置。
三家运营商客服人员也告诉政世军,目前他们主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开展骚扰电话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和电话拦截、关停等工作。
在这份文档中我发现,拦截关闭体系主要分为基础电信企业和通信管理局两个部分:
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建立完善骚扰电话阻断系统,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充分结合信令监测与通话行为分析,建立骚扰电话阻断策略,完善骚扰电话阻断流程。
各通信管理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和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做好骚扰电话数据收集分析工作,提高骚扰电话监测和发现能力,加强对录音骚扰电话和发现骚扰电话的拦截能力,并做好与基础电信企业的协调配合工作。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于2020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2020年共关停手机SIM卡173万张、物联网SIM卡1232万张。
律师:经营者应履行提醒义务
专家:攻防对抗中关停策略需不断调整
事实上,2020年12月,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就曾回应相关舆情称,在近期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中,如用户号码或微信、支付宝等账号被误封,可致电咨询,公安机关将进行身份识别,对因技术原因被误封的电话号码和账号予以解封。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发布的《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显示,全国已初步建成部级互联网反诈骗大数据统一资源库和部级互联网反诈骗平台,并与28个省级互联网反诈骗系统实现对接,目前全国日均诈骗电话、短信处理量超过364万次。
一位信息通信行业专家告诉正时君,目前关号涉及企业行为,与运营商服务有关。“诈骗攻防非常激烈,犯罪团伙会用各种手段试探运营商的关号策略,各地都出现过犯罪团伙以故作清白的方式诱骗运营商关号。在这样的攻防过程中,运营商需要平衡精准和防护,关号策略也需要不断调整,非常考验企业的技术能力。”
四川君益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斌认为,电信运营商有义务向客户提供通信服务,也有义务维护公共安全。“这种情况和银行类似,电信运营商和银行都有自己的风控系统,这是维护公共安全的必要手段。如果发生意外伤害,客户也有理由要求恢复号码。”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红宇表示,运营商需履行签订合同时的提醒义务,应当提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准确告知用户使用其号码需要注意的风险。
成都时政记者 叶燕 王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