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崛起 QQ 未淘汰,腾讯社交帝国的两款聊天产品有何不同?

2024-06-1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 | 三明治

不得不说,正是微信和这两款聊天产品共同支撑起了腾讯庞大的社交帝国。有趣的是,与很多人最初想象的不同,虽然微信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下迅速崛起并流行起来,但原来的腾讯却没有被淘汰。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腾讯里的很多功能,比如聊天群、原文件传输、聊天记录漫游等,在今天依然非常有用,这也是我仍然把它作为主要聊天工具的主要原因。

腾讯始于1999年,至今已有21年历史,产品相当老旧。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微信应运而生,不再是我们主要的聊天软件。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和改变,希望适应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及时进行功能更新,唤醒低活跃度用户。

近日,腾讯官网在微博悄然上线了一项新功能投票。没想到,这项调查却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这项功能很实用,也有人表示如果敢发布就立刻卸载。截至发稿,腾讯已删除该投票帖。共有5844人参与,近75%的用户投了反对票。

什么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你想看阅读功能吗?”

所谓“已读”功能,是指当用户收到一条消息时,如果选择点击具体内容,聊天软件就会在上面打上大大的“已读”标记。通过“已读”功能,用户可以实时确认对方是否看到了自己的消息,而对方也会知道用户是否读过消息。本质上是一种双向的社交功能。

想象一下,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个三线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终于下班了,顶着寒风,坐地铁回到自己二十多平米的出租屋,准备好好享受夜晚。突然,你的手机响了,是一条微信消息通知。犹豫再三,你还是打开对话框,迎接你的是连续三条客户请求,最后都是“收到请回复”,加班在所难免。

其实,这并不是你的任务,而是同事的话。公司从不给加班费,临时更改需求也没有补偿。但你已经打开对话框,老板发来的每条消息都显示“已读”,甚至假装没看到都是一种奢侈。最后,你只能默默回复“知道了,我马上去办”,然后叹息一声,起床,打开电脑,开始熬夜加班。

有意思的是,作为腾讯的小弟,微信也意识到了社交软件的这个问题,他们也曾收到过“微信为什么没有阅读功能”这样的质疑,当时微信团队表示,微信注重人性,给人撒谎的机会,希望更多人在微信上能体验到无负担的用户体验,像机器一样束缚人未必是好事。

社交聊天工具注重人性化。

“阅读”功能有好有坏

关于社交软件是否应该具备“阅读”功能,一直存在争议。

“阅读”功能在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聊天工具中并不罕见,办公软件如钉钉、交友软件如陌陌、购物平台聊天工具如阿里旺旺、招聘平台如Boss直聘等均上线了“阅读”功能。这些平台的目标很明显:希望“阅读”功能能缓解用户的回复焦虑、加快用户的聊天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微信打开很慢什么原因_原因慢微信打开没反应_微信打开慢解决方法

小编认为,钉钉、陌陌、旺旺等聊天软件其实都是针对企业工作需求、陌生人交友需求、购物需求等推出的效率工具,这些软件发送的消息都具有时效性,需要接收者及时回复,否则很容易造成损失。

对于钉钉来说,上级下达订单后,需要实时查看下级是否已全部收到订单,否则容易出错。对于陌陌来说,与陌生人交友,人们迫切想知道对方的态度,自然需要“已读”功能来缩短社交距离。对于旺旺来说,第一时间确认店铺已收到商品需求,才能完成交易,至关重要。对于这些软件来说,推出“已读”功能是合理且必要的。

不同于效率工具,腾讯QQ和微信的定位更接近于社交聊天软件,而不是某种工作工具。这不是陌生人社交,会有各种复杂的社交关系,交流以日常对话为主。消息性质一般不需要接收者回复,不想回复也没关系。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加实体。

在社交聊天软件中,“已读”很容易成为“社交事故”的事故现场。据统计,腾讯用户大多为年轻人,而年轻人需要自己的空间。有时候女朋友给我发信息,我在工作/玩游戏,不想回复。在“已读”缺席的情况下,我大可以假装没看到。强行推出“已读”功能,让很多聊天场景变得尴尬。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在“已读不回复”的漩涡中,会被无限放大。

“阅读”功能是什么意思?

其实社交需要距离,更应该说是距离创造了美。过去人们通过书信进行交流,那时人车缓慢,但打开泛黄的信封后,寄托在墨水里的情感却无法忽略。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全面普及,人们接触到电子邮件、腾讯QQ、微信等社交工具,远程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在书信、电子邮件时代,我们并不指望对方能快速回复我们的消息,也不必担心被对方催促。在社交软件盛行的今天,你不仅希望对方能立即回复你的消息,还担心不能立即回复。人们变得越来越焦虑,彼此交流的消息也越来越短。“如何回复”、“回复什么”、“何时回复”等新问题充斥着我们的脑海。

在“已读”功能出现之前,大家还能保持微妙的默契,给对方一些思考的时间。“已读”功能出现之后,聊天效率或许提升了,但带来的焦虑是双向的,发消息等回复的人现在要承受“看了却不回”的窘境,感到焦虑,需要回复消息的人只会少一些思考的时间,心理压力很大。

那么“已读”功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据业内人士反馈,“已读”功能最大的作用,是解决陌生人社交回复率不足、响应效率低的问题。有人在对交友、购物、招聘等平台的开发者进行调查时表示,这些平台的用户在给别人发消息时,更关心是否会收到回复,而“已读”功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从用户角度来说,“已读”和“未读”标签的作用应该针对发送者和接收者分别讨论。对于发送者来说,“已读”标签可以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消息是否发送成功,也可以强制对方回复。一旦发现对方多次阅读消息却没有回复或者很长时间才回复,基本可以确定对方没有关注你,这时候就可以更换目标了。

对于收件人来说,“已读”标签可以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不回复来表达自己目前的态度,节省沟通时间。这在招聘软件中经常使用。对于购物平台的客服来说,知道对方可以看到自己已读消息,并采取更快的回复,可以向用户展示自己积极的态度,更有利于吸引客户。

从这个角度来看,“阅读”功能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沟通效率。问题在于,微信等社交软件本质上是熟人之间的社交,熟人之间如果需要高效沟通,可以直接通过电话沟通。这样一来,“阅读”功能最大的好处就毫无意义了。近年来,腾讯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做了很多尝试,最终导致功能过于臃肿。我个人建议腾讯精简一些冗余的功能,把重心重新放在群聊上,这才是核心。

先前的建议

“已读”

分享